中国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十二大误区
中国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十二大误区
《孙子兵法》里有讲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苏格拉底也曾提到过“认识你自己”。要学好英语,我们也得要先了解“英语”这个外来物。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中国的中学生在学校学习英语的时候对学习英语产生了诸多认识上的偏差。以下整理出十二大误区,帮助广大中国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
误区一、英语的语法知识很繁琐。
英语,除了几个基本的语法,其他语法知识都是语义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知道掌握语法知识就可以把题目做出来,但不是掌握了语法知识就可以攻克所有题目,这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误区二、单词背的多、全,英语就能考好。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多人依然保持一种偏见:只要多背单词,就可以学好英语。这样的
误解是来自于中文的学习。因为中文是组合字,有新东西出来要命名是个别的字出来组合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英语的学习并不如此。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果出了一个新的东西,它的命名就是一个新词,没有组合的意思,所以现在的英语单词量已经超过175万了,要把所有英语单词都背会是不可能的。
误区三、只有对句子进行结构分析,才能理解句意。
如果一个句子复杂到需要进行结构分析的话,必须要读2、3遍,但是一个美国人看这个句子只要看一次。说明美国人并没有用到结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分析来读懂句子,但不是说每个句子都需要结构分析来读懂,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不知道方法而已。
误区四、只有通过多读、多背、多写才能培养语感。
大多数中学生以为通过多读,多背,多写就可以培养语感,其实不然。很多人并不理解什么是语感,语感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自己对英语的理解,对有见过的和没见过的英语都可以做出判断。
误区五、英文中只要明白单词的意思就能明白句意。
由于一开始就对英语学习有了误解,导致了我们学习了很多单词,以为每个单词的意思都是固定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阅读时认为只要把单词意思记住,把句中的单词一个个翻译过来就可以理解句子甚至整个文章的意思。这就导致了一种结果:在一个句子里面所有单词的意思都知道,但是就是不知道整个句子的意思。
误区六、中译英就是把句中中文词语翻译成的英文单词罗列起来。
由于误区5,导致了误区6的产生。难道中文翻译的意思就是单词本身的意思吗?其实他们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这个误区导致了在口语交流、尤其是写作文时不到词汇去写作文,从而导致了作文缺少亮点。
误区七、在英语阅读中精读才是正确的阅读方式。
这个阅读习惯,导致在国外生活的学生没办法及时把原文书读完。在国外,尤其是研究生,一个星期就要读十几本原文书的,精读是没办法完成的。对英语学习,还在用精读的只有中国。
误区八、考试不等于应用。
很多学生认为考试不等于应用,其实这也是一个错误的理解。如果学生对于英语理解的构建是正确的话,考试拿下了,表明应用也过关了,所以考试是应用的一种。
误区九、多背各种英文资料就可以学好英语。
写作文时,自己不到词汇,但是在看范文时,却发现自己知道那个单词的意思。于是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把各种资料死记硬背下来,自己就可以应用自如。但是背诵的作用不是这样的。背是要背语言里的道理,用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
中国的英文怎么写误区十、学习英语就是单纯的中译英。
要想学好英语,必须要学会英语的思维方式。就像学中文一样,你要知道自己要说什么,怎么说才能把话说出来。所以学英语也是应该这样的,而不是单纯的中译英。
误区十一、记忆需要重复多遍。
记忆需要重复多遍吗?这个需要你自己静下心来想想怎么记忆。
误区十二、听力、口语同属一个范畴,阅读、写作同属一个范畴。
中国的中学生认为听力练好了,口语也就上去了;同样的道理,认为阅读和写作也是属于同一个范畴的。而外国考试顺序是:先听力阅读,后口语写作。按思维分类的话,英语考试分为被动式接受(听力阅读)和主动式表达(口语写作)。所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听力、阅读一个范畴,口语、写作一个范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