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mmar(行为动词过去式) | 教时 | 1、B | ||
教学目标 | 1、 通过创设国庆节如何度过的情景,阅读短文,从一般如何度过,自然引入去年的国庆节如何度过,整体感知过去式语言功能,能感悟其时间与动词之间的关系变化。 2、 本课重点学习行为动词过去式的陈述句表达。并渗透特殊疑问句的表达。 3、 在学习行为动词过去式的陈述句表达中,能在观察、发现中学习新知,并能归纳出规则行为动词的构成及其发音规则。 4、 在整体阅读中学习新词taste, pull,并了解行为动词的过去式有规则的,有不规则的。 | |||
内容分析 | 学生在第三单元中已学习了be动词的过去式,学生对于过去式已有了一定的感知。了解了过去式表示过去发生的事,常与a moment ago, just now, yesterday 连接在一起。本节课重点学习行为动词过去式的陈述句表达,并能归纳出规则行为动词的构成及其发音规则。为了让学生学得更有针对性,我对教材A部分进行了改编。改成以讲故事形式出现,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行为动词过去式的陈述句表达。 | |||
学情分析 | 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行为动词过去式的陈述句,但学生有一般现在时的句式作支撑。规则行为动词的构成及读音,学生可以借鉴名词复数的构成及读音规则。 | |||
教学 准备 | 教学图片,改编的文章,小黑板。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教学 环节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第二次创作 |
A: Pre-task | 一 Greetings: 1Where are you now? Where were you yester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ay was it yesterday? What’s the date? What date was it yesterday? | 让学生在对比训练中体会一般现在时与一般过去时的表达差异。 | ||
开放性师、生活动设计 | 二Presentation 1. T:Do you know what holiday is March 8st? (Women’s Day) What day is June 1st?(Children’s Day) What about October 1st? (National Day) (Teach “National Day”)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National Day? T:(回收资源板书)Verbs 2、T:This year,National Day was gone just now.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did Miss Sun’s family do on this National Day? Show a passage of Part A . (1) Listen : What did you find for these sentences? (都是过去式) (2) Listen : 划出过去时间 (3) Listen : 划出动词过去式 (教师板书) (4) 带领学生将黑板上的动词写出原形 (5) 讨论行为动词的过去式分几类?How to write? How to read? (6) How to change?(运用前面生成的动词) (7) Read the passage. 3、T: What did you do last National Day? S: ----- 4.Make a lialogu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National Day? Where were you last National Day? What did you do there? | 运用一般现在时生成动词,教师回收资源在黑板上,为下面的学习服务。 短文用过去式描述了去年国庆节孙老师一家做的事。让学生整体感知过去式两种的表达。 整体感知过去式的功能,在学习句法,词法,边学边利用学过的行为动词检测提升。最后回归生活运用。 | ||
板书设计 talk的过去式 | Grammar watch visited was walk milked went listen collected did play picked were ---- ---- | |||
开放性作业 | After class, please talk about your Children’s Day。 | |||
知识目标:1.复习已学过的动词过去式。2.能够听懂会说met(meet的过去式),ran(run的过去式),dropped(drop的过去式)3.学会Did 的一般疑问句,并进行肯定和否定回答。4.能够理解课文内容。5.元音字母 a,e,i及字母组合ea的发音能力目标:讨论过去的事情和活动情感目标:继续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二、重点难点: 1. met(meet的过去式),ran(run的过去式) ,dropped(drop的过去式)2. 学会Did 的一般疑问句,并进行肯定和否定回答。 三、教法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 四、课前准备: CD-ROM 录音机 单词卡 挂图 五、教学内容: 一.Warm-up(一) .Greeting(二) Review1.教师说说暑假出行, 以复习学过的动词过去式T:I came back from Guilin. I went to the 乐满地 . I bought a hat there.I saw an old friend.I had lunch there . I ate an ice cream .(教师边说边板书动词go—went see –saw have –had buy –bought eat—ate come-came)2.齐读 S: Go , go to the park T: Went, went to the park. S: Buy, buy an ice cream T: Bought ,bought an ice cream3.学生回忆学过的动词过去式(教师板书)学生说说自己的暑假旅行见闻。二 .Review the text of unit 21.引入T: We know Lingling is in London.She writes to Daming.Let's have a look!2.复习课文(1) 播放录音T: What did she say ?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引导理解课文内容)(2)复习met(meet的过
去式),ran(run的过去式),dropped(drop的过去式),并在小组内用动词过去式造句。(3)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课文。试复述课文。(4)ask and answer(教材P4 第二部分),先口头练,再书写在书上。(5)(引入)T: I ate an ice cream yesterday.Did you eat ice cream yesterday ? S: Yes, I did.(6)讲解句子:Did you ___yesterday?Yes,I did.No,I didn’t.(7)操练句子 T—Ss T—S S—S(8)pair work (9)展示对话3.Pairs work (教材P4 第三部分)4.语音复习 让生总结a,e,i及字母组合ea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补充所学过的单词。三.Summary:学生总结a,e,i及字母组合ea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四.Homework :Copy words and sentences.Listen to the tape 5 times.
小学英语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几种教学方法---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5 On a farm的教学体会有关规则动词过去式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习“规则动词过去式”呢?笔者从自己的实践教学和听课学习中总结了以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下都将以牛津小学英语6A 第五单元 On a farm课文里的动词及动词词组为例)一、创设真实情景,增强规则动词过去式学习的生动性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有效地避免规则动词过去式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学习主要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小
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将这篇对话中要教给学生的这几个动词词组(visit a farm、pick oranges、taste oranges、water trees、pull up carrots、milk cows、collect eggs等)设计成老师上周刚做过的事情,“Last Week,,Miss Zheng visited a farm。On Monday, I watered trees;on Tuesday,I picked oranges and tasted them;on Wednesday,I pulled up carrots;on Thursday,I collected eggs;on Friday, I milked cows。” 将这些活动配上图片,配上音乐,做成PPT,甚至可以做成FLASH,动感强一点,视觉效果更好一点,放给学生看两遍,提醒学生记住,然后跟学生谈论老师上周在哪儿,做了些什么事情,通过师生的问与答引出所在农场上的这些活动所涉及的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表达。这样的设计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据调查,学生对老师周末是怎样渡过的很感兴趣的,注意力集中了,兴趣浓了,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了。2.通过实物进行教学通过老师现场拨开桔子,邀请学生品尝,等学生尝好后问他(她)刚才做了什么,引出taste oranges 的过去式表达tasted oranges 及过去时句子:T:What did you do just now? S:I tasted oranges。而且在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桔子可以作为前面环节当中表现好的学生的奖励品,为本环节做铺垫。有时候简单的实物、简单的动作却能表达很清楚的意思。3.
通过A telephone call进行教学设置一个A telephone call的场景:老师扮演农场主人的儿子(女儿),上个礼拜, 妈妈给儿子(女儿)打了一个电话,要求他(她)在这一周内完成六件事(pick oranges、 taste oranges 、water trees 、pull up carrots、 milk cows 、collect eggs),老师(这个农场主人的小孩)十分逼真地,又不乏诙谐幽默地与妈妈打着电话,(这个妈妈在电脑上出示一张图片,将其声音制成录音,播放录音给学生听),等呈现完毕老师问学生:What did I do last week? 要求学生回答,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这些动词词组的过去式,然后再展开教学。这样的设计能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能够让课堂变得主动,更能突破这堂课的难点,学生对这些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概念能很好地理解,表达起来也能轻松自然。二、设计游戏活动,增强规则动词过去式学习的趣味性1.在“拷贝不走样”游戏中学习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表达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枯燥的规则动词过去式教学生动有趣。这篇课文中所要教授的几个过去式地动词词组,可以通过游戏“拷贝不走样”引出。如老师给一排第一个学生一个指令,如:pick oranges,第一个学生看到后做相对应的动作给第二个学生看,第二个做给第三个看,一个一个往后传,等最后一个做完后,老师可以问他(她)::What did you do just now ? 而这个学生的回答过程即是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引出过程,S:I picked oranges。同
时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最后一个学生回答完后,可以问第一个学生对不对,对的话奖励他们组一人一个桔子。这样在愉悦的氛围中、在趣味性极强的游戏活动中,很轻松地引出了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表达,学生学得也快,记得也牢,用得也活。2.在歌谣中学习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表达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节奏鲜明,富于韵律感的歌谣中学习规则动词过去式,不仅能消除学习所带来的疲劳,而且能调动学生们的情绪,活跃他们的思维。在教这课规则动词过去式表达时,老师可以利用节奏感强的旋律顺势改编一首“Chant”,让学生对唱,帮助学生读熟练。What did you do? I picked oranges.What did you do?I watered trees.What did you do?I pulled up carrots.What did you do?I milked cows. Oh, yeah!学生会读过后师生之间可以进行问答说唱,如:T:What did you do? S:I picked oranges.这样在学生吟唱这首歌谣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句型、规则动词过去式的表达,还陶冶了情操。三、设计任务型活动,增强规则动词过去式学习的交际性在过去式教学中,教师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过去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内化语言规则,而且能有效提高其语用能力。例如,教学这篇课文的规则动词过去式时,教师设计如下任务型调查活动:昨天是星期天,你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你的好朋友去了哪里?
做了什么?你的爸爸妈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你的老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学生在调查中,理解了规则动词过去式所表达的意义,练习了所学句型及词组,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关心他人的乐趣。四、运用归纳总结法,增强规则动词过去式学习的完整性归纳法即教师先向学生逐步渗透具体的语言现象,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就能使本课规则动词过去式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和掌握。如:在教pick oranges、water trees、pull up carrots、milk cows、collected eggs过去式表达的时候,先通过场景创设为学生提供一个操练机会,语言运用逐步熟练的基础上完善板书,新授词组的过去式逐步在板书中呈现出来后,让学生观察他们:pick oranges----picked orangeswater trees---- watered treespull up carrots---- pulled up carrotsmilk cows----milked cowscollect eggs----collected eggs然后分小组讨论这些词组有什么共同点,学生马上就发现这些词组末尾都加了ed;接着启发学生继续思考加了ed与不加ed有什么区别,ed的发音都一样吗,通过讨论并分析,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原来加了ed的词组是动词词组的过去式表达,表示已经做过了的活动,这里的ed共有三种发音[t]、[d]、[id]。这时教师可以让个别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纳:一般过去时动词的过去式表达一般情况加ed,且ed有三种发音:[t]、[d]、[id]。最后再给出一些动词,让学生说出它们的
过去式表达并说出ed的发音,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内化语法规则,掌握好其用法,并使他们逐步建构起清晰且完整的语法知识图式。学生学到的知识需要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和整理,才会更好吸收。这一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逐条讲解灌输语法规则,学生只记笔记不思考、少练习的教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以上所讲的只是教授规则动词过去式的一些教学方法,我相信,只要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灵活处理课堂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组织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坚持寓教于乐,肯定能探索出更多的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更加的生动活泼。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重要性
讲台如舞台,教师如导演。一堂课的开始就如一幕剧的序曲一样,好的导入能更有效地吸引来更多的“观众”。
好的课堂导入就是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常言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英语课,科学、恰当的导入必不可少。
好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端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因此要注重英语课堂导入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二、英语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1. 课堂导入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
3. “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这需要教师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如
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保持新鲜感。
4.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所以一堂课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这个教学过程的“黄金时刻”,形成教学高潮,完成教学任务。
5. 课堂导入一定要具有实用性。从内容来看,一定要与本堂课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应该尽可能多地和本堂课的重难点有关系。比如,可以考虑能否把本堂课的重点词汇、句型、语法等带进去,这样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