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一单元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清单一 李世民登基的方式
玄武门之变
  1.背景
(1)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李世民劝说李渊在晋阳起兵,为李渊称帝和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2)统一后:李世民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名士。受到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联合排挤。
2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得知太子李建成谋害自己的计划后,发动,在玄武门外,射杀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626年,李世民登上皇位。
玄武门之变是一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是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种政治现象。对于此类事件的评价,既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也不能以道德评判代替客观的历史评价。                               
清单二 唐太宗的内政措施
贞观之治的出现
1.唐太宗的措施
(1)善于用人,选贤任能:选官不拘一格,重用敢于进谏的魏征、能谋善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2)存百姓: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3)慎用刑法:从民本的思想出发,制定《唐律》。
(4)以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2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唐太宗作为开明君主吸取隋亡教训,以史为鉴;在思想上认识到存百姓的重要性,在隋朝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自己用人方面的不计前嫌,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开创了盛世局面。                               
清单三 唐太宗的
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背景
(1)唐朝初年:中国北方、西部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唐高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2)唐太宗时:开始着手经营中国边疆
2措施
(1)武力讨伐:629年以后,派李和李靖等大将,分别讨伐经常骚扰唐朝边境的少数民族。
(2)设置机构: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3)册封后嗣:630年,唐太宗被西北各民族首领尊为天可汗,唐政府负责册封这些首领的后嗣。
(4)和亲通婚: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请求,派文成公主入藏。
3结果
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统一的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唐朝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因: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之朝,为大规模开展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唐朝实行开明的。                               
清单四 唐太宗的对外政策
开放的对外政策
1.表现
(1)开放政策:
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对堕婆登、拂菻使者,唐太宗都复信答礼,回赠物品。
(2)宗教政策:
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
召见去天竺取佛经的玄奘
召见朝鲜、日本僧人。
2影响
(1)都城长安成为世界性大都会。
(2)佛教经典传入中国,并译成汉文,大大推动了古代翻译事业的发展。
(3)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彩。
(4)朝鲜半岛大量吸收汉文化;推动日本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唐太宗对外政策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兼收并蓄。这一政策体现了大国、强国的气派,对待东西方文化十分地大度和宽容。                               
清单五 对唐太宗的评价
晚年的反省
1.过失
少于纳谏,大修宫殿。
2反省
(1)撰写《帝范》,反省过失。
(2)评价自己一生功大过小
探究点一 贞观之治 
[史料探究]
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警震惧!
——唐太宗语(《贞观之治》)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为君之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富民措施。
[答案] 为君之道:以民为本,以史为鉴。富民措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材料二 比见吏部择人,唯取其言辞刀笔,不悉其景行(崇高的德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用人弥须惧择。
——唐太宗语(《贞观之治》)
(2)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用人的标准及其理由。
[答案] 标准:德才并重。理由:有才无德的官员必然殃民。
材料三 (太宗)迹其性,本强悍勇,不顾亲,而能畏义而好贤,屈已以从谏,刻厉矫揉,力于为善,此所以致贞观之治也。
——范祖禹《唐鉴》
(3)材料三对唐太宗的评价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有道理。唐太宗虚心纳谏和用贤之风,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四 唐太宗赞扬魏征随时谏正,多中朕意,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4)据材料四,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表明唐太宗做为一个封建帝王具有怎样的素质?
[答案] 具有极强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精神。
[结论形成]
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大唐盛世
角度
表现
前提
唐统一全国,采取措施,提供了基础;隋亡为唐提供教训
政治
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强化君权
法律:仁义为本,刑罚为末
用人: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经济
强调存百姓,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文化
崇儒尊孔,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制度
民族
开明的
外交
对外开放,增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基础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探究点二 唐太宗的功绩 
[史料探究]
材料一 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1)依据材料一探究唐太宗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为此,唐太宗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实施暴政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善用贤人;虚怀纳谏;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完善科举制、注重民族团结等。
材料二 明赵弼:太宗传三百载之唐祚哉,太宗在位朝有贤良之宰辅,内有长孙之贤后,致治之美庶乎?成康秦汉以来皆莫及也。实天之时四夷入仕及朝贡者数百人皆痛哭剪发面割耳流血洒地,非有得于华夷之心而能然乎?史臣曰:秦汉以来功德兼隆一人而已。
(2)材料二如何评价唐太宗?唐太宗获得这么高评价的原因有哪些?唐太宗致治之美在材料中有何体现?
[答案] 评价:秦汉以来功德兼隆第一人。原因:有贤良宰相和皇后。体现:少数民族拥护,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材料三 唐太宗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
(3)材料三对唐太宗的评价是否全面?结合上述材料探究说明。
[答案] 不全面。唐太宗前期统治贤明,推行德政,但未能贯彻始终,后期出现大修宫
殿,劳民伤财的现象。
[结论形成]
唐太宗的功绩与作用
(1)盛世局面: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和谐:唐太宗采取开明的,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开放外交: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彩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治国策略:唐太宗善于纳谏和用人,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5)制度创新:完善了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
影响深远。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