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小学生的注意力
学科分类: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摘要:注意力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前提,一堂有效率的语文课,建立在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并强化课堂规则,教
师精心备课,灵活多样式地组织课堂内容,及时到位评价学生等一系列方式来
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注意力小学生语文课堂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课堂上爱做小动作,容易走神,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这些都是常见现象。教师准备教授的知识量再怎么丰富,学生注意力低下,处于不接收的状态,教师再怎么讲解,学生也学不到知识,课堂就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语文是识记任务较多的一门课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达不到该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是顺利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应用以下一系列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进而有效学习。
一、形成并强化课堂规则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话:“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
收获一种命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在开学最初的一个月,我会在每节课中,不断对学生强化两个课堂规则:1.老师提出某个问题后请同学们先安静思考后再举手回答;
2.在某个同学起来回答时其他同学要认真聆听。在这两条规则刚刚建立时,学生还不太习惯,每当我提出问题后,学生们就争先恐后的回答,很多学生喊得声音很大,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好像一片活力,但这里存在几个问题:1.总会有少部分学生还没思考出答案,而有些学生思维较活跃,提前喊出了答案,导致前者思考中断,久而久之,有些学生直接就不思考了,在课堂中以一副看客的姿态,总等着别人回答。
2.课堂较混乱,学生回答声此起彼伏,为了让老师能听到自己的答案,有些学生大声喊,或者重复回答,纪律较差。
3.学生不能在别人的回答中查漏补缺,学生既要学会表达,也要学会聆听,应该让学生知道,聆听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能让自己收获知识。
这两条规则避免课堂陷入海问海答的误区,为了强化这个习惯,每次提问后我会举起自己的右手,示意学生举手回答;在一个学生回答后,不时提问其他学生评价前者的答案,学生只有认真听才能点评,这样就引导学生学会聆听。
虽然强化这两条规则会占用一些课堂时间,但这两条规则实施一个月后,学生渐渐形成这样的习惯:提问后能静心思考,就算是讨论交流活动,也建立在个体思考后再一起交流,课堂人人参与,不再出现个别学生没事干的现象;在别人回答时认真倾听并对自己的答案进力的组词
一步加工。这些好习惯学生也会自动用在别的课堂中或生活中,让学生一生受益。
二、教师精心备课
教学不仅要把握并体现重难点,还要把备课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即: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只有切实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在备课时要预示到学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并运用相应对策来提高学生注意力,达到应有的课堂效益:
1.重视导入。如果一节课的开始就在平淡乏味中进行,学生就无法抖擞精神进行学习,开好每节课的头,精心创设情境或问题导入,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开始一节课的学习。
新课改指出,语文是生活的再现,只有创设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再现课本中的内容,才能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创设情境则是一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音频、影像等多媒体技术,创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处于这样的情境中,可以提高小学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学习知识。
如在《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中,可用多媒体播放关于祖国壮丽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情景导入让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听讲,在愉快的情境和动人的画
面中学习和理解课文。
2.讲解、提问、竞赛、游戏等课堂形式穿插进行。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运用多种形式组织课堂,避免单一形式贯穿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少讲解,多设计问题,因为学生在被动听讲中思维不活跃,最容易走神,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主动去寻求答案;竞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在第一课时掌握生字词环节中,就可以运用默写竞赛,组词造句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的积极性中掌握生字词,比反复抄写识记效果更好。
3.教师语言要精练且有趣味,运用亲切有趣的教学语言,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
有趣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在教学中用语避免重复哆嗦,转接自然,做到要言不繁,重点突出;运用各种巧妙的、幽默的语言,动作与表情,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次,教学中的过渡语要应景顺畅,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也使学生在课堂中领略到那种语文语言的和谐之美;教师表达要富有激情,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中;多使用鼓励性的语句,使学生有思考的信心,在老师和风细雨地鼓励和引导中,他们会放下心理负担,更加投入学习,发言也自然会争先恐后。
三、评价及时具体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行为的指引和准则,学生听了教师的评价,知
道什么做法被肯定,什么做法要避免,所以教师对学生课堂中的表现评价时要做到:
第一要及时评价,小学生非常重视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表现的反馈越快,学生的印象越深刻,指导作用更积极。反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评价滞后甚至不评价,学生会感觉自己受到老师漠视,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第二,评价内容要具体,要有指导价值,切忌空泛笼统评价,千篇一律都是:“回答得真好,真棒,真厉害等等”,这样的评价没有针对性,学生也无法从这样的评价中得到指引,更无法进一步打开思路。教师评价要指出学生回答得哪里好,是朗读感情到位,还是体会独特真实,是列举详细,还是分析深刻,要评价得具体,让学生自己知道他出彩在何处,以后他将在这个方面继续努力,也让其他学生学习他这一优点。
第三,对于学生回答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委婉提出,既不损害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要实事求是,不对学生的欠缺避而不谈。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特别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他们回答问题时声音小,表达慢,这时教师要多给他们一点思考时间,耐心得引导他们,慢慢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自然有了学习的动力,上课时注意力也会格外集中。在鼓励的基础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