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第一篇: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刘小敏
通过上节课习学生已经了解我国有三级行政区划以及34个省级行政区划。这节课主要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及分布。本节课知识容量大,要求识记的东西多,而且对于刚接触中国地理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地名也较生疏。因此,在教学过程主要以读图、填图、拼图来进行教学。但是我由于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就显得不贴切。本来要求学生描画各个行政区划的轮廓,可我未能准备好纸张,所以这一环节不能进行。最后就只能用原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但教学却显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有充分的准备。
第二篇: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2.知道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比赛法、歌谣记忆法、图片对照法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进而通过实际拼图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拼图和填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使用拼图,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已经知道一些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知识,故而导入此课比较容易,对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而对于我国的34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学生知道的相对较少,所以本节课需用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宏观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以及34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记忆为主。
第二课时主要是详细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以及其所处位置,结合幻灯片展示地图、学生自己操作拼图,以直观教学为主,相信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34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其分布。【教学难点】
我国34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
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并掌握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能在中国政区填充图上填注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通过讲述本节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时重点
我国34个省区市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分布。
学时难点
我我国34个省区市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分布,如何将它们落实在地图上。
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复习第一课时知识
1.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辖区、自治县、县级市)、镇(乡、街道办事处)2.省级行政区划的分类: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重点通过幻灯片来详细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了解并掌握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通过图片认识它们的轮廓,通过幻灯片和拼图练习来掌握它们的分布。活动3【活动】认识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教师课件依次展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和形似图片,学生轮流说出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并结合形似图片记住它们的轮廓特点。顺序从少到多,先认识2个特别行政区,其次认识4个直辖市,第三认识5个自治区,最后认识23个省。
活动4【活动】分类认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分布并作拼图练习
一、认识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
二、认识有陆地疆界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
三、认识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四、认识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五、认识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六、请同学出以上五种方法没有涉及到的省级行政单位:北京、贵州
七、请同学出我们甘肃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内蒙古、宁夏
活动5【练习】练习认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
教师幻灯片展示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图,请同学认出它是谁,并说出各自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活动6【测试】本课所学知识小测试
1、下列省级行政区对应的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A.甘肃——西宁
中国各省简称B.青海——拉萨
C.宁夏——银川
D.陕西——太原
2、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福建——闽
B.河南——鲁
C.湖北——湘
D.辽宁省——宁
3、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此题有地图,在课件上)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1.完成本节地理填充图册。
2.完成本节配套练习。
第三篇:中国行政区划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和“现行行政区划”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在地。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