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复习题解答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
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
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2、 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
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
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竹简和帛记载的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
3、 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
负责部门:节度使在长安设立的办事机构,简称进奏院
编辑发行环节:
1采集、编辑:进奏官们自行采集,从一些它们获得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
2传发:进奏官直接自发向地方各藩镇传发,并不受朝廷管辖
4、 "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报"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1性质:
我国和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
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从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工具;
带有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同宋以后"邸报"有很大差别;
近似于欧洲的"新闻信",但比其早约八百年
〔2类似进奏院报,已经从官文书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传播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性质;
通过进奏院发行,具有报纸发布的体制;并有一定的受众体
5、 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1特点:
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
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官方控制加强,出现新闻审查制度——定本制度;定期发行,基本按期连续发行;公开印刷、可以贩卖
〔2进奏官逐渐只是负责发放报纸,而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都是由种属部门接管,相当于进奏官编发工作中处于末端从属的地位
6、 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
〔1特点: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民间私自发行的报纸;
不定期,无固定报头和名称,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提高;
容为未经发布的官吏任免和臣僚奏章,时效性强,但不完全可靠准确;
读者围广,手写和印刷的形式,深受欢迎
〔2突破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息传达的历史必然趋势。
7、 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比较起来有哪些不同?
具体机构名称不同,不设进奏院,没有进奏官;
分工更具体明确,发行制度更加体系化:通政司负责汇集各类章奏和地方上报的信息、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的诏旨和章奏;提塘摘抄六科发抄的谕旨和章奏,经筛选和复制,传发到省,再传发到府县,经过辗转抄录,再官绅中传阅。
8、 "急选报"和"天变邸钞"是什么性质的新闻传播媒体?
《急选报》 目前能够看到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逐个介绍被急选的162名官员的、籍贯和被任命的官职。可能出自民间报房。
《天变邸抄》 专门报道明熹宗六年5月初六〔1626年5月30日"天变"情况的邸报。在写法上非常类似现代新闻的"倒金字塔"。可能出自民间报房,临时发刊。
9、 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
发布方式和发行渠道同明代相近,经由通政史司、六科和提塘三个环节,分别负责收受巨僚奏章、发抄换地谕旨和巨僚奏章、负责官报的抄送发行;
没有设置类似宋代的都进奏院那样统一管理进奏官的专门机构;
谕旨和章奏的发抄活动逐日进行,印刷比重增大。
10、 清代的提塘、提塘报房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
〔1关系:
清朝由提塘负责官报的抄送发行,包括京塘和省塘两种。提塘通过提塘报房发行到各省,提塘报房是为了便利邸报发行工作,具有半官方的性质;早期的民间报房可能是从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一部分人以刻报为营生,进而设立自办报房。
〔2京报由设在的民间报房发行的报纸,以地方的官方信息为主,和官报由政府统一管理编发有很大不同;同时以盈利为目的的,报费是主要进项,出版后也是雇佣送报人直接送给订户。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 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世界报业开始向商业报刊阶段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全球扩行为,西方殖民者不仅携带本国报纸进入殖民国家,还在所到之处创办具有宗主国彩的报纸。
战争前期,中国处于睡狮状态,停而不前;中国的古代报纸在清前中期已到达顶峰,但却没有直接演进为近代报纸;随着西方脚步的一步步迈近,在中国掀起殖民扩的热潮,随即外人在华办报开始出现并延续。
2、 简述英国传教士在东南亚出版中文报刊的情况
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对于大多数传教士来说促使传教的原因是改革引发的海外传教理想。
中国各省简称马礼逊等出版传教书刊设想有悖于中国政府的文化政策,早期受到很大限制,不过随后处境很大变化,取得初步进展。随后后继者在东南亚出版《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天下新闻》中文报刊,一开始是以宣传性质为主,但后期新闻报道居多。
3、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创办于1815年8月5日,马六甲,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米怜人主编。麦都思一度代编,工作人员中还有中国刻工梁发等。
宗旨:宣称以阐释基督教教义为根本要务。容首先为基督教教义,其次为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也刊登阐述伦理道德的文章。
特点:
向中国读者较早宣传了科学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国情况
重视研究读者对象的心理特点。
首先是附会儒学
写作上也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手法
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雕版书本
为中国报纸文体的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察世俗》最基本的文体是论说文和记叙文,但也有比较典型的新闻文体。
4、 简述澳门近代报业产生的条件与早期发展情况
〔1条件
技术设备:西方活字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地方
人口条件:葡萄牙人的后代迅速成倍增长
社会需求:16世纪已经看成是天主教在传教的中心
政治条件:经过军事后,施行新闻自由法案
〔2早期发展情况
《蜜蜂华报》为代表的葡文报刊,大多由于澳门当局的专制政治和葡国部党政激烈,加上经济困难,一般出版时间大多很短。容也大多为葡萄牙或澳门的地方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对中国社会影响不大。战争后,基本为中立立场,鲜有持亲华立场。
《杂文篇》和《传教者与中国杂报》为中文报刊,大部分容是宣扬基督信仰,但也有新闻评论,被当局取缔。英文报刊在澳门葡文报刊8年的真空期由美英出版。
5、 简述战争前英文报刊的出版情况
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贸易的需求,在出版的英文报刊对中国社会产生更大影响。代表报刊为《记录报》《周报》《中国丛报》等,由英美人士创办。随着中英关系的紧,随即迁往、澳门。较为关注中国问题,但往往站在本国的立场,由一定政治彩。作为外国侵略的舆论工具,一般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以本国读者为受众。其新闻业务是本国新闻事业发展水平在中国的体现。
6、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中国境出版第一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创办,普鲁士传教士郭士力主编。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本式。所刊《新闻纸略论》为中文报刊第一篇新闻学的专文。后转到新加坡出版。1838年停刊。
宗旨:
创刊时称其宗旨为"维护和澳门的外国人利益",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大量刊登科学知识,道德等容,力图破除华人对外国人的敌视。
特点:
容包含多样,容已居次席。
编辑业务上,文字通俗、文风简短,目录,便于固定。
宣传策略上,附会儒学,贴近中国文化。
7、 简述战争后外报在的发展情况。
战争后报业率先成为外报在华的第一重要基地。
英文商业报纸率先发展。亲华的《中国之友》,从澳门前来的《记录报》以及亲政府的出版最长、影响最大的《德臣报》等;
中文报刊《遐迩贯珍》为代表,以时事新闻为主;英国统治下的,传教士并没有出版中文报刊的必要;
随后兴起的是从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而生的中文商业报纸,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硬件水平进一步促进新闻编采工作水平的提高,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全国的样板。
8、 简述战争后外报在的发展情况。
1961年从数量和实际影响力,赶超了,重心北移。
英文报刊包括"英国官报"之称的《北华捷报》和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字林西报》等
继外文报刊后,50年代开始开始出现中文期刊,首先从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性报刊包括《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开始。与不同,英文商业报纸的市民读者数量有限,外商们需要为产品广告,于是中文商业性报刊报刊应运而生,影响最大的是《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并在八九十年代形成三足鼎立,大发展的局面。
9、 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
西方政府的确是将海外的传教士也与海外的殖民事业紧密结合的,借助传教士来宣扬西方社会的观念,实行思想征服。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
传教士在华创办刊物以战争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报刊为主;传播教义、宣传科学知识、传播西方文明;同时进行文化侵略。在为传播教义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启蒙了中国国民,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0、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 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义文化侵略活动
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