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玉器展,玉的事情,这里也算是讲尽了
中国历代玉器展,玉的事情,这里也算是讲尽了
“玉品斋”可以订阅哦!玉品斋,每日推送实实在在的全面的鉴玉知识。寻真的路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七、八千年前,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先民,从掘土、伐木等生活历练中,认识了「玉」是「美而不朽」的石头;先民相信美玉含有丰富的「精气」,也就是「能量」。将美玉按照心目中阳、阴二气运行的模式,琢磨出圆璧与方琮,甚至雕刻出神祇、祖先的模样,刻画上「密码」式的符号,希望经由「制器尚象」发挥「同类感通」的法力,与天帝对话。他们相信万能的天帝派遣神灵动物,将神秘的生命力引渡到世间,才繁衍了人类。更由「万物有灵」的思维中,发展出中国特有的「龙凤文化」。
岁月悠悠,随着社会进步,人文主义抬头,远古先民迷信美玉具有特殊「灵性」的思维逐渐蜕变。配戴雕琢龙、凤、虎、鹰的玉饰,原本是为了彰显自身氏族特有的神灵秉赋,也就是天生的「德性」,此时也被儒家诠释为美玉具备仁、义、智等「君子之德」
六朝、隋唐时,一波波来自异域文化的洗礼,玉器艺术有了极大的改变。褪去以玉通灵的神
秘彩、摆脱以玉比德的儒学教条,宋、元时期文人阶层形成,他们热衷认识自然,协调人文,追求写实、求真的艺术精神。但在追慕古礼、强调法统的心态下,又兴起了玉器的仿古风。
清朝的历代帝王玉雕呈现宋元文化的精华。明、清二代是多项工艺技术日益精进的时代。明中期以来江南经济高度发展,在文人富商赞助下,玉雕益加精雅细致。十八世纪后半,清代征服回部,直接控制和田玉料的开采;对西南的开发也导致缅甸翠玉的输入。由于皇室的主导,清代玉雕空前繁荣,攀越历史的高峰。
总之,近八千年的发展,玉雕具体地展现了华夏民族敬天法祖的宗教伦理,中世纪以后,形神兼备的写实手法达于高峰,说明中国文化中重视格物致知的治学传统。「敬天格物」诠释了我们的民族特性,也说明了中华古玉最深层的内涵。
玉之灵
先民相信美玉蕴含的「精气」已能沟通人神。若依照宇宙运行的模式,或氏族祖先的形貌来雕琢,更提升感应的法力。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王者为巫之长,他们透过通灵的美玉汲取神明的智慧,与天地交流对话。
由玉石不分到玉石分离
仰韶文化 玉斧(木柄是现代仿制)
龙山—齐家系 玉刀
从工具到礼器
山东龙山文化晚期 玉圭
从「天圆地方」到「圆璧方琮」
良渚文化 玉璧 刻绘了鸟立祭坛的符号
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 四面直槽上刻了密码性质的符号
从「万物有灵」到「龙凤文化」的萌芽
红山文化晚期 玉猪龙
红山文化晚期 白石鹰杖杖顶
玉之德
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王室轮流来自华西与华东。在此过程里,远古先民迷信美玉具有特殊「灵性」的思维,随着社会进步,人文主义抬头,儒家学说兴起而逐渐被道德化。
在此悠久的岁月里,周人所施行的「圭璧组配」成为日后中国玉礼制的核心;汉朝皇室来自沛县,江南古越俗的「玉殓葬」更发展达于极致。源自域外的辟邪角杯传到中土后,不但用美玉雕琢,更增添华夏的神秘元素。
君子比德于玉
西周 带璜组玉佩
夏、商的玉礼器
夏代 牙璋
商晚期 凸缘璧
「神主」与「鸠杖」
石家河文化晚期 神祖面纹玉器
西汉 玉鸠杖首
「圭璧制度」的确立
商晚期 玉戈
龙山-齐家系 璧
法力无边的玉璧
东汉 「长乐」璧
写实与辟邪
东汉 玉辟邪
西周早期至中期前段男女贵族玉石服饰
西周早中期 组玉佩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 鱼形佩
西周中期后段、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男女贵族玉服饰
西周晚期 玉项饰
战国至东汉男女贵族玉服饰
战国 螭虎纹佩
魏晋南北朝至唐朝组玉佩的变化
南北朝晚期 组玉佩
「玉容器」及其他
汉代 玉角杯
各种服饰用玉
战国至西汉早期 玉带钩
商晚期至西周 玉韘
「玉兵」与「玉具剑」
西汉 玉具剑
丧葬玉
西周晚期 覆面玉石饰件
玉之华
中国玉器发展的脉动,在魏、晋、南北朝时曾一度低缓无力。反观同时间的中亚一带,玉石工艺的发展相对显得活络,且一直延续到后来的隋、唐时期。其玉器或以国礼贡品、或以贸易商品的形式,进入中土,为中国玉器注入新血。此后,汉人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长期对峙,亦相互接触。透过异文化的冲击、影响,甚至是交融,隋、唐、五代以至宋、辽、金、元的八百年,玉器发展遂出现重大转折。这股剧烈的变化,让玉文化广纳更
缤纷的内容,犹如养份充足而含苞待放的花朵,可谓「玉之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