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中央集权制度与中国古代大一统社会
陈明华
本讲概述
本环节主要探讨中央集权制度与中国古代大一统社会的关系。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核心知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与大一统统治形成、发展、巩固的过程相一致,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形成成了本环节探讨的两个问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中央集权制度与大一统社会有何关系?”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的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度、科举制度,宋朝文官制度,元行省制度,明清内阁制度的内涵。
2.理解中央集权制度与大一统社会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掌握选取一个角度,归纳整理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与大一统社会的关系
学习指导
这一环节的学习内容,并不是教科书某一教学单元,而是中国古代政治史制度内容。将之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是希望学员能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探究,知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古代中央集
权制度的知识梳理,了解从一个角度整理历史线索,从一个历史方面窥历史发展过程的全貌的
方法,揭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进而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直接导致中国的大一统统治的不断加强。
权制度的知识梳理,了解从一个角度整理历史线索,从一个历史方面窥历史发展过程的全貌的
方法,揭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进而说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
直接导致中国的大一统统治的不断加强。
关键词
中央集权制度
大一统
【引例】:中书省印、唐安县之印
下列的这方“蟠印”是唐朝的“中书省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印印面5.7×5.6cm,通高3.9cm,铜质,高鼻钮,印文部分出现重叠的笔画,朱文。印文为“中书省之印”。印背有楷书体刻款“中书省之印”。唐朝由于制度规定上缴废印,一律送至礼部员外郎,先在厅前的大石上碎其字然后再销毁,故传世稀少。这方印章,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见证。
第二方印章是“唐安县之印”。“唐安县之印”为县官署印。唐代地方行政区域的设置分“道(府)、州、县、乡、里”5级。其中县又分为京县、畿县、诸州县三类。唐安县应属于诸州县。此件“唐安县之印”与故宫藏唐官印“中书省之印”印的制造方法相同。
较之汉代官印而言,自南齐开始,官印印身明显变大,改用朱文,鼻钮加高,钮孔增大,
印绶加粗。宋以后,有些皇帝的御印的印面达到16.3厘米。这些变化,一方面与纸张、印泥的
推广使用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表示皇权至上,厚重的红,产生出一种庄严、肃然的
气氛。
中国古代的官印真实地反映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历史。两方唐朝的印章,映射出了
唐朝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的建制样式。
一、中国古代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
这是一个需要讲清楚的概念。至少应该让你的学生知道个大概。
中国古代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自秦至清长期存在的一种政治制度。其主要特征是确立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拥有国家最高权利,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统治常具有专制主义特点,专制主义是针对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主要是皇位的终身制和世袭制。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
大体而言,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种体制所表现出的是地方服从于中央,中央听命于皇帝。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是历史作出的选择。中华文明起源后,社会表现为邦国联盟的状态,如,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是盟主。内外服制度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方国与共主之间是臣服关系,共主被方国叛离时,社会就会出现混乱,政权产生更替,周伐商即是如此。西周实行分封制度,以期“以藩屏周”,同时实行礼乐制度,以求稳固统治。但随着诸侯势力坐大,西周社会出现礼崩乐坏。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500多年的社会冲突,使历史最终走向了中央集权制道路。县制起源于周的王畿,“置县本自周始,盖系王畿千里内之制”(清 赵翼)。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之内也存在县。郡的设置始于春秋。最初的郡县并没有形成秦国那样的关系。战国时代,边地规模扩大,原来的边郡下开始设县,这种做法,后来使用到内地(当时的较为发达、靠近统治中心的地区)。于是产生郡、县两级机构。战国中期,郡大县小已成定局。从国到郡、从郡到县、从县到乡,这一系统逐渐形成。这一制度发展比较成熟的是秦国。秦统一六国后,将这一制度在全国推广。因此,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是历史作出的选择。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小农经济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小农形成。秦国商鞅变法又进一步确立了这种经济的统治地位。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生活,地主阶层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利益。因此,小农经济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采用中央集权制。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其中韩非子、李斯、商鞅等法家人物对中央集权制进行了系统阐述。韩非子总结诸子
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基
础。商鞅变法后,这种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秦统一六国后,这种思想也在全国推广。当然,在
秦以后,中央集权体制有不同的表现,其思想基础也在发生变化,汉武帝后,儒家思想逐渐成
为中央集权制的理论依据。
因此,中央集权制度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三、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归纳、整理历史知识,从而发现历史问题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 这一问题的回答,要求我们对中国古代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进行整理。
秦始皇开始,统治者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不断进行分权。经历了大动乱时代,秦丞相李斯建议实行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在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九卿是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太仆(管理宫廷车马)、卫尉(掌管皇宫保卫)、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负责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税收)、宗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
秦的这一制度,具有权力收归中央、集中于皇权以及部门权力之间相互制约的一面。但是,这一体制缺乏权利之间的分立,存在丞相的权力过大的弊端,除在军事上没有权力外,其它权力均掌控在他的手中。御史大夫虽有监察百官的功能,但他又是辅佐丞相处理事务的,不可能起到监察丞相的功能。相权过重,使秦后期,出现了丞相专权,就像成语故事指鹿为马中所说的那样。地方上,实行郡县两级制,郡守和县令均有皇帝直接任免,以避免地方割居势力产生。县下,设乡、里,将百姓编入户籍,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赋税。
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第一次实现中央权力直接渗透到地方,小民被纳入国家控制之中。秦中央集权制度对以后历代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是两千多年的皇帝与中央集权制的发端。
汉朝的政治体制,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如,将丞相的权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割。但同时有
产生许多新的问题,表现在:
1.两汉前期诸侯王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利很大
诸侯王有相当大的政治独立性。在政治上可以说是一种半独立,半割据状态。诸侯王有财政
权,可在封国内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还可以控制一部分军队。这种体制产生了汉朝的王国问题,
直到“推恩令”实行后,才告以缓解。
三、皇帝与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续1)
2.丞相权力过大
汉初时,大小政事,从立君、立储、封增、赏罚,到民政、律法、礼制、边事战争以及官吏选用,往往都是丞相先召集百官集体讨论,再将结果上奏,由天子与丞相共同商议决策。而且,汉代太尉不常设,有时兵权也归丞相掌握。丞相权力如此之大,成了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汉武帝主政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汉武帝实行推恩,削弱地方势力。设置刺史,监察
地方。独尊儒家,统一思想。设置中朝,架空外朝。所谓中朝(或称内朝),包括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等。除了掌握军权的大将军大司马之外,其他基本上都是低品官员。外朝,则是丞相,御史,食禄二千石的九卿等。中外朝制度,在初时固然是超拔了一些人才,平衡了权势。然而只凭皇帝个人的喜好任用人才,如同兵家专用奇道,用得好便大胜,用的不好就是大败。而皇帝日常生活中朝夕相处最为亲近的人多是宦官,就连武帝自己也不能免俗,在晚年信任宦官,加强了宦官在中朝的权利。这种体制,成了汉后期的外戚和内宦交替执政局面产生的一个原因。
纵观汉朝的政治体制,国家权力的分配不明显,也可以说基本没有权力之间的制衡。很容易会产生皇权被架空或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魏晋南北朝的动乱,与汉朝的政治体制、地方势力长期发达有关。
清朝的历代帝王隋文帝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统一了全国,初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并力图消灭分裂割据的隐患。隋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建立后,这一体制被沿用。
三省即内史省(唐朝时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
即吏部、民部(唐朝时,因避李世民的讳而改称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同执宰相之职。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