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作文锦集8篇
杜甫作文 篇1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不久,有相继发生了吐蕃攻陷长安,代宗奔逃峡州,郭子仪收复长安,吐蕃连破四川北部诸洲等事,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一片衰败景象。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话罢,就传来一阵歌声。我被歌声所吸引,只听见歌声是从一位眼神沧桑,眉宇间杂着愁苦,两鬓白发,一身素装着身,眼睛仰视着乡亲们。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莫非我遇见的是悲伤诗人杜甫吗?唱首歌就能四座泪纵横。我可以更加肯定,这个人是杜甫。内心有点小激动,可是他的眼神好沧桑,愁眉苦脸的,我一定要知道他究竟有多少事值得他愁。
“雨中独自独酌,心中已无人倾诉,无知已无人懂,望有才人据此心境赋诗”“你怎么喝这么多酒,喝这么多酒对身体不好。”他说:“哪里来的小丫头,在我们这个朝代,哪个男子都要喝酒。”“我看您愁眉苦脸的,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可以跟我说一下吗?”“我原本是个雄心勃勃,理想远大的人。但造化弄人,我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现实发生了尖锐矛盾。经常翁中无米,
灶头无烟,连饿死孩子的惨剧都发生过。而我年过而立却仍无立身之处,甚至不能带着妻儿一起漂泊。我真想和我的兄弟李白一样,自由自在的漂泊在外,过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我是因这些事情而悲伤,而忧愁的。”说着说着,就醉倒了。乡亲们说让他上我们的小船,我们要逃离这个地方。话罢,乡亲们带着杜甫上了船,逃离了这个地方,现在只留我一人在这里。最后得知,杜甫上船之后,因悲伤过度,一睡不醒。
事在人为,依我看呢,杜甫不应该这么悲观,要乐观一些,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这么悲伤干什么呀?我能揭开您被后人称为悲伤诗人的面纱,好开心哟!如果,能再与你相遇,我会把这一道理告诉你的。
杜甫作文 篇2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早上,周围的一切都在深呼吸,好像都在紧张的筹备着什么要紧的事,小鸟都停止了嬉闹,似乎今日会发生什么大事一样。
忽然,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人,在人中引起了一片骚乱,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这谁呀?这不是唐朝诗圣杜甫吗!他怎么跑到现代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所以然。
杜甫一副赴考的打扮,身上还背着唐朝赶考的背篓装备,上面还顶着一顶遮阳的帘子,在人中显得格格不入;他一边走还一边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的文绉绉的语句从他嘴里不断吐出。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他为什么要参加现代的高考?众人的疑问让有些好事之人上前问道:“请问杜甫先生,您为什么要到现代来参加考试呢?”“听说现在高考很厉害,已传到天庭去了,玉帝派我下来看看是什么厉害的考试,也想检验我们这些古代文科圣人是否与时具进乎。”杜甫不紧不慢的回答。
来高考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考场外挤满了考生,黑压压一片。放考生进去时,大家一拥而上,差点把杜甫挤倒。杜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挤进学校,拿出准考证一看,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大,嘴里张得足已塞进几个鸡蛋,原来他的准考证上写着:“44中4年纪4班4排4号……”
这一节考的是历史。杜甫想我乃唐朝诗圣,这些小小的古代题目还能难道我吗?
第一道题:请问越灭吴之战是那二国的战争?“当然是越国和吴国的战争,这还不简单。”
杜甫毫不犹豫的写下了答案。“请问这次战争中死去的主要人员的名字?”“这不是茬吗?”杜甫神黯然,有些失落。为使自己成绩不会太差,便开始做下一题。“请问二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还不容易,我自己写的诗还不会做?”杜甫接着看下段:“……请问这段诗在老师里的主要评语里会出现什么字眼?””我的天,这谁出的题目呀?还让不让人答题呀。”他接着又看下一题:“请问杜甫何年何月何日生?”杜甫长叹一口气,终于有会做的题目了。接着这一题::“请问与杜甫同时出生的知名人物的姓名。”杜甫眼一黑:“不知何方神圣出这些刁钻的题目,何人会答呀?”
杜甫“深一脚浅一脚”的答完了题,最终绞尽脑汁,晕倒在考场上,可能心力交竭,一命呜呼,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报到了。
人间后来的雷声里,轰隆隆的似乎传来了天庭的责问:“谁出的题目?谁出的题目?……”
杜甫作文 篇3
春天,到处万紫千红,郁郁葱葱。我们来到了草堂,探索杜甫的生平。
春天的草堂,溪水环绕,树木挺拔,生机勃勃。河对岸,鸟儿飞来飞去,游客们在一株株
垂丝海棠下拍照,鱼儿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我们来到了小溪边,发现溪中有一堤坝。走上堤坝,上有蓝天白云,下有碧水环绕,鱼儿在水中跳跃。
突然,小可惊喜地叫起来:“快看,好多鱼!”
我往水中一看,果然,有十几条鱼在游来游云,我看见它们都往小杨那边游。小可抓起小杨的零食,往溪里丢去。大家跑过来凑热闹,小可张大嘴巴,说:“天哪!它能吃下去么?”
“可不是嘛,这鱼那么肥,嘴又那么大,肯定吃得下去。”
另一边,小杨抓起一把“乖乖果”往嘴里送去,脸上有一种甜蜜的笑容。鱼儿也跳着、闹着,都去抢水中的“乖乖果”。有几条小鱼在抢一个“乖乖果”,结果和“乖乖果”一起被大鱼吃掉了。我差点大叫起来,这一幕把我惊住了。
远处,小miu在要“乖乖果”。“小杨,再给我一个乖乖果!”小miu叫道,结果他差点掉进小溪里。完了!我想跑过去,突然脚下一滑,晃来晃去,差点忘了这是凹凸不平的堤坝!稳定好后,我继续前进,小miu已经站好了,稳稳地走着,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走了不远,看见前面有一条沟,距离比较宽,我使劲一跨,一只脚摇摇晃晃地踩上了另一边,稳定了以后,再使劲蹬上另一只脚,终于站稳了。
小杨大把大把地抓着“乖乖果”;小miu在堤坝上晃来晃去;小可玩着小溪里的水;游客们在堤坝上照相;我看着池里嬉戏的鱼儿。
温暖的阳光洒在堤坝上,我们走过的路充满欢声笑语,我眯着眼睛仰望天空,觉得这是有史以来最明媚的下午。
杜甫作文 篇4
我最欣赏杜甫,不仅因为他的诗,而且因为他的人。
杜甫早年,喜欢游山玩水,出游吴越。曾感叹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登上山顶,抒发“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当他想与古代诗人一样考取功名,为国报效的时候却仅仅得了一个河西尉,于是他愤慨道:“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他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辞官省亲,刚进家门,又“入门闻嚎啕,幼子饥已卒”,他空有爱国之心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只是抱负无从施展。
过了几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也进入了他的中年,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时,他感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逃亡途中,他也曾“暮投石壕村”,目睹了“有吏夜捉人”,但次日告别时却已经是“独与老翁别”,他还看见了“三吏三别”。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遇见李龟年,痛诉悲怅愁绪。他在逃亡途中与王维一同被捕,后逃出投奔肃宗,得了一个“左拾遗”。后又因言语不当被贬,于是杜甫弃官而去。即使他的中年命运多舛,他还念念不忘报国。
到了晚年,他因战乱流离失所,最终在四川了下来。在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被叛军占领的失地的时候,他和妻子“漫卷诗书喜欲狂”,在白天纵情喝酒高声歌唱“青春做伴好还乡”。他怀着报国之心,听到官军得胜,才会喜欲狂。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的时候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感叹。他登高望远,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见春雨到来,赞叹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虁州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千古绝句。他访诸葛武侯祠,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的命运做了评价,同时也写出了报国无门的心情。最后杜甫在一只小船上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纵观杜甫一生,虽然在动乱中度过,但是他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佳篇,而且,他还时时怀抱报国之心。即使在安史之乱中,也只身投奔肃宗,这种爱国之心是不可多得的。所以,我欣赏杜甫,一方面是欣赏他的诗句,另一方面是欣赏他的爱国的这份情。
杜甫作文 篇5
小时候,常常听大人们谈起杜甫,说他是诗写得最好的一个人。从此幼小的心灵中就对他留下绝对的信任和崇拜。觉得他是那么神秘,那么伟大。
终于我也仰着小小的头,扬起嫩嫩的嗓音,像一波山草在飘动:“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整日与山花野草结伴的我,蓦地闯进这诗的国度,觉得眼前事物样样新奇,件件可爱。我如饥似渴地啃着这些诗句,逐渐地也慢慢有所领悟。别人告诉我杜甫没有我想的那么神奇,他只是个苍老憔悴的“瘦老头”,心中似乎只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悲叹。
我长大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悄悄冒出新芽,虽还嫩生生的,但终于敢大胆步入成年人的内心深处,敢于评论他了。然而,杜甫这个一度被他人蒙上灰的诗人,却以他伟大光明的照射强烈震撼了我的心灵。杜甫生活维艰,“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他甚
至还遭受小儿子饿死的奇惨变故。在杜甫的后半生,生活无论怎样困难,他都勇于严肃正视事实,始终关注着民族命运和民生疾苦,在他的后期创作中始终贯穿着“穷年忧黎元,叹息热中肠”的精神。安史叛军的残酷屠杀,统治阶级的.腐朽荒淫,劳动人民的痛苦呻吟,总之有关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都在他的诗中得到深刻反映。当他为命运多舛而倍感凄凉时,国家忧患、人民疾苦随即以更悲凉的彩横到心上。他那种抛弃“小我”而关心大众的人格升华,是同时代诗人所不可比拟的。
更让人俯首长叹的是,在那凄风苦雨人难寐之夜,杜甫非但说有顿生对天下人怨愤冷漠之心,反而以己及人,甘心牺牲自我而筑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厦,这是怎样一颗满溢着赤诚和慈爱的心灵!但遗憾的是,杜甫很少有欢快的诗句,即使有,体现的总是凄凉,可能是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太深了吧!对童年的我而言,杜甫是梦;对现在的我而言,他是真;或许他是真正的梦,而这是我用自己的眼看他。我崇拜杜甫的江河才华,更敬慕杜甫那颗悲天悯人、包容一切的魂灵!
杜甫作文 篇6
早晨,我们去了杜甫草堂,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这里是大诗人杜甫曾
经居住过的地方,杜甫为了避“安史之乱”就来到了这里。他用自己种的竹子搭建了四间草房,在杜甫的草房中还陈列着杜甫用过的书案和凳子,睡觉的床铺,以及厨房的锅灶等生活用品,非常的朴素和简陋。杜甫在这儿待了四年,四年间写了240多首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进去还看到了《春夜喜雨》《绝句》等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自己的文学创造,为人民留下来几百首的不朽之作不愧为世人所称颂,更不愧被尊为我国伟大的“诗圣”。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