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州市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广州市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古诗阅读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人在慰勉友人不用伤悲难过。
B.首联点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隐含送别情意,对仗严整。
C.诗歌颔联是说诗人跟朋友都要去外地做官,是值得高兴的事。
D.尾联点出的主题,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泪洒衣裳。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谈谈你的理解。
3.古诗鉴赏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B.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D. “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2)请对下阕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4.古诗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________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使人内心________
2)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光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词中的漏断”“幽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空,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 品味的妙处。
3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隐喻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
伊人是什么意思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颈联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有何作用?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
2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字将离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写景气势宏伟。
B.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尾联承上作结:青春年少,当奋发有为,不会面临歧路而泣下沾巾。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1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出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2)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人在慰勉友人不用伤悲难过。
B.首联点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隐含送别情意,对仗严整。
C.诗歌颔联是说诗人跟朋友都要去外地做官,是值得高兴的事。
D.尾联点出的主题,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泪洒衣裳。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谈谈你的理解。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物________________,颇具生活风情,意趣盎然。
2)品味闲看儿童捉柳花一句中字的妙处。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晚秋
(宋)刘克庄
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1)这首诗写的是晚秋初冬的景象,可以从秋声作威、________________等处看出。
2)参照颈联叶浮嫩绿的注解,给橙切香黄写一条注解。
叶浮嫩绿:新酒的酒像嫩绿的竹叶浮在上面那样鲜绿清亮。
橙切香黄:________
3)这首诗透露出诗人________的心情。
15.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蒹葭》可以看做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B.第一章写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笫二章、第三章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相同,但是感情均比前章进了步。
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因此他上下追寻。
D.全诗一唱三叹,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之情。
2)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表现了人生的无奈与爱情的虚无。
C.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
D.这首诗三次运用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16.古诗鉴赏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B.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情。
D. “酒酣胸胆尚开张等三句刻画了词人以酒壮胆,口吐狂言的醉态。
2)请对下阕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1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
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中的”“各是什么意思?
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18.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卷帘,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张偓佺:张怀民字偓佺,谪居黄州,坦然自适,在其宅西南江边筑亭,作为陶冶性情之所。苏轼贬黄州后,与张怀民心境相同,为张怀民的亭台取名快哉亭,并以此词相赠。平山堂:在今江苏扬州市瘦西湖蜀冈法静寺内,是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年间修建。醉翁:指欧阳修。兰台公子:指战国时代楚国兰台令宋玉。宋玉陪同楚襄王游兰台之宫时,曾将风分为雄风雌风以讽谏楚王。庄生: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天籁:《庄子·齐物论》中曾有天籁”“地籁”“人籁的议论。天籁,指自然界的声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