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1
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释】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 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拓展阅读
静女其姝
《诗经·国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________________
【注释】姝:美丽。城隅:城角。爱:同,隐藏。踟蹰:犹豫徘徊。彤管:红的管子,或谓红箫笛一类管乐器。炜:鲜明有光的样子。说怿伊人是什么意思(yuè yì):喜爱。牧:郊外田野。归:赠送。荑:初生的细嫩茅草。洵:诚然,确实。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2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
3.古诗阅读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睛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释】离披:分散下垂、纷纷下落的样子。
1)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到了暴雨突袭后的情形,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歧路的意思是;在歧路点出了题目中的“________”字。
2)请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做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卷帘,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 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张偓佺:张怀民字偓佺,谪居黄州,坦然自适,在其宅西南江边筑亭,作为陶冶性情之所。苏轼贬黄州后,与张怀民心境相同,为张怀民的亭台取名快哉亭,并以此词相赠。平山堂:在今江苏扬州市瘦西湖蜀冈法静寺内,是苏轼的老师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年间修建。醉翁:指欧阳修。兰台公子:指战国时代楚国兰台令宋玉。宋玉陪同楚
襄王游兰台之宫时,曾将风分为雄风雌风以讽谏楚王。庄生: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天籁:《庄子·齐物论》中曾有天籁”“地籁”“人籁的议论。天籁,指自然界的声响。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知君为我新作两句,是说知道你为接待我而修建了这座亭台,亭台窗户涂抹了青和红的油漆。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B.“长记平山堂上三句,描写曾在扬州平山堂观赏过的江南山,旨在表现作者对江南生活的深深怀恋。
C.作者描写的对象主要不在快哉亭本身,其着眼点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
D.这首词把写景、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时,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
2)写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并简要赏析。
6.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中驱将的意思是________惜不得表现了卖炭翁________的心理。
2)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既是讽喻诗,又是叙事诗,它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几个简洁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官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翩翩本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
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恶。
D.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解释以下词语:涵虚,端居。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于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焦急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的故事。
B.“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说明了诗人追寻之路漫长曲折,充满艰难阻隔。
C.“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动态描写。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1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古诗阅读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睛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释】离披:分散下垂、纷纷下落的样子。
1)本诗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写到了暴雨突袭后的情形,所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1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14.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5.下列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 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包含深情而富有哲理。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这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不鼓舞和安慰。
D. 尾联歧路照应送别,慰勉友人不要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流露出了作者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怀。
16.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写出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山光鸟性________余钟磬音________
2)尾联两句运用________手法,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表现了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诗人通过欣赏幽美的景,营造了________意境,表现了淡泊的情怀和遁世绝俗的情趣。
17.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