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判断题带答案
文化常识判断(一)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八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B、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如欧阳修的谥号叫“文忠公”。
C、古代表谦称的词语如“寡人、孤、不谷、仆、小人”等,其中“不谷”是古代诸侯的谦称。
D、一般地说,日出时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做夕、暮、昏、晚 。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3,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古代刑罚.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左传》。《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4,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 
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八拜之交、君子之交、莫逆之交、忘年之交、管鲍之交、金兰之交、一面之交、点头之交、布衣之交、刎颈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科举制度中各省举人到京会考,称为会试,故通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明史.选举志》:“会试第一为会元。”会试后尚有殿试,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C、丁忧是中国古代官员居丧的专用名词,即官员遭父母或其他尊长之丧,必须暂离公职,回藉守丧三年,期间停止升转,停给俸禄,然仍准算历俸,待守制期满,重新出来任职。丁忧其间在饮食、服饰、起居及婚嫁、赴考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
D、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垂髫:髫,古时小孩下垂的头发,指童年或儿童。始龀:龀,儿童换牙,指七八岁。不惑:指四十岁。艾:指五十岁。黄发:指长寿老人。期颐:指九十岁。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以收获报答感谢神明。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B、国子监祭酒,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官职之一,始于西晋武帝国子祭酒,后经北齐、隋唐、明清延变。该官职基本隶属于朝廷最高学府:国子监。主要任务为掌大学之法与教学考试。
C、“会九日登高”九日指重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习俗有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赛龙舟等。
D、两千石,汉官秩,又为郡守(太守)的通称。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因有此称。汉官秩以万石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真二千石再次,后一级就是两千石,其下有比二千石。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丧服,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中国古代丧服自周代已用素服(素衣﹑素裳﹑素冠等)﹐均取白﹐并有五服制度﹐即按服丧重轻﹑ 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称“五服”。
B、庶子指大宗的嫡长子,依宗法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
C、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
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D、古代的“三纲五常”中“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又称“五典”,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又指五行。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觐,秋见曰朝。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朝廷见诸侯,否则失礼。
B、封禅,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祀祖庙,也重视祭祀天地山川,一般都是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
C、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太牢,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一头。少牢,指猪、羊各一头。
D、棺椁 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红棺椁亦作“ 棺郭 ”。 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上古的贵族墓里大多有椁。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视事:就职治事,任职。多指政事言。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饗诸北郭, 崔子 称疾,不视事。”
B.移病(或移疾):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如:“使匈奴,还报,不合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移病免归"
C.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如征、辟、举、除、封、迁、陟等。表示降低官职的词语如谪、贬、左迁、左转、转等。
D.下车:官吏到任。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稽首(qǐ shǒu),指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因有所稽留,故名稽首。
B、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姿势和跪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是晚辈对长辈的拜礼。
C、黔首是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贱称。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
D、古人“跪”两膝着地,伸直腰股,臀部不着脚跟。古人有“跪危而坐安”,“跪”这一姿势常用来表示道歉、谢罪,或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笄,即簪子。 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
B、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
C、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的坐法,比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D、崩 ,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薨 ,古代称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卒, 古代称士死曰卒。不禄, 古代称大夫死为不禄。殇 ,古代称未成年人死为殇。殒 ,古代泛指死亡。缢 ,古代称吊死或绞杀。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庠、序是地方学校,太学是汉代最高学府,明清时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有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B、古代河南、河北专指黄河以南和黄河以北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C、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姑苏、石头城,曾是六朝古都。
D、畿,古代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觐礼规定,天子不得下朝廷见诸侯,否则失礼。
B、封禅,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祀祖庙,也重视祭祀天地山川,一般都是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
C、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少牢,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一头。太牢,指猪、羊各一头。
D、棺椁 即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红棺椁亦作“ 棺郭 ”。 指的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上古的贵族墓里大多有椁。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如《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示尊敬。
B、古时座次坐向有严格规定,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古时车座分左中右,一般以右为尊。秦汉以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左为尊,以右为卑。
C、古人忌讳说死,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宗教曰西归、仙游、谢世、作古等。
D、古人避讳实际上是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有两大类:国讳和家讳。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徙,指一般的官职调动。黜,指废掉官职。夺,削除官职。摄、权,暂代官职。
B、国,古代诸侯王的封地,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国郡”连称。
C、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D、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范围比较广泛,子女和父母都可以互称“亲”。戚,表示亲属
关系时比“亲”疏远些。汉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1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冠礼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男子的成年礼。成年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古代贵族男子成年时举行的加冠(帽子)仪式。古代贵族成年人必戴帽子。《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
B、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孔雀东南飞》有“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