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逐出市场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总是趋向于做出有利于自生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2.道德风险:在交易之后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
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来自那些积极寻求贷款的人。 道德风险是交易之后发生的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借款人从事了违背贷款人意愿的活动增加了违约风险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也称“货币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即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也称变现力。
第一章
1、简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及其原因。
双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和银币按照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于是,当市场上金、银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这样,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
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即在两种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市场上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最终市场上充斥着劣币。
3、简述金币本位制下为何能实现币值的稳定。
(1)自由铸造。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保证了金币的价值和黄金一致,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2)自由兑换。这有利于保证币值的稳定,使流通中的通货不致贬值。
(3)自由输出入。在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其汇率波动界限便是黄金输送点。黄金的自由输出入保证了各国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
6、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形态。
基本特征有:
(1)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由于信用货币彻底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其发行不以黄金作准备,国家也不承诺兑现黄金,它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价值符号发挥着货币的只能作用。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包括辅币)和存款组成,而现金和存款都是银行体系的负债,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则是商业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第二章
1、简要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商业信用则是直接信用;
(2)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商业信用有严格的范围和方向限制;
(3)银行信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商业信用则受产业资本规模限制;
(4)银行信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商业信用的信用链条不够稳定,相对风险较大。
第三章
1、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供求关系、预期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松紧、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国际收支状况等。
2、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各是什么?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即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即一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随之变化的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即利率能真实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并使资金借贷双方都有利可图;
(4)合理的利率结构,即利率的期限结构、行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可以体现经济发展的时期、产业、区域及风险差别。
5、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哪些?
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1)成本效应;(2)利率的资产组合调整效应;(3)利率的财富效应;(4)利率的预期效应;(5)利率的汇率效应。
6、为什么说预期物价上涨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
(1)一定时期利率水平最终是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水平上升,反之则下降。预期物价水平会改变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从而使利率水平发生变化。
(2)当经济主体预期未来物价将上升时,企业因预期未来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增加,会积极地寻求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消费者因预期未来物价上涨,会积极利用消费信贷增加当前的购买。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增加。
(3)由于人们预期未来物价水平将上升,将会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以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可贷资金供给减少。
最终预期物价上升导致利率水平上升。
第四章
7、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有何区别?
(1)权利和义务的对称性不同。期货合约的双方都被赋予了对等的权利和义务。而期权合约只赋予买方权利,卖方则无任何权利.只有按买方要求履约的义务;相反买方则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
(2)标准化程度不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合约,而期权合约则不一定是标准化的合约。
(3)盈亏风险不同。期货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是无限的,而期权交易中只有卖方的亏损风险可能是无限的,其盈利能力是有限的。相应地,期权的买方的亏损风险是有限的,而盈利的可能则是无限的。
(4)保证金不同。期货交易双方都必须交付保证金。而期权的买方则无须交纳保证金,其亏损一般不会超过他已支付的期权费。而在交易所交易的期权的卖方则要交纳保证金。
8、简述间接融资的优点。
间接融资是指最终贷款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融出资金的过程。
优点:(1)具有规模效应,降低双方的搜寻成本。
(2)避免将过多的私有信息公布于众。
(3)具有强大的资金期限转换功能。
(4)为最终贷款人提供更高的流动性。(5)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第五章
1、简述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1)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2)充当信用中介,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
(3)风险分担与管理功能;
(4)处理与传递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功能;
(5)公司治理功能。
第六章
1、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遵循三个原则,即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
(1)安全性原则。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运用科学和严格的管理程序以及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银行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
(2)流动性原则。银行在经营中必须随时保持一定的支付能力,以保障客户提取存款、合理贷款和内部管理支付的需要。
(3)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和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总目标决定了它必须在坚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要尽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扩大盈利。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缺一不可。流动性和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和前提。三个原则具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但它们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正相关的;盈利性与安全性也有一致性。三性原则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在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不一致上。资产流动性越强,安全性越高,盈利性就越小。
10、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哪些特殊性?(见9)
11、简述单一银行制的优点及其缺陷。P177
优点:(1)能够防止银行的兼并与垄断,缓和了银行间的竞争和集中;
(2)有利于协调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关系,密切银行与当地的经济联系,更好的为本地经济服务;
(3)单一银行制的营业成本比较低,管理层次少,经济效率较高;
(4)在业务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缺陷:(1)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在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时单位成本较高,不易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
(2)资金实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3)在限制竞争的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业务创新和规模的扩张。
12、你认为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有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为什么?
商业银行进行货币创造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可以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在这两种业务的不断循环进行下才能够进行货币创造。不能从事存款业务,则货币创造无从产生;不能从事贷款业务,则无从向社会公众提供存款的资金渠道。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其它金融机构虽具有筹集资金和资金运用的业务,但均不能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不具备货币创造的条件,从而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
13、简述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内容。
资产业务: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保管黄金、外汇储备
负债业务:货币发行,存款业务,其他负债业务
第七章
2简要分析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P230
3、简述费雪方程式(现金交易说)与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而剑桥方程式则把货币视为价值储藏的手段,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交易的需要,还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
(2)V被现金交易说看作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受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变化较大且不易掌握的量。而现金余额方程中的K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主体的预期,它的确定要相对容易。
(3)研究货币需求的角度不同。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入手,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
价格的变化。而剑桥方程式则是微观角度入手,把货币看作中一种财富和资产考察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要比费雪方程式全面。
(4)现金交易说没有明确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所以,交易次数、交易量以及价格水平都影响到货币的需求;而现金余额说的货币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它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物价变动只能影响名义货币需求。
第八章
3、简述货币进行层次划分的意义及划分依据。
意义:(1)有助于中央银行掌握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货币量的变化情况,摸清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的脉搏。
(2)有助于中央银行分别了解不同货币领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控制。
(3)有助于中央银行掌握货币政策在不同货币层次中的传递机制,弄清货币政策通过不同货币层次影响经济的方式和程度,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
(4)有助于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层次之间的数量变化,正确估计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
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4、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的国债,这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不确定)
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国债,减少了基础货币的供给,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导致商业银行对贷款乃至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商业银行信用下降。
第九章
1、简述小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1)需求拉上
(2)成本推动
(3)供求混合推动
(4)经济结构变化:
①需求转移: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
②部门差异:经济部门之间由于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趋于一致,加上价格和工资的向上刚性,从而引起总体物价上涨。
③部门开放:当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时,通过一系列机制的传递,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会随之上涨,而非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将随之提高。
(5)过度的货币供给:
①财政原因 ②信贷原因 ③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第十章
1、简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及主要类型。
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标准主要有:
金融机构有哪些(1)相关性。中间目标必须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高度稳定相关,要具有类似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那种函数关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