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优秀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优秀教案优秀3篇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 解诗题,知诗意,品诗味。
    2、 通过赏析品评本首诗,使学生更加热爱古诗,学习品评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读懂诗的意思,了解诗句包含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品味诗中的向往羡慕之情,展开联想,再现告别场面。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师:我们跟着这位大诗人(李白)一起到(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这“之”是什么意思?题目中含有的“三名”:名楼?(生答黄鹤楼),名人?(生答孟浩然),名城?(生答广陵)。
    4、师: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生答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5、同学们知道这两位诗人的关系吗?问由,评价。是的,他们是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诗歌里知道,会读诗;从课外知道,很会搜集信息,知识很丰富)
    5、教师简介。
    是啊,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好朋友,一对潇洒风流的好朋友。他们同为唐朝大诗人。当时李白年轻快意,在诗坛里初露锋芒,整个世界在他眼里美好无暇。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已诗名满天下。所以,孟浩然当时不仅是李白的好朋友,也是他的老师和兄长。
    二、正确朗读,粗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诗,
    2、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学生自由交流。
    3、 他们是什么时候喝酒话别的?此时正值——(生)烟花三月。为什么不说鲜花三月而是烟花三月呢?你眼前是怎样的三月啊?学生看到的,是鲜花盛开的三月,是百花盛开、绿树葱茏的三月,是鸟语花香的三月,也有学生说是悲伤的三月,可能是因为想到了这三月的景再美,可没有好友在身边,这美景却令他黯然神伤。
    4、 看到“孤帆”,你有什么疑问?不消说,此时大家的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偌大一个江面上,怎么会只有一只小船呢?因为他眼里只有朋友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所以过尽千帆眼不见。此时此刻,诗人所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碧空尽;只有那载着他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只有那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5、 船走远了,孟浩然也已经看不见了,按说李白也该回去了,可是他走了吗?此时我们仿佛看见了什么?怅然立在江边的李白,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今
日一别,何时再见?”“祝愿好朋友一路顺利”“愿他在扬州生活得好”“回忆以往两人欢乐的场景”……这就像那滚滚的长江水,江水永远流不断,象征着李白与孟浩然两人的难舍之情也是说不尽道不完的。
    6、再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总结学法,以备迁移。
    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我们了解了两位诗人的关系,了解了时代背景和地方特点,解释了字词和整首诗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品味了诗人的感情,所以大家都走进了李白的内心世界,再现了李白送孟浩然的场景。同学们,在平时自己学习古诗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做到:(齐读课件)了解诗人和时代背景,解释字词及至整首诗,发挥想象,品味感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课件)。这样,我们才算初步读懂了一首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古诗所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本节课以 “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注释、网络资源、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中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老师知道同学们会背许多古诗,著名诗人李白了解吗?他有几个名字?
    2、诗仙李白的诗我们已学了好几首,你能背一首吗?
    从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情感丰富的李白,李白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广交朋友的诗人,著名诗人孟浩然、王维、杜甫、贺知章、王昌龄都是李白的挚友。今天,我们再跟随李白的诗句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
    3、齐读课题。
    二、读诗题
    1、“送”是什么意思?这是首送别诗,从题目中可知道些什么?
    2、齐读诗题。
    三、读诗文、知诗意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诗句中每一句话的意思,你都读明白了吗?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书下的注释,老师为你提供的关键词和网址,查相关的资料来体会诗句的含义。先完成的同学在组内互相说说。
    3、说古诗大意
    师:有什么不懂的吗?
    (1)西辞。 大家不妨看地图,黄鹤楼与杨州的位置关系,明白了吗?
    (2)下的意思 长江水自西向东顺流而下,“ 到、去”的意思
    (3)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你们想知道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扬州三月的图片,你们看看还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描绘这扬州的烟花三月?(出示课件)
    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4、培养同学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学写生字。
    2、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1、同学:
    ⑴ 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资料。
    ⑵ 读熟课文。
    2、教师:
    生字卡片。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1、你们学过李白的那些诗歌呢?比比看,哪个小朋友背得最多最好?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看到题目,你想提什么问?
    生:黄鹤楼在那里?
    生:烟花三月是什么时候?
    生:碧空会有尽头吗?
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一句    ……
    3、师:很好,今天我们一边欣赏,一边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读诗,把字音读正确。
    2、检查读,赛读。
    3、同学交流读后感悟。
    4、自由读全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三、自主感悟,探究诗意
    1、导语。
    2、个性化阅读,感悟诗意。
    3、合作交流,加深理解。
    4、总结: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的地方,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具有诗意和浪漫彩。
    四、读中品析,再现意境
    1、过渡。
    2、同学读诗,渗透学法。
    3、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同学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
    4、看课文插图,扮演体验送别情。
    5、解决疑难:
    ⑴ 故人:
    老朋友。
    ⑵ 西辞:
    告别后向东而去(扬州)。
    ⑶ 烟花三月:
    春天烟笼春花。绚丽无比。
    ⑷ 孤帆远影:
    一片孤帆消失在远方。
    碧空尽:
    在天边消失了。
    惟见:
    只见。
    天际流:
    天边流。
    ⑸ 抽生理解诗意。
    6、小结:
    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好朋友一去,不知何时才干相见!让我们一起来读!
    五、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过渡:
    真正了解了诗歌以后,就要把自身当作诗人去读诗,再现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2、同学练读全诗,小组赛读:
    总【】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随着李白,在这繁花似锦的春天,登上那飞檐凌空的黄鹤楼,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交流送别诗,体会送别情。
    2、选择个性化作业:
    ⑴ 画一画:
    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
    ⑵ 演一演:
    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景。
    【板书】
    下 (去)
    (西) 黄鹤楼──扬州 (东)
    (湖北省)
    【作业】
    1、誊写生字。
    2、背诵课文。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