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优质课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大学之道》优质课导学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了解《礼记》的有关知识,理解并把握《大学之道》的要旨。
3.把握本文中的“三纲”“八目”,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借助相关工具书理解并背诵本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整体阅读,点面结合。在弄懂重点语句的基础上,理清各句和各段之间的联系,把握本文主旨。
3.通过诵读和讨论,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追求高尚的品德。
三、知识拓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1.作者简介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
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
2.背景资料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但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和步骤,所以中唐之后,它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到南宋时,朱熹力作《大学章句》,使《大学》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后朱熹又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进行注解,这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后来,《四书章句集注》被历代统治者推崇,甚至被作为学官的教科书和
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这对古代教育,甚至中国的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文题解读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 “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四、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1)古今异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古文:两种含义,1.博学;2.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
(2)一词多义
在明明德(动词,彰明)
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
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
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
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
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
先修其身(动词,修养)
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
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3)词类活用
形容词的活用
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彰明)
先齐其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4)特殊句式
倒装句
在止于至善(即“在于至善止”)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即“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
2.图文导航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三纲    知止    定    静    安    虑    得
大学之道
国    家    身
八目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
修身的功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3.主旨点睛
《大学之道)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齐家、洽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其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娃”,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4.重点难点
重点 :本文第一段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第一段将三纲领依次展开之后,紧接着用一连串的逻辑推理,论述了“知止”,也就是说明了明确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思想道德修养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但殊途同归,他们最终的目标应是“止于至善”。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成为随波逐流的过客,碌碌无为,虚度此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