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大学之道》《老子》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 。”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 , 。”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 。”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 。”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 。”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 。”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
8、《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 , , , 。”
9、《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 。”
10、《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 “ 。”
11、《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 , , 。”
12、《老子四章》中“ , 。” 一个对自己事业追求执着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万古长存。
1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 。”
14、《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15、《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 , 。”
的结论。
16、《老子》中以高台大树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 , 。”
答案:
1、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2、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3、朝闻道 夕死可矣
4、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6、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土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8、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9、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10、致知在格物
11、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12、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13、千里之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始于足下
14、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15、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16、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