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之道”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摘要:《大学》作为儒家经典,一者在于阐明“明道”,二者在于对“道”之修证,而修证则一方面着眼于个人内在的道德涵养,另一方面更在于道德之外显,即日常言行的礼仪。儒家以礼仪为重,认为礼仪即是道于日常生活中之示现,这与道门释门的看法同出而异名。《大学》篇幅不长,却涵盖了道之名相以及修证之法,实是精辟之言,尤其对于如今混乱以及被误解的礼数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更是小到个人修证、大到国家治理普皆适用的依据。《大学》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是在个人的层面上的“内明”之学,亲民则是“内明”之学发为外用,“至善”则是对个人道德的最高实现。后文又进一步提出了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在“内明”的层次上论述个人如何实现对“道”的修证。本文则从对《大学》中“大学之道”的详细探讨来而阐释个人修证所需立之本。
关键词: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至善
一、大学之道
《大学》首句便提出了“大学之道”,作为整篇文章的总纲,“大学之道”绝不是一句可以一笔带过的问题,
它统领下文的“三纲”“七证”“八目”,因此必须首先对“大学之道”进行一翻探讨。《易经·系传》说“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便是有形有相的物理世界,超越于有形有相的物理世界之上的,那个无形无相无可名状的便被命名为“道”。所以,《老子》如是说: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
可见道是在一切变化之中常恒不易之“物”,此物非物,不可见不可闻,虽无可名状,却可于生活中体会。庄子言“道在屎溺”,即是说道虽无形,却遍在于一切有形之物。体会了“道”之后,大学又是什么?宋儒理学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那么何又谓大人呢?显然,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大人”有很大的差别,它既不是指按年龄来作划分的“成人”,也不是指身家显赫的官员。《乾卦·文言》上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可见作为“大人”,是顺天应地之人。成为大人之后,将“大”进一步扩大便是“圣”,“圣而不可测之谓神”,
神力显现出来之后,就能如《楞严经》所说“心能转物,则同如来”,到了这一步,“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之道”指的是成为圣人所学之道,因为人道成则圣道成,圣道成才可达至于对心之奴役的解脱,即是孔夫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这个圣道即是《大学》下文所言之明明德、亲民,至善,此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那么进一步说,明明德、亲民与至善究竟又有怎样的内涵呢?
二、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大学》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上文讨论了什么是“道”,如果说“道”是形而上之本体,那么与“道”密切相关的“德”又是什么呢?
应该说明的是,“道”乃“德”之体,“德”为“道”之用。这是因为,首先,从字形上来考量,在甲骨文中,“德”字的左边是“彳”,古文中表示道路,也表示行动,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瞄准目标之意。这也意味着,行动与目标相一致。这个目标便是“道”,与“道”相一致的行为,这就是“德”,类似于“right”的古希腊原义“校准、调校”之义。而在金文中,“目”下面又加了“心”,这就强
调了在具体行为中,心的作用。
其次,从具体的行为准则来考查,《尚书·皋陶谟》篇中的定义,共有九德——九种行为的标准:“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在《尚书·洪范》篇中,另外说到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在《周礼·地官》篇中,又有讲到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根据以上解释,可以看出“德”直接与具体的行为相关,同时强调“心”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
“明明德”要如何明?明的又是怎样的德?对于春秋末期、战国先期的时代,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道并未分家,诸子百家都标榜一个“道”字,对于得“道”的方法,亦皆有详述,虽说法不同,实则皆从心而起修。“明明德”中,第一个“明”字即证悟或体证之意,也就是唐宋之后道家的“修心炼性”中的“修”和“炼”,禅门所说“明心见性”中的“明”和“见”。“明”也就是证悟的方法便涉及到《大学》下文中的“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修证次第。“明德”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如来藏性”或“妙明真心”,它是人本具有的灵觉净性。“明明德”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证使生命回到本有的真如自性。
“亲民”,就是亲近人民,践行个人的德性修养。如果说由大道到明德是修身的“内明”之学,那么明德到亲民则是内明的“外用”,也是修证中“悟后起修”的阶段,涵盖《大学》后文所言之“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因为,从大道出发,明明德并非大道之根本目的,而是要由所亲证的道体推及其他,将自己
的德行带入日常生活,由自利到入世利人,进而达至于“至善”。
“止于至善”,是立于“明德”之位,随缘应事而不被境牵。正应了《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的止并非消极停止,而是明明德之后的人生境界,有“立定”之意。“至善”一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恶分别对立之善,而是超越了世俗善恶达至非善非恶的纯善之境,所行皆出自于道之本性,虽从表相仍可分辨好坏之行,但行动中不执着于“我”之心,超然之心所行之迹必然超越于是非善恶有无之二元边界。
总的来看,“…明德‟是道之致用,是从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力行的行为。…亲民‟是由个人学问的道和德的成就,投向人间,亲
身走入人社会,亲近人民而为之服务。这便是明德立己以后,外用到立人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无论是个人立己的明德,或是外用立人的亲民,都要达成…至善‟的境界。”因为,“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便是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了。”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浅析拉吉舍夫作品中的革命思想与女性有关的中哈委婉语分析从修女到作曲家浅谈手绘墙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失声与分裂《弟子规》部分内容讲解文字创作过程的规律初探推开语义学的神秘大门从“SVO”到“VO的S”看结构“不是N的N”的成因浅谈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和补偿策略诗意的栖居陈师道“唐人不学杜诗”平议从《赫德日记》看《局外旁观论》浅谈文学语言的艺术特性
浅读《西游记》浅论“言意道”之关系诗·愁 2013年第1期陕南湘方言词汇与湖湘文化不朽的灵魂牵引并超脱于肉体论清代学者对西夏史的贡献语言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伍尔夫小说中对
*本文收集或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学术论文】【总结报告】【演讲致辞】【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党建材料】【常用范文】【论文中心】【应用文档】免费阅读下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