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
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涧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则,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
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诗
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唯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为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瑁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中国同。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速,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
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家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古代的"大学"教育指的是最高层次、最完善的教育。朱熹的《大学章句》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戴礼记·保傅》说: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白虎通义》"辟雍"说:"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这"大艺"、"大节"、"经术",主要是指以尊尊、亲亲为核心的治人之术,也就是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特别是曾子论"礼"的教育的思想,其主旨即在说明"大学之道",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步骤、方法及指导方针,可以说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朱熹认为《大学》的"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是"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
所以基本上是儒家思孟一派的作品。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认为《大学》是属于"孟氏
之儒"的著作,他断定为"乐正氏之儒的典籍"。
现行的《大学》共有三种不同的本子:(1)郑玄所注《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全文,王守仁尊之为"《大学》古本"。(2)由程颢、程颐兄弟及朱熹所改定的"大学章句"本。(3)魏正始四年刻的"三体石经"本,亦称"石经大学古本"。
我们分析《大学》的教育思想,一般采用朱熹的《大学章句》本,这是因为《大学章句》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定教本,直接影响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和社会意识形态,实际指导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实践,并且也基本继承了前期大学教育的积极成果。
关于《大学章句》的源流,朱熹在《记<大学>后》一文中说,《大学》"简编散脱,传文颇失其次,子程子盖尝正之。"在《大学章句序》中,他说:《大学》是曾参"作文传义,发明其意"。孟子死后,"而其传泯焉","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次其编简,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二程全书·程氏经说》卷第五有程颢的《改正大学》,又有程颐的《改正大学》。两兄弟各改各的,彼此不同。朱熹又因二程遗说,"复定此本",其中有些章从程本,又有些章从旧本,有些章则是朱熹自定,特別是第五章"格物致
知",由朱熹"取程子之意"而强行"补传",是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论的精髓。在此基础上,朱熹又把《大学》分为"经"一章和"传"十章,并认为"传"的部分"旧本颇有错简",因此,他"因程子所定"。对其基本结构、各章之间的关系加以调整并予以说明。朱熹认为,这样一来,《大学》就"序次有伦,义理贯通,似得其真"了。
在宋儒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的,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出于反对佛老、树立儒家正统学术地位的需要而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作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二程说:"《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朱熹则说:"《大学》之书,大学教人之法也。"《大学》所教,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又说,《大学》是"为学纲目","修身治人底规模","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这就像盖房子,读《大学》等于是搭好房子的"间架",以便将来"却以他书
填补去"。还说:"先通《大学》,立定纲领,其他经皆杂说在里许。通得《大学》了,去看他经,方见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正心诚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事。"
这种说法是十分新奇的。朱熹所以要如此尊崇《大学》,其根本原因在于宋儒以前的儒家的学术讲论一直缺乏贯通一致,在形而上的领域内有所说明的指导大纲,因而在与佛道的斗争中显得无力,而《大学》的修身以治人之道正好填补了佛道修身出世的理论缺陷。
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与"传"两大部分。认为第一章"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后十章是"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而"传"的部分又分为两部分:"前四章总论纲领旨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
考《大学》全书的文字结构,我们归纳为两大部分:
(1)"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理想目标。
(2)"条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为过程。
这两大部分的关系是"明明德"(自明)与"修身"相对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者,都是"修身"份内的事,不能视同纲目旨趣。"亲民"(包括"亲亲"与"亲民")与"齐家"、"治国"相对应;"止于至善"与"平天下"相对应,这样,教育的纲领与教育的具体过程和措施都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了。特作图示如下。
由此,试评介《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强调教育与政治的统一,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是儒家教育的传统,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过程,教化的过程。从"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即是政治的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民",即教化、改造人民;而"亲民"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淑世济民,就是要"止于至善",建立美好的理想社会。而政治目的的实现,就是天下所有的人,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一旦每个人"明"了其"明德",则是理想社会自然实现之时,不再需要其他过程来完成。"三纲领"的宗旨即是道德修养与政治施为
合谐统一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也是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概括,是儒家内圣外王人生哲学的具体化。从"八条目"来看,政治过程的具体措施与教育过程的具体施为,更是具体地紧密相连:"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段回还往复的文字,并不是简单的玩文字游戏,也不是单纯强调其过程和步骤,而是从教育和政治两个不同的出发点,论述了作为一个统一过程的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是从社会的理想和政治的要求出发,论述政治对教育的依赖和指导的关系,这就是朱熹解释的"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而"致知在格物",则是从教育论出发,论述了教育对于政治的基础作用。一个"先"一个"而后",将教育过程和政治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具体地联系起来,互为因果,互为手段和目的,互为存在的条件。这种严密的思维逻辑,深刻地表达了儒家社会政治文化一体的基本精神,表达了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服务,社会政治必须依靠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原则。这种教育方针指导了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时代的正统教育,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都是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作用的。因为没有脱离社会政治过程的教育,教育必须
为政治服务,将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统一起来,正是对教育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又保证了教育的发展,这正是从根本上重视教育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历代王朝都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为教条,把教育放在国家政治的首要地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