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__________家国大义,“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从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到一穷二白、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再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改革时代,无数先锋模范在国家前行的________寻人生价值、________成长坐标。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家国情怀的根基所在。在步履匆匆的返乡途中,在“爸妈装的行李箱”中,在难改的口味与乡音中……人们感受家的温暖,体悟家的意义,真诚感叹“有家真好”。但不要忘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每个人孝亲敬长、安居乐业,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贡献,才能________,聚沙成塔,汇聚成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崇尚大势中标注集腋成裘
B.爱好浪潮中标注集腋成裘
C.爱好大势中标示众擎易举
D.崇尚浪潮中标示众擎易举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B.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C.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D.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爱国的情愫在升腾,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B.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C.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都有着
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D.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都有着由私而公的家国情怀。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周礼》《礼书》合称“三礼”。B.儒家所称道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政治制度、宗教仪式和社会风俗习惯等。
C.中国古代礼乐并称,乐其实是礼的一部分,附属于礼,用来补充仪文(礼仪形式)的不足,以助教化。D.孔子教导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周朝时,礼、乐皆为贵族社会专有。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不以其道得之.
B.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欲治其.国者其.皆出于此乎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彰明
B.知.止而后有定知:知道
C.定而后能静.静:心不妄动
D.安而后能虑.虑:忧虑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先正.其心
A.见贤.思齐焉B.在明.明德C.自贼.者也D.先诚.其意
8.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虑而.后能得物格而.后知至
C.欲治其.国者其.孰能讥之乎
D.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9.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①道:道理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亲:亲近爱抚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①静:心不妄动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①格:推究②知:知道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②在止于至善.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⑤先诚.其意⑥必先苦.其心⑦南.征北.战
A.①④/②③/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②/③/⑦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
之,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①;其乐心感者,其声啴②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是故先王慎所以感之者。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
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
..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郑.、卫之音
...,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③,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选自《礼记•乐记》,有删改)(注)①噍以杀:噍(jiāo),急促。杀(shài),衰微。②啴(chǎ
n):宽舒。③食(sì)飨之礼:食礼和飨礼,古代招待宾客及宗庙祭祀之礼。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B.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C.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D.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时所执的道具。
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正统的雅乐,被斥为乱世之音。
D.玄酒:即水。水为玄,即黑。上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心有哀、乐、喜、怒、敬、爱等不同感受,发出的声音就有急、缓、散、厉、直、柔等之别。
B.声的产生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动,人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动是外界事物影响的结果。
C.桑间濮上之音属于亡国之音,它反映了国家政治混乱、百姓不受约束、统治者自私自利。
D.审声才能知音,审音才能知乐,审乐才能懂得政事,因此审声就能懂得政事。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2)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15.文中是怎样具体论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论述这个道理的目的何在?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杜蒉①扬觯②
知悼子③卒,未葬,平公④饮酒,师旷、李调⑤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
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⑥。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⑦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⑧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选自《礼记•檀弓》)(注)①杜蒉(kuì):晋平公的厨师。②觯(zhì):古代一种酒器。③知悼子:知盈,春秋时晋国大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④平公:晋平公。⑤师旷:晋国主乐大师,盲人,善辨声乐。李调:受晋平公宠幸的近臣。⑥子卯不乐:相传古代暴君商纣王死于甲子日,夏桀死于乙卯日,都不得善终。古人认为这两个日子对国君不吉利,称作“忌日”。逢“忌日”,国君不饮宴奏乐。⑦匕(bǐ):古代一种形似汤勺的取食器具。⑧爵:古代一种酒器。
1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在安:哪里
B.曩.者尔心或开予曩:以后
C.寡人亦有过.焉过:过错
D.既毕.献毕:结朿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B.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C.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D.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悼子还未安葬,晋平公以及臣属就饮酒作乐,这引起了杜蒉的不满。
B.杜蒉用进门罚酒,却又不发一言、快步离开的独特方式引起晋平公的惊诧。
C.在和晋平公的问答中,杜蒉历数师旷、李调的不是,使平公自悟,进谏含蓄、巧妙。
D.晋平公以“无废斯爵”的告诫,提醒后世子孙牢记杜蒉的谏言,从而促成了“杜举”传统。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2)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
20.从文中看,晋平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情景默写
21.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