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训练 文学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学阅读
一 散文阅读。
___________
①星期日,天气晴朗,爸爸带我到景山公园游玩。一路上,到处呈现出秋天的景,金黄的树叶像美丽的黄蝶一样漫天飞舞
②一进公园大门,一阵清风迎面扑来。虽然已是深秋,但公园里还是鲜花盛开,争艳斗丽。公园里人山人海,人们面带笑容,高声谈笑。
③听别人说,景山公园曾是北京城的最高点,我和爸爸便沿着山间小路往山顶爬。
④一路上,金灿灿的野花散发着诱人的清香。银杏树的叶子有的里边黄外边绿,有的里边绿外边黄,就像涂上了颜料。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在秋风的吹动下轻轻摇动,落在地上宛如一片金的麦田。那被霜打过的枫叶火红火红的,好似一团火。一棵棵古老的松柏永远那么郁郁葱葱,枝叶茂盛。它们不怕严寒酷暑,就像穿着绿军装的战士,守卫着景山公园。
⑤我们爬上山顶的万春亭,向四周眺望。远处一幢幢楼房整齐地排列着,犹如一根根高耸入云的擎天柱,十分壮观。稍一侧身,便能看见北海的白塔矗立在树丛中。湖面上,一只只小船像灵动的树叶,轻轻漂荡。秋风轻轻吹过,水面上波光粼粼。故宫的红围墙,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⑥秋天的景山公园多美呀!我爱景山公园,更爱它的秋天!
1. 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 这篇短文是按(    ) 顺序来写的。
A. 时间                B. 游览                  C. 空间
3. 用“    ”画出文中描写银杏树叶子的句子。
4. 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比作______。
5. 文中加点的词语“漫天飞舞”指(    ) 。
A. 黄蝶的样子
B. 金黄的树叶像黄蝶
C. 树叶落下来的样子
6. 你的家乡一定很美,选取你家乡最有特点的景物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神话阅读。
吴刚伐桂
①很久很久以前,咸宁这个地方暴发了一场瘟疫,人们用各种偏方都不见效果。挂榜山下,有一个勇敢、忠厚、孝顺的小伙子,叫吴刚。他的母亲已病得卧床不起。他每天上山采药救母。一天,观音东游归来,见小伙子在峭壁上采药,深受感动,晚上托梦给他,说月宫中有一种叫桂花的树,开着一种金黄的小花,用它泡水喝,可以治这种瘟疫。八月十五那天,挂榜山上有天梯可以到月宫摘桂,过了八月十五,错过了桂花一年一次的花期,就要再等一年。
②这天晚上正好是八月初八,还有七天就是八月十五了。时间紧迫,吴刚马上动身,他跨过七道深涧,攀上七处悬崖绝壁,历经七天七夜,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挂榜山的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八月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天香云外飘。吴刚顺着香气来到桂花树下,看着金灿灿的桂花,好不高兴!他就拼命地摘呀摘,总想多摘一点回去救母亲,救乡亲。可摘多了他抱不住,于是他使劲地摇动着桂花树,让桂花纷纷飘落,掉到了挂榜山下的河中。顿时,河面清香扑鼻,河水被染成了金黄。人们喝着这河水,疫病全都好了。
③这天晚上正是天宫的神仙们八月十五大集会。桂花的香气冲到天上,惊动了神仙们。玉帝派差官调查,得知月宫的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没有了,玉帝大怒,派天兵天将把吴刚抓来。
④玉帝了解事情的真相后,被吴刚的孝心和善心打动了。可吴刚毕竟犯了天规,如不惩罚就不能树立玉帝的威信。玉帝问吴刚有什么要求,吴刚说他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于是,玉帝想了一个主意,既可惩罚吴刚,又可答应吴刚的要求。他说:“只要你能把桂花树砍倒,你就拿去吧。”吴刚来大斧大砍起来,想快速砍倒大树。谁知,玉帝施了法术,桂花树砍一刀长一刀,吴刚就这样长年累月地砍,砍了几千年。
1. 【读懂神话故事】
(1) 玉帝为什么要让吴刚砍桂花树?以下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吴刚想把桂花树带到人间去救苦救难,玉帝很赞同他的想法,所以同意他砍桂花树。
B. 玉帝非常生气,所以惩罚吴刚在月宫砍桂花树,让吴刚知道得罪他是没好下场的。
C. 玉帝不忍重罚吴刚,所以就罚吴刚干最轻松、最省力的活——在月宫里砍桂花树。
D. 玉帝这样做,既惩罚了吴刚,又答应了吴刚的要求,自己的威信和仁慈得以并存。
(2) 文中画“      ”的句子,抓住了吴刚“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这两个动作,将吴刚看见桂花后___________的心情表现了出来。
2. 【复述神话故事】
(1) 阅读短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完成下面的示意图。
(2) 如果要简要复述这个故事,下面这段话可以怎么长话短说?
他跨过七道深涧,攀上七处悬崖绝壁,历经七天七夜,终于在八月十五晚上登上了挂榜山的山顶,赶上了通向月宫的天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感受神话神奇】
(1) 神话故事充满神奇彩。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很神奇?请用“        ”在文中画出一处,并批注你的感受。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第②段中画“    ”的句子,想象画面。
读了这句话,我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走近神话人物】神话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下列对故事中人物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吴刚有点儿不自量力,竟然想把月宫中的桂花树砍倒。
B. 吴刚勇敢、善良、孝顺,一心想着救母亲,救乡亲。
C. 玉帝横行霸道,为了树立威信而重重地处罚了吴刚。
D. 观音好心办坏事,导致吴刚触犯天规受到重罚。
三 传记阅读。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①钱学森先生为祖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②1935年,钱学森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让他最不能忍受的是美国人瞧不起中国人的
傲慢态度。有一次,他和两个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发现身边的美国白人把服务员招呼过去耳语了几句,那位服务员就走过来对钱学森说:“先生,对不起,那位客人不愿意和你们坐在一起,你们可以换到其他座位上去吗?”钱学森听了,__________,但他克制住了自己,只是起身离开了电影院。从此,钱学森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立志要发奋读书,振兴中华。他曾说:“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
1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准备回国,却遭到美方的种种阻挠和迫害。几年后,他终于回到祖国。回国后,钱学森在中国科学院担任特级研究员,最初的月工资为三百多元,此外他还有一些稿费收入。本来用稿费改善一下生活是天经地义的,但他想到国家面临的种种困难,总是__________,说:“我的生活已经可以了,国家还有许多困难,更需要用钱。我姓钱,但我不爱钱。”于是他总把稿费或者奖金捐献给国家。他曾获得“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奖金高达100万港元。这笔巨款支票汇到后,他__________写了委托书,马上让秘书把钱捐献给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管委会,专门用于支援我国西部的沙漠治理。
④1960年,中国的导弹事业才刚刚起步。苏联以为没有他们的帮助,中国人根本就搞不出
导弹来。那段时间,钱学森一心扑在导弹事业上,带领大家自力更生,以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攻克一个个难关。有一次,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一位普通战士,因一件“小事”受到了钱学森的表扬。这位战士在进行弹体内外观察时,发现弹体内部2号插头第5接点里有一根大约5毫米长的小白毛,担心因此造成通电接触不良,他用镊子夹、细铁丝挑,都未能取出小白毛,最后用一根猪鬃(zōng) 才把它挑出来。钱学森对此__________,他慎重地把这根小白毛包好,作为典型案例教育全体航天科技人员。
⑤1966年,在钱学森与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国首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让全世界为之瞩目。他却说:“我只是一名科技人员,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我个人只是恰逢其时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
(有删改)
1. 结合文章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等的语句,体会人物心理,在文中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A. 寝食不安    B. 气愤不已
C. 赞赏有加    D. 毫不犹豫
2. 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三个故事,请照样子梳理主要事件。
四个火读什么
在美国留学期间,钱学森受到侮辱,从此发奋读书,立志要振兴中华。
3. 根据文章内容,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面对美国人的羞辱,钱学森克制住了自己,但他起身离开电影院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B. 联系第③段画线部分,加点词“终于”体现出钱学森回国非常不容易。
C. “战士取小白毛”的故事体现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告诉我们科研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
D. 在文章结尾,“恰逢其时”中的“其时”指的是我国首次成功发射导弹核武器。
4. 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请选择一段话作批注。
我选择第______段作批注,批语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钱学森为什么被誉为“人民科学家”?联系文章内容,至少写出两方面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小古文阅读。
燧人钻木取火
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鸹,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注释】①识:知道。②至:到。③息:休息。④感:感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