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外阅读
第一单元  乡村生活
导语。乡村生活令多少人向往。乡村的环境寂静安适,乡村的空气自然清新,乡村的天空深邃瓦蓝,乡村的人物朴实有情,乡村的活动应有尽有,乡村的生活给人启迪,乡村的风物丰富多彩。阅读的时候,要认真体会其中的乐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感情是怎么产生的。
1难忘的乡村生活
乡村,寂静,安适,空气清新,天空瓦蓝,鸟栖虫鸣。
春天,柳树换上了绿的新装,绿油油的稻苗铺满田野,远远望去,就像一望无际的绿海洋。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停在柳枝上,叽叽喳喳,唱着欢乐的歌。一只只小青蛙在田野里忙碌,蹦跳着捉害虫,就像绿海洋的卫士。草地上羊儿悠闲地吃草。早晨,屋顶上飘着淡淡的炊烟。初升的太阳圆润金光,把大地拥入它温暖的怀抱中。在田野里散步,呼吸着乡村清新凉爽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仙境。
夏天,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和绿油油的稻田相映成趣。云彩变幻多端,一会儿变个白狗狗,
一会儿变个小白兔,一会儿又变成了软软的棉花糖,好像在逗田野里的高粱孩子玩儿呢。大树爷爷也被逗得乐呵呵的,可开心了。早晨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股股清新的空气拂面而来,小鸟从沉睡中醒来,在路旁的大树上唱着欢快的歌。麦苗上挂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散发着水晶般的光彩。
秋天,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大红灯笼,挂在枝头好像在给迷路的人指示方向。高粱熟了,红彤彤的一大片。黄澄澄的稻子沉甸甸的随风摇摆,荡起一层层金的波浪。秋高气爽,空气清新,一阵清风吹过,飘来了缕缕清香,使人心旷神怡。黄昏是美丽的,太阳徐徐地藏起了她的圆脸,有如害羞的小姑娘。晚霞洒满了整个天空四个火读什么 ,大地笼罩在一片霞光之中,就连干了一天农活的人们也被晚霞照得红彤彤的,脸上劳累的面容也渐渐消失了。
冬天,阳光灿烂,碧空万里无云,天像洗过一样清爽。难得的是遇上大雪飘飘的时候,同伙伴们玩雪,堆雪人,打雪仗,扫雪路,看雪结冰,在冰雪上赛跑,偶尔滑一跤摔了个嘴啃泥也不觉得痛,还开心的哈哈大笑!
乡村,环境幽静,远离喧闹,视野开阔。我的童年就在这样的乡村里度过。乡村就像童年一样纯朴、率真,令人留恋。我爱乡村的美景,我更爱乡村的清新。(来自《天涯社区》)
1短文是按照什么结构方式布局全文的?(   
A    B    C      D
2短文第二至第五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乡村景物的?(   
A地点转移      B景物变化      C空间方位    D季节变化
3第二段写到的具体景物,下面哪个概括不正确?(   
A植物及农作物    B可爱的小动物  C炊烟及太阳  D人物和器物
4对第三段相关景物的概括,哪个概括不正确?(   
A云彩变化多端      B小鸟在树上欢唱   
C高粱逗着大树玩儿  D阳光下的麦苗溢出光彩
5第四段表明秋收景象的事物,哪个说法不对?(   
A柿子像大红灯笼      B高粱红彤彤一大片   
C稻子沉甸甸黄澄      D晚霞红彤彤一片金光
6冬天给我带来欢乐的是什么情景?(   
A灿烂的阳光    B新鲜的空气    C雪天玩雪    D冰冻三尺
7“小鸟从沉睡中醒来,在路旁的大树上唱着欢快的歌。”这样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8作者写乡村的美景想告诉我们什么?
2乡情
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突然从村的西边传来喊声:“姚家着火了,快来救火!”我和妈妈、爸爸听了,急忙跑出门看究竟,只见西边浓烟滚滚,一条条火舌已经蹿上了屋顶。人们穿梭似的往火上浇水。但由于火势太大,一桶桶、一盆盆的水浇上去犹如杯水车薪,直到消防队的叔叔们赶到,才将大伙扑灭。
大火过后,姚家成了一片废墟,原来准备办家具厂的所有材料都成了灰烬。姚叔叔哭丧着脸,抱着头在火场前的石头上发呆,姚大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喊着:“天哪,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妈妈,妈妈……”姚家的孩子也惊恐地哭叫着……这场面真是惨不忍睹,怎不叫人悲痛!
我妈和几个妇女正在劝慰姚大婶,让她想开些。
“姚大婶,你们先住我家吧。”邻居一位阿姨抱起姚大婶的孩子说。
“我看还是到我家去住吧,呆在这看着这场面也难受。姚大嫂,到我家去歇歇吧!”我妈边说边拉着姚大婶。
这时,早已在人中的村支书对其他几位干部说:“这样吧,我们村委会先腾出一间房子,让老姚先搬进去住吧。”
“行,行!我们马上去安排房子。”几位干部边说边向村委会跑去。
第二天一大早,邻里乡亲们都纷纷来探望、安慰姚家。大家都伸手相助。有帮着搭灶、整
理火烧现场的;有送衣服、送被子的;有送大米、送蔬菜的……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多么真挚的乡情,多么动人的场面啊!姚叔一家人的眼睛里,都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我们学校全体师生,也立即展开了“献爱心”的捐款活动。同学们取出了储蓄罐的零用钱,2元,3元,5元……毫不犹豫地投进了捐款箱。老师们也慷慨解囊。
下午,我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和老师,到姚叔叔家慰问。一到那里,我看到一辆卡车停在外面,原来是砖瓦厂的工人运砖来了。走进屋里,又看见一位戴头盔的建筑工人,自告奋勇地对姚叔叔说:“老姚别着急,盖房子包在我身上,我来给你设计施工。”村长也在这里,手里拿着一叠钞票,关切地说:“老姚,这是村委会补助你的1000元钱,你就收下吧!有什么困难尽管提。”我和老师,也忙把学校的捐款拿出来给姚叔叔,说:“这是我们全体师生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姚叔叔面对这些好心人,激动地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着大家的手。这时,文明荻港的吴老板对姚叔叔说:“你放宽心吧!不用发愁,办家具厂的钱我来帮你筹集。”“先把住房盖起来,水泥、沙子……这些建筑材料我来运,包在我身上。”村东开拖拉机跑运输的陈叔叔拍着胸脯说。村长看到这一切,拍拍姚叔叔的肩膀说:“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你,还愁什么,过几天几动工,先盖住房,居住了,再把家具厂办起来。”姚叔叔和全家人真是悲喜交加、感激涕零。
现在,姚叔叔家的废墟上已盖起了新楼房,屋内陈设焕然一新。家具厂也办起来了。(作者:章静。摘自《小学生作文向导》1998年第12期)
1下面对文章的记叙顺序,提炼合理正确的是哪一项?(   
A夜晚起火乡邻救火惨不忍睹乡邻帮助
B失火救火场面悲惨极力劝慰探望慰问
C火势凶猛姚家遭难妇女劝慰慷慨解囊
D惨不忍睹悲痛欲绝师生捐赠盖起新房
2第一段中“杯水车薪”的“薪”指柴火,整个词语在文句中该怎么理解?(   
A一杯水一车柴火      B一杯水倒在一车柴火上
C指风马牛不相及      D形容力量小起不了作用
3第二段表现“惨不忍睹”的画面,下面哪个描述不正确?(   
A所有木料成灰烬      B姚叔姚婶悲痛     
C姚家孩子惊恐哭叫    D救火乡亲手足无措
4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乡邻们对姚家的帮助?(   
A精神安慰和财力支持    B住处安排和房子重盖
C语言安慰和行动表现    D食物解决和生活支持
5给姚家支持帮助的具体人物,下面哪个说法不正确?(   
A村干部们是组织和官方的代表  B吴老板是富人的代表   
C建筑工人拖拉机手是乡邻代表  D全体师生是男人代表
6下面哪个词句不能表达姚家的感激之情?(   
A闪动着激动的泪花  B激动得热泪盈眶   
C全家人感激涕零    D抱着头蹲在地上发呆
7全文反映一种什么样的风尚?
8文章通过哪些方式的描写来表达乡邻之情的?
3 货郎担
①昔日的乡村热闹的事不多,货郎担一来,孩子们就像炸了锅,一个个揣着甜蜜的心思一下子围拢过来,宁静的村庄顿时卷起一层热浪。
②货郎又叫货郎担,也叫挑货郎。那时的乡村,卖货人挑着箱子走村串巷,卖些针头线脑和小孩子好吃和好玩的小东西。这行当在上世纪70年代的乡村很惹眼,也很有趣。小孩子手里没有一分钱,但随便些废铜烂铁、旧塑料或牙膏皮,就能换回几样自己想要的小甜食和小玩具。那时的日子里,隔上三两天,就会有货郎担走进村子,小村庄立马生动起来,最得意的是一疯玩的小孩童。
③挑货郎肩挑一个大箱子,另一头是一个大箩筐。大箱子上有一个玻璃罩,里面是一些家用小百货,火柴、发夹、小肥皂、松紧带、搓手油、顶针、小圆镜,还有逗小孩子吃和玩的小东西,最常见的有花生糖、麦芽糖、麻子糖、甜米团和红红绿绿很是诱人的小糖豆,
再就是一吹就哇哇响的小喇叭。红塑料小公鸡,也是娃娃们觉得最有趣的小玩具。挑货郎的大箩筐,盛满了从十村百户回收来的生活废物料,回去后换成钱,便可用来过日子了。
④货郎担来到了村子,拨浪鼓雨点般响起来,先是“噔噔、噔噔”响两声,还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又“当啷啷噔、当啷啷噔”地响上一大串。小孩子一个个心里直痒痒,挑货郎还没放稳扁担,便“轰”的一声围过去。
⑤小时候拨浪鼓一响,我们村可真热闹了。全村的小孩子一个不少地都会跑过来。我先是对挑货郎的拨浪鼓感兴趣,它一边一个小耳锤,敲得人直抓心,充满了诱惑和甜蜜。我左瞧右看,真想上去摸几下,刚一伸手,就被挑货郎阻止了。挑货郎的大箱子真是一个百宝箱,里面果真有一个玩具拨浪鼓,红红的鼓面惹眼又诱人。我扭头就往家里跑,很快来一大把废物料,连姑姑剪下来的一截头发也拿过来,我终于有了特好玩的拨浪鼓。同村的小朋友兴奋地围住挑货郎,眼珠子滴溜溜地盯上几眼大箱子,一转身就“咚咚咚”往家跑。这家那家的墙角和柜子,小孩童都翻了个遍,凡是能用来交换的东西都了出来。有的用废铁块换回一个小喇叭,有的用旧塑料换回一个小皮球,还有的换回一小块麻子糖,一个个
那高兴劲儿,真像喝了蜜。有一次我很想吃几个甜米团,玻璃罩下那一粒粒白的小米花,被黄盈盈的糖浆粘成一个个小圆球,真是诱人,可家里不到一点东西给货郎担去交换,于是我就心急地母亲。母亲过日子节俭,一分钱也不舍得往外拿,嘴馋的我急坏了。这时爷爷走过来,二话没说就从衣兜里掏出一毛钱,我高兴得跳起来,心里不知有多轻快,这真是一件无法忘掉的事。
⑥货郎担给小孩子带来欢乐,也给村里的其他人带来快乐。你看小媳妇们嘻嘻哈哈地走过来,换一些生活上用得着的小东西,如小肥皂、衣服扣子和绣花线。那些妙龄姑娘爱美爱生活,是要打扮一下自己的,不是换把小梳子,就是换条扎头的皮筋,再就是换个小镜子和扑粉。老奶奶也一个个踮着小脚往这里赶,她们要换的,不是火柴,就是顶针和线团。沉静的时光里,拨浪鼓一摇,小村庄一片匆忙与和乐。
⑦时代往前走了一大步,空调、冰箱一抬脚便走进了各家各户的生活中,乡村的日子也乐翻了天。村村庄庄的巷子里,早就连货郎担的影子也见不到了,但那时,货郎担却是一瓢清凉的水,给寂寞的乡村送去的,是一份简洁的生动和快意。(作者:彭忠富。转自《走向世界》201515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