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大单元教材分析
1.大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以神话这一文体组织单元,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略读课文《女娲补天》。这些神话是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神话故事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勇于献身的盘古、坚韧执着的精卫、勇敢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和甘于奉献的女娲。”
这两个核心要素,每一篇课文学习内容中的体现各有侧重点。《盘古开天地》两个课后题分别是重点体会盘古开天地中描写神奇的词句,感受神话神奇想象特点和盘古人物形象;《精卫填海》是一篇文言文,选自神话古籍《山海经》,用原文形式呈现;《普罗米修斯》改写自希腊神话故事,文章内容叙述完整,起因、经过、结果明显,根据课后题“按照起因、经过
、结果的顺序,讲一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重点落实把握文章内容这一语文要素;《女娲补天》通过课前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这个要求是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按顺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基础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为发挥想象创编故事作铺垫。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学段要求第二学段总结:在落实以上要求过程中,注重感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教材既编排有中国神话故事,又编排了古希腊神话故事,再加上快乐读书吧的神话故事整本书阅读,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一步发现中国神话故事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发现中国古代神话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涵养。
那“神话”蕴含着怎样的思想和智慧呢?“神话”中蕴含着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思想:盘古开天地,睡了一万八千年后不甘愿待在混沌的世界中,拿斧头劈开,有了天地,逐步有了天下万物,女娲开始创造人类,有了人类,燧人氏钻木取火,有了火种后,人类才能取暖、烧煮食品,之后神农的创耕种尝百草、仓颉造字等。正是这样的创新思想使中
国文明一步步向前推进。“神话”中拥有怎样的智慧呢?有着征服自然的智慧: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都是不屈服于自然,敢于和自然斗争的故事。嫦娥奔月、火神祝融等故事也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征服自然的智慧。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思想和智慧,深刻地影响着文学、艺术和科技的发展。
2.大单元学习目标
本单元有两个阅读要素,一个习作要素。依据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对单元内学习内容进行统整,确定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围绕核心目标,设定四个支架目标,助力核心目标的达成。
3.确定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学习任务”归属。
对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的定位和功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味;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其
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与本单元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神话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是一致的,显然,可以把本单元的学习归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
这个单元还编排了《快乐的读书吧》,要阅读的是神话故事,所以这个单元同时也属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整本书阅读”的是神话故事,也是文学作品,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是交叉的。阅读分享时,“口头或书面分享阅读所得”,这与单元文本阅读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一致的。
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规划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描述、憧憬等方式感受神话中人物、景物、情节的神奇想象。其次是基于单元语文要素,通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生动形象地讲述神话故事,练习详细复述。依据上述分析,本单元整体教学规划可以围绕学习任务“创作我的英雄神话”,分为三个板块设计学习体验,安排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具体整体教学规划如下:
板块一:联结经验,引发思考,开启神话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创造这些神话故事”,通过借助《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为什么要创造这些故事”,引出“创世神话”,引导学生了解创世神话是因为人们不知道世界、人类是怎么来的,想象而来的故事。
通过借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神话故事与前两个不是一个类型,并思考人类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故事,引出“英雄神话”,引导学生了解英雄神话是因为古代人没有现代科技,面对自然灾害,就通过想象出英雄形象,帮他们解决问题。相机发布单元学习任务和成功标准。
最后教师抛出问题“这些神话与我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是我们祖先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他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寄托自己美好愿望,传递美好情感的客观存在,也是他们借助想象以征服或敬畏自然力并使之形象化的艺术结晶。在此基础上,再次关注导语页“人文主题”,感受神话永久魅力所在——神奇的想象,引出《盘古开天地》的学习任务。
板块二:展开过程,把握内容,感受神奇
阅读《盘古开天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表示并列关系的合成词,如“混沌”“咔嚓”“巍峨”“茂盛”“滋润”“血液”,动词“劈”“撑”,和四字词语“精疲力竭”“奔流不息”“缓缓上升”“滋润万物”,通过“组块”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读,书写,初步感知神话故事的神奇。
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篇创世神话到底神奇在哪里?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在文中自己觉得神奇的地方做标记,引导学生关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一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中睡了一万八千年。”这类充满神奇想象的语句,通过朗读、想象、描述等方法,交流品读有关词句,想象仿写盘古身体化为万物的句子。
在充分感受神奇想象的基础上,利用课文插图,通过打乱顺序,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重新排列,借助重新排列的图片,讲一讲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并结合盘古所做的事情,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感受神话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最后梳理认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师引导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并推荐阅读文言文。
拓展阅读《女娲补天》,根据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试着运用在《盘古开天地》中用到的学习方法,比如画出文中自己认为神奇的语句,在小组内通过朗读、
想象、描述的方式,交流品读相关语句;想象仿写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石头的过程,尝试把细节写清楚,写生动;通过运用上节课学过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与同学交流。
阅读《精卫填海》,第一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关注“炎帝”“少女”“溺”“堙”的意思,了解我们与“炎帝”之间的关系(炎黄子孙),以及古今异义“少女”(小女儿)。第二遍读要求读好停顿,并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提示学生可以加上时间、地点、天气、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样讲出来的故事会更精彩,引导学生讲好自己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第三遍读出示《精卫填海》原文内容,引导学生读好停顿,了解大意,并引出《山海经》,介绍《山海经》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通过对比阅读《夸父逐日》,了解夸父和精卫行为的起因不同,夸父是为了族人无私奉献,而精卫却是为了一己私欲,那么精卫填海的故事到底要传达我们祖先怎样的认识和观念呢?这个问题看似“跑题”,实际是感悟精卫形象的“必经之路”,其实无论是为族人的付出,还是为自己的复仇,都是源于最自然的诉求——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大海夺去了女
娃的生命,她的灵魂化为精卫,即使是如此弱小的生命,仍然对生命有所渴求,她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再柔弱的生命,也应该被敬畏,被肯定,这就是我们祖先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一种朴素而神圣的生命观。学生抵达了这层理解后,精卫鲜明的个性也就在他们心中“活”起来了。
四个火读什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阅读《普罗米修斯》,通过与同学交流打动自己的情节内容,感受神奇的想象和普罗米修斯的形象特点;并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跟家人或朋友讲讲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通过联结“阅读链接”,围绕“火”的起源这一主题,谈谈中西方神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推荐阅读《古希腊神话》。
板块三:展开想象,创作故事,塑造英雄
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英雄之神的故事,具体创作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元习作中的要求,即“我和某个神话人物过一天”的主题,另一种是想象自己是远古的一个英雄之神。想象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有怎样的本领,当时人世间正遭遇怎样的灾难,你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特殊技能与自然搏斗的,结果如何。这样的故事创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为他们极其乐意在故事创作中成为自己的英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