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派竹笛的艺术特
南北派竹笛的艺术特
摘要
中国笛类乐器的鼻祖是出土于河南贾湖的骨笛,拥有着8000多年的历史。竹笛作为拥有着广大人民基础的民族乐器,在长期的流传中演变成为可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们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乐器。在源远流长的社会长河之中,竹笛被逐渐的演变为南北两大派别,而这两个派别风格不同,各种类型的曲风逐渐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所以在吹奏风格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南北两派竹笛的演奏风格进行对比,总结出各自的长处以及共性,探析南北两派竹笛的吹奏方式以及蕴含的无限潜力,和怎样对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民族乐器有着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南北派竹笛;艺术特;文化特征
前言
竹笛作为一项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有着无限的张力,能够演奏高歌如云的强烈声调,也能演奏婉转动听的悠扬小曲。竹笛作为一个民族管乐器与西方的管弦乐器不同,他演奏出来冯子存是我国的什么演奏家
的声线能柔能刚,可以慷慨激昂,又可以如泣如诉,所以说竹笛在音这方面的性能相比西方的管弦乐器独具特。竹笛拥有千百年的演变历史,在我国许多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在悠扬的笛声之中,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随着竹笛艺术的不断演变与发展,由于风格特不同与地域所处的位置不同,演变出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流派。究其根本竹笛拥有南北两大派别,在竹笛的具体分类当中,一般我们可以将它分为梆笛和曲笛两大类。而对于南北派别音乐风格的不同,经常使用的竹笛也是不相同的。南派一般在音乐风格当中偏向于细腻婉转,擅长演绎如歌的曲目,所以说在南派当中比较经常用曲笛。在北派,则是以一种粗犷的形式而存在,比较擅长于演绎激昂慷慨的乐曲,所以说一般就会用梆笛。北派当中,以冯子存,刘管乐当大师作为其代表,在南派当中则以陆春龄等大师作为代表。两种竹派别都有着不同的意境美、旋律美以及展现了不同的气韵。丰富了竹笛多姿多彩的生命力。在竹笛的长时间演变过程中,除了南北两大派别之外,还有浙派中原流派等等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仅仅是体现了一种个人演奏形式的风格,而不像是南北两大派别之中有着非常广的受众体。
1.影响南北竹笛艺术特的因素
1.1南北竹笛的形制、音和音质不同
南北两派的竹笛构造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竹笛的材质一般就是竹子,竹笛的身上凿有六孔,而且作为一种定调的民族乐器,竹笛的管身上是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还有六个音孔。南北两派竹笛的不同,首先是在形制上存在有差异,南方使用竹笛大多是为了昆曲儿伴奏,所以在南方,竹笛大多被称为曲笛。曲笛的笛管比较粗而且还比较长它的发音相对较低,所以说在南方的曲笛当中,他的音听起来较为雄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在北方,大多数竹笛是为了梆子戏伴奏,所以说,在北方竹笛也被称为梆笛。北方的梆笛笛管较短,而且发音位置比较高,管身比较细,北方的竹笛更擅长吹奏较高音量的曲调。比较擅长于表现竹笛音域中的中高音区,而这样的一种特征,使得北方的竹笛听起来高昂响亮,可以激发斗志,具有催动人心的效果。
1.2南北竹笛的乐曲风格不同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占地面积比较广大,南北两方不管是在地域环境上还是在风俗习惯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民间音乐的差异。随着竹笛的不断演变和发展,造成南北竹笛的乐曲风格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南方曲笛的代表乐曲有《鹧鸪飞》、
《姑苏行》等。以大家比较熟悉的《鹧鸪飞》为例,整首曲目婉转悠扬善于把握曲目之间的阴阳顿挫,不管是节奏与节奏之间,还是乐句与乐句之间都有较强的联系性。在吹奏的过程中非常讲究曲调的婉转、抒情,给人一种南方女子的温柔形态。在北方梆笛当中,比较出名的作品有《枣园春》、《喜相逢》等。以《枣园春》举例,这是一首非常有北方民族风格的代表乐曲,整首曲子分为五个部分,包括引子、小快板、中板、华彩乐段和快板。在曲调的组成部分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有强烈的梆笛特点,节奏比较欢快音量较高,在曲目的表现中也有着非常强大的张力。
所以说,就对南北两派的乐曲风格来看,南方的乐曲风格比较穿偏向于婉转悠扬、节奏缓慢、旋律起伏不大听起来比较典雅温柔,有着比较华丽悠扬的音乐表现力。而北方的竹笛乐曲偏向于节奏比较欢快,旋律的起伏也比较大,跳跃性比较强,听起来比较粗犷豪放,在乐曲的表现力当中直击人心,比较简单明快。
1.3南北竹笛演奏技法不同
南北派竹笛的演奏技巧上来说也有较大的差异,南方竹笛的演奏技法主要是对于手指的运用上来说,有着叠、打、颤等等的技巧。而在北方竹笛当中,大多运用吐、滑、花等等技
巧。在呼吸运用的方面来说,南北派的竹笛呼吸技巧没有什么较大的差异,都是要求气息下沉,运用胸腹腔之内的丹田之气来吹奏出声音。而在气息的运用方面来说,南北派竹笛有着一定差异。南方的呼吸讲究缓吸缓出,所以说,发声保持的时间比较长,也善于吹奏那种悠扬婉转的长乐句。北方的气息运用则是急吸急出,善于演奏一些激昂短促的乐句,乐曲的风格决定的气息的运用。总的来说南方流派的竹笛,擅长与手指的运用来保持乐句之间的连贯,善于演奏较长乐句的曲目。而对于北方竹笛来说,则擅长于灵巧的舌的运用,善于表现梆子腔当中的跳音和大幅度的跨越,善于演奏激昂、跳跃性比较强的乐句。
2.北派竹笛的艺术风格
2.1风格特
北派的竹笛,在明清时期经常被作为演奏梆子戏的主要伴奏乐器,而时至今日,它也时常出现在梆子戏的演奏场景之中。而竹笛被称为邦笛,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南北派的竹笛划分。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北派竹笛应该是隶属于偏向北方的各个省份,主要出现的地区有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地区。不管是怎样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的文化源远流长,所形成的风格特点也与其所在的地区有着莫大的联系,不管是在风土人情还
是生活习性当中来说,北派竹笛也已经形成了一种个性鲜明的表现方式。由于北方的天气寒冷,所以生活于北方地区的人民则需要运用更多的力量来进行气息的补充,所以说就造就了北方竹笛气息短促的特征。所以说,在北方寒冷干燥的气候之下,短促的气息,可以更好的运用,北方人民的肺活量来演奏一些较为豪放、欢快的乐曲。除了这种外在的影响因素之外,北方竹笛的风格形成还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北方人民比较豪放,骨子之中有着骁勇善战的个性,所以说在音乐风格的表现上大多存有斗志昂扬、活泼嘹亮的特点,所以说北派的竹笛,往往给人们的印象就像北方的大汉一样,给人一种刚强、勇猛、嘹亮的特征印象。
2.2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在北派竹笛的发展进程中,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对于北派竹笛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影响,那就是冯子存与刘管乐两位先生。通过对两位代表人物的演奏和对于他们音乐风格的把握上,可以看得出北派竹笛的音乐特征。北派竹笛相对于南派来说,所属音域方面比较宽广,而且比较擅长演奏欢快的节奏、展现明亮的音。冯子存先生作为北派竹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展现的竹笛艺术特,与其工作的地域密不可分。冯子存曾生活于内蒙古和
陕西等多个地区,他最大的艺术贡献就是将地方戏曲与竹笛相结合代表作品有《喜相逢》、《放风筝》、《五梆子》等,他的作品带给北方竹笛一种崭新的、鲜活的生命力,从而增添了北派竹笛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北派竹笛的内容展现上来说也更为深刻丰富了。而令一位刘管乐先生与冯子存不同,在他的北派竹笛的艺术风格当中,更多的是突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魅力。就刘管乐先生的人生经历来说,他的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这就造就了他非常坚强的性格,而这样的性格被他展现到了北派竹笛的艺术特征中。他的作品有《荫中鸟》、《卖菜》等,我们可以看到乐曲中的重音比较繁多、表现力更为丰富,而且他还擅长于运用各地的民歌来增强竹笛的表现力,使它有更为鲜明的特征。
3.南派竹笛的艺术特
3.1风格特
南派竹笛的风格相对于北派竹笛来说则是以温婉清丽、音细腻见长,在南派竹笛的作品当中,旋律相对优美、节奏相对流畅。在曲目中的曲调中也比较温柔细腻,在情感的展现上比较欢快明朗,一般会用于展现个人情感或者是表现优美的山水、自然风貌。由于南派竹笛的艺术风格就导致了在吹奏的过程中,比较看重于气息的控制,不管是在呼气还是吸
气的过程中都讲究深入深出,气息的运用量比较足,而且在吹奏中比较偏向于表现饱满深厚的情绪,不管是强音弱音还是装饰音都可以更好地演奏出虚实结合的技巧。
3.2代表人物与代表曲目
在南派竹笛当中陆春龄先生是其中一位非常优秀的南派竹笛大师,他有非常深厚的竹笛演奏功底,被人称之为“魔笛”。其中《鹧鸪飞》是陆春龄改编的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传统竹笛曲目,在整首曲目的艺术表现当中,陆春龄先生配合气息运用虚实结合的技巧将《鹧鸪飞》这首曲目展现的富有生命力。在这首曲目中,陆春龄先生从引子部分的长音中下工夫,全部用颤音的技巧来演奏,展现了鹧鸪飞的“飞”的动态特征。乐曲中强弱的变化处理,让人们在陆春龄先生的演奏中仿佛能够看到鹧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使这首曲目富有着很强的生命表现力而这种的表现力是与南派竹笛中音圆润、沉厚婉转悠扬的特征分不开的,展现了南派竹笛的基本风格。
除了《鹧鸪飞》这首曲目在南派主题中,还有一首曲目流传非常广泛,那就是《姑苏行》。《姑苏行》这首曲是由江先渭先生采用当地的民歌与昆曲的音调相结合,然后巧妙地结合而成的竹笛曲目。这首曲目突出了南派竹笛的艺术展现风格,其中打音、颤音的技
巧的运用,使得这首曲目拥有着浓厚的南派竹笛韵味。
4.南北派竹笛艺术综合发展趋势
虽然南北两派的竹笛有着各种不同的风格,但是两个派别的曲风都有着特殊的表现魅力,历史的长河渊源流长,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但是就当今的竹笛艺术发展来说,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交通的便利使得南北两派的间隔正在逐渐的消失,两个派别的界限并不明显。而且当今的竹笛演奏家追求的的是技术与音的完美统一,而不是深究南北派竹笛的不同风格,竹笛的演奏是一种非常雅致灵活、具有超高表现力的创作行为。它对于表演技巧的掌握与风格的展现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说从美学的意义上来讲,不管是南派竹笛还是北派竹笛都有着很高的美学特征,它所展现的音乐价值是对民族风格与社会现象的统一。在当今的竹笛学习进程中,我们追求的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而不是仅仅去区分南北派竹笛的不同。所以说想要将南北派竹笛的曲目都掌握的非常得当,就要在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两派不同的技巧,才能够更好地丰富竹笛的表现能力,从而使竹笛的演奏风格进行不断的提高。
中国笛类乐器的鼻祖是出土于河南贾湖的骨笛,这一类乐器拥有着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它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是一种富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乐器。不管是南派竹笛还是北派竹笛,他们都系出同宗,都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的古典美学将每区分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而南派竹笛与北派竹笛也可以代表着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意象,二自古阴阳互补所以说南派竹笛和北派竹笛在当今的发展进程中,也逐渐展现出了阴阳交融的美学形态。
结语
竹笛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在800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书写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诗篇。伴随着我国步入新中国的豪迈热情,竹笛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也愈发的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沿着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性,逐渐形成南北两派,它们各自演绎着华美的乐章。北派的曲目风格相对强烈、刚劲,而南派的曲目风格则讲究温婉华丽。老一辈的笛子演奏家与艺术家为我们流传了大量的艺术作品,这为我们研究南北派竹笛的艺术特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南北派竹笛各有特,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可故步自封妄自尊大,竹笛的传承与发扬的进程还是任重道远,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竹笛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源远流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