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解析
中国竹笛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解析
作者:李继冬
来源:《剧作家》 2017年第4期
    李继冬
    竹笛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之一,是民乐中的重要乐器,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可见早在四千年前我们已经能够以竹为材制成乐器。唐宋时期,随着文化的兴盛与发展,竹笛艺术愈加兴旺,涌现出一大批演奏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竹笛的表演形式有南派和北派之分,将其艺术形式推向了最高峰。
    竹笛发展的几千年历程不但涵养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富了文化内涵。《乐书》有言:“笛之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自古以来竹笛就被视为有涤荡邪气、弘扬正义的含义。作为演奏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竹笛是承载中华传统的艺术瑰宝。文人墨客也对竹笛青睐有加,在唐诗中,竹笛是表达思乡怀远,传递哀婉惆怅忧思的重要符号。例如刘长卿诗中提到“横笛能令孤客愁,绿波淡淡如不流”,描写了旅人听到笛声后的忧伤愁绪。再如杜甫的“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李益的“人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在诗中笛声都被赋予了传递离愁别绪、幽婉哀思的情感彩。在宋词中,竹笛传达的
冯子存是我国的什么演奏家意境更加明朗疏阔。如:“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在潘阆的这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词中,以笛声衬托美景,表现出西湖的辽远空旷。黄庭坚的《念奴娇》中“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一句,描写文人在张园畅饮抒怀,在笛声中饮酒,在微醉中得遇知音,展现了慷慨豪迈的胸怀。竹笛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长河中,经历了形成、发展、兴盛、蜕变、升华的过程,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积淀了中华文明的精华,才形成了竹笛本身特有的艺术魅力。
    中国竹笛以其既可激越高亢又可华丽婉转的特点使其在中国的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鲜明而个性强。中国传统竹笛音乐作品数量众多,咫尺素管却表现力丰富。中国竹笛可以说是管乐器的鼻祖,早期竹笛的音阶并不完整,汉唐时期音逐渐优美圆润并可以变声发音,直到宋代音质才逐渐稳定。解放后竹笛渐渐由乐队中的配角地位演变为主角地位,并成为独奏乐器。尤其是对竹笛的结构和制作进行改革以后,竹笛更加展现出独特的神韵,风靡世界乐团。中国竹笛发展至今从艺术特来看已成三足鼎立之势,可分为北派、南派和新派三种风格。北派竹笛音乐以“二人台”音乐和梆子戏曲音乐为基础,音明亮有力,音调高亢激越,具有北方人一样豪放泼辣的特点,经常使用“吐音” “花舌”“历音”等技巧。作品从内容题材上多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朴实风趣的情感特。如冯子存的《喜相逢》,刘管乐的《卖菜》等。南派竹笛音乐则表现为清新优雅、细腻轻快的特,曲调风格婉转,音醇厚圆润,以江南丝竹音乐为基础,常常使用“叠音”“打音”“
颤音”等技巧。作品内容多为描写江南秀丽风光等山水情怀和切身生活感受,如陆春龄《鹧鸪飞》《今昔》。新派集两家之大成,刚柔并济,对前两派的风格又有所突破与融合,吸收二者精华。在借鉴前人经验和古籍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了竹笛的艺术魅力,无论是从气息、指法、舌法等技巧上,还是从作品内在的挖掘、情感表现的韵味上,都有独特的开拓与创造。这一风格的演奏具备了抒情性、叙事性和歌唱性的特征。如《秦川抒怀》打破了传统竹笛的南北界限,融合了各民族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演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