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题 |
20世纪90年代,德国和日本新增了独特的社会保险项目是( )。 A.失业保险 B.工伤保险 C.护理保险 D.养老保险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第2题 |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本质是( )。 A.单位负责 B.国家负责 C.国家和单位共同负责 D.个人负责 答案:B |
标准答案:B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第3题 |
社会保障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是() A.社会福利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 B.社会福利方面法律的完善 答案:A |
标准答案:A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4.第4题 |
1、最早颁布实施《济贫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 美国 C、德国 D、瑞典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瑞典 答案:A |
标准答案:A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5.第5题 |
在我国,累积缴纳保险金十年以上的,领取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A.6-10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答案:A |
标准答案:A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6.第6题 |
我国社会保障进入制度重构时期是在() A.1986年 B.1978年 C.2002年 答案:A |
标准答案:A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7.第7题 |
提出要改造美国现行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引入个人账户制的是() A.老布什 B.克林顿 C.小布什 D.奥巴马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8.第11题 |
被称为“福利六法”的六部法律是由哪国制订的()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瑞典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9.第12题 |
最早宣称已建立起福利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挪威 D.瑞典 答案:B |
标准答案:B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0.第13题 |
( )年,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标志着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正式建立。 A.1997 B.1999 C.1993 D.2008 答案:B |
标准答案:B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1.第14题 |
医疗保险适用于全民的国家是(B)。 A.美国 B.英国 C.三无人员挪威 D.法国 答案:B |
标准答案:B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2.第25题 |
具有“福利国家橱窗”之称的是:( ) A.新加坡 B.英国 C.瑞典 D.德国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3.第26题 |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 A.雇主责任保险制度 B.混合保险制度 C.工伤社会保险制度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4.第27题 |
新加坡采用的是()社会保障模式 A.社会保险型模式 B.福利国家模式 C.强制储蓄型模式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5.第36题 |
( )年,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首次法规形式对五保供养进行了规范,它标志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A.1956 B.1957 C.1994 D.2001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6.第37题 |
现代意义上的工伤保险最早产生于(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7.第38题 |
标志着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走上法制化道路的是()的颁布 A.《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B.《关于进一步安排好困难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通知》 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答案:C |
标准答案: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8.第39题 |
历史上形成的最早的社会保障形式是在()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答案:A |
标准答案:A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19.第45题 |
下列事故不属于工伤事故的是() A.工作时间发生的事故 B.下班回家路上的事故 C.下班整理工具发生的事故 D.下班后做家务发生的事故 答案:D |
标准答案: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0.第47题 |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 A.国家保障 B.城镇单位保障 C.农村集体保障 答案:B |
标准答案:B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1.第8题 |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有() A.最低保障性 B.按需分配 C.权利义务单向性 D.全民性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2.第9题 |
我国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不足 B.立法滞后 C.责任模糊 D.新制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3.第10题 |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有 A.公平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责任分担 D.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4.第16题 |
国际上,对工伤的鉴定通常有两种办法即( )。 A.劳动能力鉴定 B.精神鉴定 C.致残程度鉴定 D.心理测试 答案:A,C |
标准答案:A|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5.第17题 |
工伤保险模式有() A.雇主责任制保险模式 B.工商社会保险模式 C.混合模式 答案:A,B,C |
标准答案:A|B|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6.第18题 |
中国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有() A.老龄化 B.家庭保障功能减弱 C.经济发展不平衡 D.养老金保值增值难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7.第20题 |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对象包括() A.三无人员 B.灾民 C.贫困人口 D.下岗职工 答案:A,B,C |
标准答案:A|B|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8.第21题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是() A.立法先行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协调发展 D.多样化发展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29.第22题 |
失业保险功能有() A.保障基本生活 B.配置劳动力 C.促进就业 D.稳定和调节功能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0.第23题 |
事业保险的管理方式有() A.政府管理 B.政府监督,工会管理 C.政府监督,自治机构管理 D.企业管理 答案:A,B,C |
标准答案:A|B|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1.第29题 |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 A.医疗待遇 B.伤残待遇 C.死亡待遇 D.生育待遇 答案:A,B,C |
标准答案:A|B|C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2.第32题 |
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模式主要有( )。 A.社会统筹模式 B.个人帐户模式 C.现收现付式 D.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模式 答案:A,B,D |
标准答案:A|B|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3.第40题 |
医疗保险模式主要有哪些( )? A.社会医疗保险 B.国家医疗模式 C.强制储蓄医疗保障模式 D.合作医疗保障模式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4.第41题 |
世界上主要的医疗保障模式包括() A.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B.强制储蓄医疗保障模式 C.合作医疗保障模式 D.私营医疗保障模式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5.第46题 |
当前实行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的国家有( )。 A.新加坡 B.智利 C.中国 D.日本 答案:A,B |
标准答案:A|B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6.第48题 |
福利国家模式的特征有() A.累进税制与高税收 B.普遍覆盖全民共享 C.政府负责保障全面 D.法制健全 E.充分就业 答案:A,B,C,D,E |
标准答案:A|B|C|D|E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7.第53题 |
养老保险的责任承担模式有( )。 A.政府负责型 B.责任分担型 C.个人负责型 D.混合责任型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8.第54题 |
下列哪些属于补充社会保障的范畴( )。 A.慈善事业 B.社区服务 C.企业年金 D.商业保险 答案:A,B,C,D |
标准答案:A|B|C|D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1.0 |
此题得分:0.0 |
39.第15题 |
官办慈善事业 答案: 有官方开展尚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 |
标准答案: 有官方开展尚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0.第24题 |
国家保险型保障模式 答案: 国家保险型保障模式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由政府统一包揽并面向全体国民,又被称为政府统包型保障模式。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
标准答案: 国家保险型保障模式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由政府统一包揽并面向全体国民,又被称为政府统包型保障模式。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1.第30题 |
社会保障 答案: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措施的总称。 |
标准答案: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在中国,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措施的总称。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2.第35题 |
医疗保险 答案: 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规范并运用强制手段,向法定范围的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疾病医疗服务和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化保险机制。 |
标准答案: 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规范并运用强制手段,向法定范围的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必要的疾病医疗服务和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化保险机制。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3.第50题 |
养老保险 答案: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其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
标准答案: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其目的是增强劳动者抵御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在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后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4.第19题 |
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属于工伤。 答案: 正确。 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属于工伤的范围 |
标准答案: 正确。 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属于工伤的范围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5.第28题 |
从慈善事业时代的济贫活动到济贫制度的确立,再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慈悲为怀的道德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 正确。 慈悲为怀、关爱他人是慈善失业、济贫制度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道德基础。 |
标准答案: 正确。 慈悲为怀、关爱他人是慈善失业、济贫制度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道德基础。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6.第34题 |
最低生活保障是“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 答案: 正确。 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它因此而成为“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 |
标准答案: 正确。 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它因此而成为“社会最后一道安全网”。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7.第42题 |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单位保障制”与“单位保障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答案: 错误。 “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新中国成立后到“”之前的社会保障模式,它强调国家的责任;“单位保障制”是“”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模式,它强调单位对职工的保障责任。 |
标准答案: 错误。 “国家——单位保障制”是新中国成立后到“”之前的社会保障模式,它强调国家的责任;“单位保障制”是“”到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模式,它强调单位对职工的保障责任。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8.第51题 |
瑞典是福利国家的起源。 答案: 错。 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起源。 |
标准答案: 错。 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起源。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49.第52题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以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制定并实施社会保险法令为标志的。 答案: 错误。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制定并实施社会保险法令为标志。 |
标准答案: 错误。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以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制定并实施社会保险法令为标志。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3.0 |
此题得分:0.0 |
50.第31题 |
医疗保险的基本模式。 答案: (1)社会医疗保险; (2)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3)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 (4)合作医疗模式; (5)私营医疗保障模式。 |
标准答案: (1)社会医疗保险; (2)国家医疗保险模式; (3)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 (4)合作医疗模式; (5)私营医疗保障模式。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5.0 |
此题得分:0.0 |
教师未批改 |
51.第33题 |
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 答案: (1)稳定功能。社会保障通过预先防范和及时化解风险来发挥其稳定功能。在我国,“稳定压倒一切”。如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金、医疗保险等。 (2)调节功能。 a.政治上的调节功能。社会保障是各种利益集体相互博弈的结果,同时也是调整不同利益集团、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功能。 b.经济领域的调节功能。第一、有效调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第二、调节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第三、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甚至被成为国家的福利投资。 c.在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保障有效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调节功能的发挥而得到了有效缓和,社会因收入分配差距等导致非公平性、非公正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节。 (3)促进发展的功能。现代社会保障已经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事后的补救性机制,转变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从而为促进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社会保障的促进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b.能够促进遭受特殊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c.促进社会成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更加努力地为社会工作。 d.能够促进政府有关社会政策的实施。如教育福利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养老保险和家庭津贴有利于生育政策的实施等。 e.通过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直接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 (4)互助功能。社会保障是一种风险分散或责任共担机制,其本身就是以互助为基石并在互助中使风险得到化解。另外,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是以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为主要表现形态,体现出互助互惠的特征。 |
标准答案: (1)稳定功能。社会保障通过预先防范和及时化解风险来发挥其稳定功能。在我国,“稳定压倒一切”。如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金、医疗保险等。 (2)调节功能。 a.政治上的调节功能。社会保障是各种利益集体相互博弈的结果,同时也是调整不同利益集团、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功能。 b.经济领域的调节功能。第一、有效调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第二、调节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第三、调节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它甚至被成为国家的福利投资。 c.在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保障有效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调节功能的发挥而得到了有效缓和,社会因收入分配差距等导致非公平性、非公正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节。 (3)促进发展的功能。现代社会保障已经从一种被动的、消极的、事后的补救性机制,转变为一种主动的、积极的、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从而为促进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社会保障的促进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能够促进社会成员之间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b.能够促进遭受特殊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c.促进社会成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其更加努力地为社会工作。 d.能够促进政府有关社会政策的实施。如教育福利有利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养老保险和家庭津贴有利于生育政策的实施等。 e.通过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同时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直接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 (4)互助功能。社会保障是一种风险分散或责任共担机制,其本身就是以互助为基石并在互助中使风险得到化解。另外,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是以社会成员之间相互提供劳务为主要表现形态,体现出互助互惠的特征。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6.0 |
此题得分:0.0 |
教师未批改 |
52.第43题 |
现代社会保障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 1、立法先行;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协调发展; 4、多样化发展。 |
标准答案: 1、立法先行;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协调发展; 4、多样化发展。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6.0 |
此题得分:0.0 |
教师未批改 |
53.第44题 |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案: 1、(1)国家负责。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维护着各个单位组织长生不死,并通过财政补贴提供担保。 (2)单位包办。各单位都要听命于国家政策规定并直接承担起组织实施本单位社会保障的责任,企业单位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还要为这种制度的实施提供经费。在城镇,居民除接受政府的价格补贴外,几乎所有生活保障均是通过所在单位来获得;在乡村,除接受灾害救助外,也是依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配和福利来获得生计与疾病医疗保障。 (3)板块结构。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和农村集体保障是传统社会保障的三大板块,它们之间相互分割、各负其责、封闭运行。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被分割安置在城镇或农村的某个单位,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安全网。不过,这种板块结构与社会保障社会化原则相背离,不仅导致单位负担不公平和不堪重负的直接后果,而且造成了社会成员的畸形福利观念,是阻碍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4)全面保障。城镇居民从退休养老到疾病医疗,从住房福利到教育福利,从就业安置到贫困救济,从价格补贴到职工食堂等等,均由国家主导、单位包办。社会保障不仅涵盖了人们的社会性需求(如养老和医疗),甚至还包括了一部分非社会性需求(如教育福利)。 在农村,保障项目虽然不多,但国家规定农村收益分配采用按劳分配与按人口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也能保障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如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95%以上。) (5)封闭运行。在国家——单位保障制下,各单位只对本单位成员负责,一些集体福利设施即使闲置也不对其他单位的成员开放。在各个单位客观上存在收益差异(如行政事业单位接受财政拨款有多寡,企业单位销售收益有多寡,农村社队生产产量有高低等等)的情况下,封闭运行的必然后果是本位主义和攀比之风。 (6)效率低下。在国家——单位保障制下,一方面,国家和单位承担了社会保障的全部职责,而社会组织和个人不能发挥作用并承担相应义务。这实际上是一种权利义务单向、社会组织和个人缺位的保障模式。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福利所得与其劳动所得混淆不清。在城镇,长期实行的是低工资、高福利待遇,享受福利成为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的必要条件,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其实含有劳动报酬的份额在内(对劳动者的变相剥夺),这就使得保障与就业无法分离。在农村,农民的收益分配是按劳分配和按人口分配相结合。因此,这种制度安排无法调动政府之外的积极性,混淆了劳动所得和福利分配的差别,不仅影响了制度自身的效率,而且直接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
标准答案: 1、(1)国家负责。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维护着各个单位组织长生不死,并通过财政补贴提供担保。 (2)单位包办。各单位都要听命于国家政策规定并直接承担起组织实施本单位社会保障的责任,企业单位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还要为这种制度的实施提供经费。在城镇,居民除接受政府的价格补贴外,几乎所有生活保障均是通过所在单位来获得;在乡村,除接受灾害救助外,也是依靠集体经济组织的分配和福利来获得生计与疾病医疗保障。 (3)板块结构。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和农村集体保障是传统社会保障的三大板块,它们之间相互分割、各负其责、封闭运行。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被分割安置在城镇或农村的某个单位,形成一个组织严密的安全网。不过,这种板块结构与社会保障社会化原则相背离,不仅导致单位负担不公平和不堪重负的直接后果,而且造成了社会成员的畸形福利观念,是阻碍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4)全面保障。城镇居民从退休养老到疾病医疗,从住房福利到教育福利,从就业安置到贫困救济,从价格补贴到职工食堂等等,均由国家主导、单位包办。社会保障不仅涵盖了人们的社会性需求(如养老和医疗),甚至还包括了一部分非社会性需求(如教育福利)。 在农村,保障项目虽然不多,但国家规定农村收益分配采用按劳分配与按人口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也能保障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如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95%以上。) (5)封闭运行。在国家——单位保障制下,各单位只对本单位成员负责,一些集体福利设施即使闲置也不对其他单位的成员开放。在各个单位客观上存在收益差异(如行政事业单位接受财政拨款有多寡,企业单位销售收益有多寡,农村社队生产产量有高低等等)的情况下,封闭运行的必然后果是本位主义和攀比之风。 (6)效率低下。在国家——单位保障制下,一方面,国家和单位承担了社会保障的全部职责,而社会组织和个人不能发挥作用并承担相应义务。这实际上是一种权利义务单向、社会组织和个人缺位的保障模式。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福利所得与其劳动所得混淆不清。在城镇,长期实行的是低工资、高福利待遇,享受福利成为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的必要条件,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其实含有劳动报酬的份额在内(对劳动者的变相剥夺),这就使得保障与就业无法分离。在农村,农民的收益分配是按劳分配和按人口分配相结合。因此,这种制度安排无法调动政府之外的积极性,混淆了劳动所得和福利分配的差别,不仅影响了制度自身的效率,而且直接损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6.0 |
此题得分:0.0 |
教师未批改 |
54.第49题 |
1、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 (1)公平原则。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必须坚持公平原则,打破身份限制,维护弱势体利益,最终达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目标。 (2)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 (3)责任分担原则。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承担主导责任,但不是全部责任;企业、社会、个人承担一定责任。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a.社会保障应使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现社会保障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目标。 b.选择性原则。根据国家财力、受保者的经济收入状况及其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程度,有选择地安排社会保障的项目、对象范围、筹资方式和待遇水平。 (5)互济原则。它是以互惠制为基础的,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济或互惠制最早出现在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就是一种互惠与互助的关系,“养儿防老”道出了家庭成员之间互助关系的真谛。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邻里与社区、再由社区扩展到整个社会,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潜在思想基础和体意识。 (6)法制原则。 |
标准答案: (1)公平原则。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必须坚持公平原则,打破身份限制,维护弱势体利益,最终达到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和谐社会的目标。 (2)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 (3)责任分担原则。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承担主导责任,但不是全部责任;企业、社会、个人承担一定责任。 (4)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 a.社会保障应使全体国民均能享受的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现社会保障追求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目标。 b.选择性原则。根据国家财力、受保者的经济收入状况及其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程度,有选择地安排社会保障的项目、对象范围、筹资方式和待遇水平。 (5)互济原则。它是以互惠制为基础的,即“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互济或互惠制最早出现在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就是一种互惠与互助的关系,“养儿防老”道出了家庭成员之间互助关系的真谛。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邻里与社区、再由社区扩展到整个社会,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潜在思想基础和体意识。 (6)法制原则。 |
您的答案: |
题目分数:6.0 |
此题得分:0.0 |
教师未批改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