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人生的新起点
50岁,人生的新起点(1
Being 50 Years Old, a New Starting Point in Life (1)
上小学时,最为头疼的就是写作文了。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作业,绞尽脑汁,可翻来覆去还是那些经典故事和句子。没有经历,没有真情实感,即使呻吟也吟不出什么曲调来。“在一个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一位年过半百的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这就是经典句子。七十古来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五十多岁就已经很老了。整日劳作,生活艰难,尤其在农村。年过半百就已经是老大爷了,难怪那时人们祝寿一般是从50岁开始,五十大寿吗。
我之所以提起这个话题,就是再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也50岁了。正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而立。立与不立,标准不一,只要自己努力就行了。
四十不惑。倒是对不惑,却有着深刻的体会。刚上中专时,看到学校里有两个女孩夏天穿着花的短裤(那是老师的孩子,女学生是不会穿的),很是惊讶。后来毕业分配到原单位,
发现男女老少一到夏天都穿着短裤(大概是车间里热,纺织女工一直穿着短裤的缘故),不穿短裤者,反而少见了。自考时,学习了哲学才理解透了。唯心也好,唯物也罢,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说的还是有道理。只要能够存在,就有生命力,无论其存在的长短了。女孩光头,男孩长发、小辫,甚至走后门,请客送礼,投机取巧,这些现象都存在于世间,正是说明其存在于一定时间和场合,而不可能是永恒。自己从年轻气盛、少见多怪、义愤填膺,到无动于衷、默默接受,如过眼烟云,甚至开始以一种欣赏的心态看着某种现象的自生自灭。真的感到不惑了。四十不惑,是说到了这个年龄,你应该凡事看透了,至于惑与不惑,全凭个人感悟了。
五十知天命。何为天命?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不求结果了,对荣辱已经淡然。当然,绝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马克思50岁时开始学习俄语,尽管年龄大了,俄语难学,可经过半年的努力,马克思就能够阅读俄国诗人和散文家的作品了。
50岁,人生的新起点(2
Being 50 Years Old, a New Starting Point in Life (2)
尽管已近50岁,可我有一颗年轻的心。不抽烟、不喝酒,不管闲事;一支笔,一杯茶,专心研究学问。累了,听听音乐,在网上下下象棋。期盼着离岗去应聘英语翻译,或者条件允许,到外语院校深造,系统地学习英语。活到老,学到老,可我一点也没感到老啊。
自身的身体素质大部分是遗传来的,我相信。爷爷的父亲活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90岁,爷爷98岁,奶奶87岁,爷爷的弟弟(我二爷爷)94岁,爷爷的妹妹(我姑奶奶)92岁。说到这里,还有我二爷爷的一个小故事呢。
到了冬天,上年纪的老人喜欢聚在一起,个背风朝阳的地方晒太阳,完全没有了年轻人在一起时的那种滔滔不绝。老人们只是默默地坐着,似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二爷爷在这堆人里年纪是最大的,甚至有的坏孩子称之为“等死队”。过段时间有的老人去世了,再过段时间又有老人去世了。慢慢地,那个晒太阳的地方就只剩下二爷爷一人了。他也觉得不吉利,就不再去那个地方,又和另一堆老人在另一个地方一块晒太阳了。到最后,还是只剩他自己。最终,二爷爷也不出门了。
我的岳父,离休教师,今年大约85岁了,就在前年他还在骑自行车。老人靠自己打拼开了两家书店。70多岁时开始炒股,进证券交易所大户室,也学着从电脑上炒股。那时,老人
腰里别着手机,穿着也时尚,高兴起来就唱周华健的《花心》,哪像一位老人。他最不愿意跟老人扎堆,一是无共同语言,而是觉得那样就真的老了。所以,我从未觉得岳父老了。
也曾看过一篇文章,一日本人70岁来中国创业,记者采访他时,先纠正了记者的措辞,说自己不老。70岁,开始来中国创业,生命刚刚开始。
自己还很年轻,如果说50岁以前是打基础的阶段,那么50岁以后就是奋斗、创业的阶段了。或者说,是我人生的新起点。
苍天如果慷慨,愿问天再借,500年还太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