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曾都一中      齐立云
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感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及孔子对弟子的态度。
      3、感知儒家学派为人处事的原则
学习重点
1、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2感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及孔子对弟子的态度。
学习难点
感知儒家学派为人处事的原则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孔子曾经说过“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孔子在六十岁时与弟子们闲坐,弟子们阐述志向,孔子评述志向的内容。先贤们有怎样的志向,孔子又是如何评价的,我们一起来学习。
知识链接
1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相关人物
子路: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他对政治军事均有专长,但性格比较刚直,有些粗鲁。
曾皙:孔子弟子,名点,是曾参的父亲。
公西华:孔子弟子,名赤,字华。
冉有:孔子弟子,姓冉名求,很有才华。
文言文基础落实
一、翻译加横线字的意思
  1、夫子之。(                         
2、因之以饥馑                         
3、方六七十,五六十(               
4、如其礼乐,以君子(   
5、异乎三子者之                   
6、浴乎沂,乎舞雩,而归(                      )(       
7、吾点也(                           
8、为国以礼,其言不。(       
二、解释虚词的意义、用法
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也(       
则何哉(                          为国礼(       
十五城请易璧(                  余船次俱进(       
作《师说》贻之(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3、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整体感知
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部分?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文本探究
文章是围绕弟子言志、孔子评志这一主线来进行的。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一主线来解读文章,同时兼及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要把文言文读得鲜活,要读出背后的人,背后的情感,背后的思想、社会和时代。
1、品味孔子四弟子的志向及体现的性格:
 
 
 
2、分析孔子对四弟子的态度
 
 
3、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儒家学派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什么?能否用文中出现过的一个字来概括。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学案》相关内容
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
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