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专题复习《词语运用》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道题难住了我,在老师指导下,我才忽然恍然大悟。
B.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一种感慨油然而生。
C.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想:让儿子多睡一会儿,不要惊醒他。
D.我们要坚持“学以致用”,反对“不求甚解”,着力解决“不学习”的问题。
【答案】A
【详解】A.恍然大悟: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与“忽然”重复,使用不正确;
B.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用来形容人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符合语境,
使用正确;
C.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用来描述母亲动作的谨慎小心,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学以致用:意思是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符合语境所写的学习情境,使用正确;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广袤的乡村,一批农民抓住直播带货的契机,以绿生态为卖点推销农产品,深受广大网友好评。
B.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中受到熏陶的孩子,往往会养成开朗外向的性格。
C.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一结束,台下的观众就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
D.长江从唐古拉山发源,穿过峡谷平原,川流不息,奔向大海。
【答案】D
【详解】A.广袤:土地的长和宽;广阔;宽广。句中形容乡村的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使用恰当;
B.熏陶: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句中是指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中孩子逐渐受到好的影响。使用恰当;
C.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句子形容台下的观众掌声和欢呼声声音很大。使用恰当;
D.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用来形容长江水,对象错误。使用不恰当;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众负责和对案件侦破技术精益求精的坚定信念,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起案件,无一起错案。
C.在亚洲艺术作品展上,中国画家的作品创意独特,见异思迁,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D.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科学地应对,而不是持漠不关心的态度。
【答案】C
【详解】A.家喻户晓:指每家每户都知道。句中指事迹大家都知道,符合语境;
B.精益求精:指(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句中指她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符合语境;
C.见异思迁:指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常表贬义,不符合语境;
D.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句中指我们不应该不关心疫情,符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寇在南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B.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美方有些人老是拿航行自由说事,不是杞人忧天,就是挑拨离间,另有所图。
C.他经常迟到,被老师多次批评也不改,真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D.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时,刘晓灵机一动想出个主意,就抓住了孔令贤同学。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句中用于形容日寇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使人听了非常吃惊,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句中用于形容美方有些人的做法是挑拨离间,另有所图,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句中用于形容他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也不改的做法不好,不符合语境,使用不恰当;
D. 灵机一动: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灵机:灵活而敏捷的思维能力。句中用于形容刘晓玩游戏时突然想出了了主意,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的脚指头严重发炎,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只能依靠手术才能让病情好转。
B.张教授在理论探索和教学工作中,从不趋炎附势,不随声附和,不唯书,不唯上,不媚俗,治学态度严谨,注重求实,勇于创新。
C.这个组织通过讲述骇人听闻的故事,倡导大家转变观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比赛时,老马的表演滑稽可笑,难称艺术,老马因此被淘汰。
【答案】A
【详解】A不可救药: 指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B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
C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D滑稽可笑: 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人发笑 。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经典著作往往需要读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方能真正明白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
B.夜幕降临,寒风凛冽,他却独自在湖边徘徊,这一幕不由得引起了景区工作人员的注意。
C.你违反了自修课纪律,同学们有目共睹,难道在众目睽睽之下,你还想狡辩不成?
D.张晓果喜欢阅读,更喜欢旅游,因而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写作时能旁征博引,见异思迁。
【答案】D
【详解】A.品味:仔细体会,玩味。使用正确;
B.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使用正确;
C.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使用正确;
D.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是贬义词。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每天的电视新闻总有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播出,让人感觉不舒服。
C.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关键时刻总能随声附和,支持班级事务。
D.我们开着车刚来到雁荡山,我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朝雁荡山门口奔去。
【答案】C
【详解】A.不可救药:指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使用正
确;
B.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用正确;
C.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不符合“支持班级事务”的语境,褒贬失当,使用错误;
D.迫不及待: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使用正确;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慈善并不是简单地捐款了事,而是投入爱心、细心和用心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什么然而生的过程。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势漫不经心。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
A.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句中用于形容白求恩的事迹在中国人所共知,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句中用于形容慈善的投入是一个持之以恒,好了还求更好的过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句中用于形容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漫不经心:指做事情随随便便,一点也不认真。句中用于形容有的人对扑面而来的发展态度毫不关心,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应改为“漠不关心”。
9.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百草园玩耍,一步一景皆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B.晚上,公园里华灯闪烁,人声鼎沸。
C.每当吟诵长堤护栏上那些咏赞梧州的题诗时,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D.公园的设计栩栩如生,“堤、路、园”完美融合,提升了城市品位。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流连忘返:形容沉迷于游乐而忘了回去。此处指百草园非常有趣让人不想回去,符合语境;
B.人声鼎沸:形容人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此处指公园人多很热闹,符合语境;
C.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此处指自豪感不知不觉产生。符合语境;
D.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公园的设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不敢疏忽,生怕出错。
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城外的垃圾场垃圾成山,泡沫塑料满天飞,真是美不胜收。
D.看着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小心翼翼:本是严肃虔诚之意,现在形容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符合“不敢疏忽,生怕出错”的语境,符合语境;
B.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符合“突然间”理解的情境;
C.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是褒义词,和“垃圾成山”的情境不相符,不符合语境;
D.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和“自豪感”的情境相符合;
1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 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夜幕降临,我趴在岩石上, ,害怕极了,突然,身旁草丛里发出一阵细碎的声响,我顿时 ,真想站起身来 。
A.参差不齐 神志不清 目瞪口呆 抱头鼠窜
B.参差不齐 神情恍惚 惊慌失措 拔腿就跑
C.参差错落 焦头烂额 狼狈不堪 仓皇逃窜
D.良莠不齐 失魂落魄 丧魂落魄 临阵逃脱
【答案】B
【详解】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参差错落:指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也可指好的坏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一空:在此形容土坡上长着的树高低不齐;应使用“参差不齐”一词;
神志不清:失去对事情的判断和处理能力;
神情恍惚:神志不清,心神不定;
焦头烂额:头被烧焦,额被烧烂;原指作出重大贡献无人问津,贡献小的人却受到重视,后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