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理论探讨美联储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演变
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李㊀雯
㊀㊀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存款准备金工具ꎬ达到调节短期流动性ꎬ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行为ꎬ传导货币政策的目的ꎮ美国是现代存款准备金制度起源ꎬ由1913年«联邦储备法»奠定法律保障ꎬ1980年«货币控制法»予以完善ꎬ期间经历多次微调ꎮ考察这种演变ꎬ对我国政策实施有一定借鉴意义ꎮ一㊁美联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历史演变(一)政策目标由流动性管理向货币调控转变
1913年ꎬ美国出台«联邦储备法»奠定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基础ꎬ当时的主要目标是满足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ꎬ这一制度在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取得明显效果ꎮ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二战前ꎬ美联储逐渐转变最后贷款人的角ꎬ存款准备金制度开始转向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目标ꎮ战后至1980年«货币控制法»出台前ꎬ以控制货币量为主题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体系初步建立ꎮ
1980年出台的«货币控制法»强化了美联储利用准备金制度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力度ꎬ建立起了以货币供给量M1为调控目标的存款准备金制度ꎮ1984年以后ꎬ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转向对市场利率更为敏感的M2ꎬ原来以调控M1为目标的存款准备金ꎬ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也被削弱ꎮ美联储更多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窗口操作ꎬ通过调节金融机构资金成本调控货币信贷状况ꎮ
(二)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逐步扩大
1 交存机构范围拓展到全部金融机构ꎮ
1913年«联邦储备法»ꎬ仅要求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银行交存准备金ꎮ1980年的«货币控制法»建立了一套普遍适用于所有存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制度ꎬ消除了原来美联储成员和非成员银行适用于不同准备金制度的弊端ꎬ将互助储蓄银行㊁储蓄和贷款协会等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体系ꎮ降准
2 结合金融创新扩大交存款范围ꎮ
1913年«联邦储备法»要求按照其活期存款一定比例持有准备金ꎬ后要求对定期存款交存准备金ꎮ战后ꎬ美联储通过修改准备金制度ꎬ将银行存款业务创新纳入准备金的计算范畴ꎮ特别是六七十年代新出现很多金融产品ꎬ一部分是为了适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ꎬ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逃避或降低存款准备对商业银行的成本ꎬ这些业务创新导致货币范畴本身发生变化ꎮ因此ꎬ美联储很快将上述产品纳入存款机构需要缴存存款准备金的范畴ꎬ如大额定期存款㊁欧洲美元借款㊁回购协议以及从非成员银行的借款等ꎮ
(三)存款准备金交存要求逐步弱化
1 存款准备金率要求逐步下降ꎮ
1913年«联邦储备法»ꎬ要求联邦储备体系的成员银行按照其活期存款一定比例持有准备金ꎬ但这种比例因地区而异:中心储备城市银行18%ꎬ储备城市银行15%ꎬ乡村银行12%ꎮ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给成员银行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ꎬ1917年美联储降低了相应准备金率ꎬ中心储备城市银行13%ꎬ储备城市银行10%ꎬ乡村银行7%ꎬ成员银行的定期存款准备金率降为3%ꎮ另外ꎬ1980年«货币控制法»还赋予美联储对交易账户追加最高为4%补充准备金等权力ꎮ1991年ꎬ美联储取消了对非交易账户负债的存款准备金ꎮ
2 通过调整交存具体条款ꎬ减轻存款机构成本压力ꎮ1982年«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ꎬ对存款机构低于200万美元的储备性负债不要求准备金ꎬ即 豁免额 ꎬ豁免额根据该法确定的公式每年重新计算一次ꎮ此后免除额上限不断扩大ꎬ2014年11月14日ꎬ美联储发布了修订了存款类机构存款准备金要求(D条例)ꎬ豁免额调整至1450万美元ꎮ现阶段ꎬ美国交易性账户存款的法定准备比率为:豁免金额内的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为0%ꎬ豁免金额至低准备金额范围内的存款实行3%这一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ꎬ超过低准备金额范围的存款实行10%的存款准备金率ꎮ美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算是在存款机构存款准备金要求(D条例)的规定下ꎬ采用LRR会计方法计算的ꎮ
(四)根据政策需要ꎬ动态调整存款准备金交存方式1 将库存现金纳入存款准备金资产范围ꎮ
美国是极少数几个可以将库存现金也计入准备金的国家之一ꎬ可以减轻存款机构的负担ꎬ进而也达到调节和控制金融机构信用扩张能力的目的ꎮ大多数存款机构通过其持有的库存现金即可以满足准备金需求ꎮ
2 即时计提法与滞后计提法更迭使用ꎮ
美国存款准备金按照计算期与持有期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ꎬ存款准备金制度分为即时准备金计提方法(CRR)和滞后准备金计提方法(LRR)ꎮ两者的别在于存款准备金计提与实际执行是否存在滞后的时间差ꎮ美联储根据具体金融形势变化和稳定金融市场的需要ꎬ在这两种制度之间更迭ꎮ1968年9月ꎬ为减轻联邦储备体系成员银行的负担ꎬ避免成员银行脱离美联储系统的倾向ꎬ实行滞后准备金制度ꎻ1982年6月ꎬ因六七十年代通货膨胀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趋严重ꎬ为控制通货膨胀ꎬ减少信用规模ꎬ增强对M1的控制ꎬ实行即时准备金制度ꎻ1998年8月ꎬ始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ꎬ促使美国投资者大量收回在国外的投资ꎬ其他国家对美元需求强烈拉动美元汇率上升ꎬ美国贸易赤字扩大ꎬ为增加美国的货币供给ꎬ防止美元汇率进一步上升ꎬ恢复
57
FINANCE&ECONOMY㊀金融经济
滞后准备金制度ꎮ目前ꎬ美联储针对按周报告机构和按季报告机构1两类存款类金融机构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计提方法ꎮ
3 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利息支付方式ꎮ
对准备金存款不付息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就构成了对商业银行的一种 税收 ꎬ即 准备金税 ꎮ 准备金税 加重了银行的负担ꎮ在过去的很长时期ꎬ美联储对银行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都不支付利息ꎮ在经济稳定发展时期ꎬ因 准备金税 而产生的负担对成员银行影响不大ꎬ然而在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时期ꎬ 准备金税 则可能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ꎮ为减轻银行负担ꎬ有效消除对金融机构的隐性税收ꎬ2006年美国出台«金融服务管制放松法案»ꎬ授权美联储自2011年10月1日起向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余额支付利息ꎮ然而ꎬ为应对2008年 次贷危机 ꎬ美国颁布了«经济稳定紧急法案»ꎬ将该权力的生效期提前至2008年10月1日ꎬ将其作为对金融系统纾困的一种有效工具ꎮ目前ꎬ美联储对银行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均支付0 25%的利息ꎬ并表示将会根据市场环境适时调整利率ꎮ对于美联储来说ꎬ存款准备金利率不仅是消除隐性税收的一种手段ꎬ而且是货币政策操作的一种有效工具ꎬ将会在 货币政策常态化 期间得到有效运用ꎮ
二㊁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从美联储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来看ꎬ美联储围绕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减轻存款机构的额外负担
两个目的ꎬ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调整ꎬ期间存款准备金率持续降低㊁政策使用频率逐步减少㊁交存范围为适应金融创新变化而扩大㊁交存方式适时微调ꎬ适时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ꎮ(一)存款准备金工具总量调节功能逐步淡化
近年来ꎬ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发展较快ꎬ对于调节流动性水平㊁引导利率走势㊁促进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ꎬ已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ꎮ加之新创设的SLF㊁MLF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ꎬ存款准备金工具 调节总量 功能逐步淡化ꎮ
(二)存款准备金工具可以发挥定向调控作用
当前ꎬ面临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压力ꎬ对宏观调控的精度和平衡度的把握至关重要ꎮ在此情况下ꎬ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ꎬ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效果更加直接ꎬ尤其是近年来多次实施定向降准ꎬ鼓励金融机构ꎬ特别基层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㊁涉农㊁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投放ꎬ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ꎬ发挥了精准导向㊁定向调控的作用ꎮ
三㊁政策建议
近年来ꎬ总行多次优化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ꎬ针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实施定向降准㊁建立差别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和平均法考核机制ꎬ在流动性管理㊁信贷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ꎮ但随着新兴金融
业态发展ꎬ越来越多的金融业务脱离存款准备金政策管理范畴ꎬ造成了监管遗漏ꎬ影响了货币政策精准导向ꎬ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ꎮ因此ꎬ在借鉴美联储存款准备金管理框架基础上㊁明晰管理范畴㊁提高操作效率ꎬ有助于精准调控货币供应量ꎬ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ꎮ(一)适当调整定向调控考核标准层级ꎬ并加强动态监测调整ꎮ以2018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为例ꎬ考核标准为普惠金融领域信贷余额㊁增长占比有一个达到10%的比例要求ꎬ如果达到1 5%的ꎬ也可以享受低一层级的政策优惠ꎮ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来说ꎬ达到该标准的难度很低ꎬ缺少足够的动力来调整信贷结构ꎬ部分机构享受政策优惠后涉农㊁小微贷款增长不明显ꎮ因此ꎬ应结合金融机构类型有区别的设定定将降准的考核标准ꎬ发挥激励约束作用ꎬ可按季度对其信贷行为进行监测ꎬ如其享受政策优惠后ꎬ各项贷款以及小微或涉农贷款增量ꎬ未能达到政策释放资金一定比例ꎬ可收回政策优惠ꎬ防止其不按政策导向使用资金ꎮ(二)适当扩大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
随着金融市场和业务创新不断发展ꎬ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中ꎬ存款渠道占比持续下降ꎬ而同业存单㊁金融债券㊁同业存款在内的 其他资金 持续上升ꎮ从资金性质看ꎬ此类负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以及货币乘数的影响与一般存款并无区别ꎬ如果长期流离于准备金政策之外ꎬ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会受到削弱ꎬ放大了货币乘数ꎮ另一方面ꎬ表外理财资金从虽然具有信托性质ꎬ但往往被认为有银行信用背书ꎬ依然存在刚性兑付风险ꎬ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产生影响ꎮ因此ꎬ建议将理财㊁同业存单㊁金融债发行等表外负债纳入交存基数范围ꎬ但考虑到理财的表外性质和同业存款的资金循环特征ꎬ可考虑实施差别准备率ꎬ而同业资金的交存基数则按资产与负债轧差金额为准ꎮ
(三)完善存款准备金利率管理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自2008年以来长期维持在1 62%和0 72%水平不变ꎮ一方面ꎬ对法定存款准备金计息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环境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ꎻ另一方面ꎬ我国利率市场化工作已基本完成ꎬ对超额存款准备金计息有助于加强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引导ꎮ因此ꎬ对存款准备金计息有助于央行进行货币与利率调控ꎬ但适当体现利率变化ꎬ与市场利率精准对接ꎬ有助于强化存款准备金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ꎮ因此ꎬ建议在保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对稳定的前提下ꎬ从以下三个方向ꎬ强化存款准备金利率动态管理:一是与市场利率挂钩ꎬ如以shibor为基础ꎬ通过系数调节以综合反映市场利率ꎻ二是强化存款准备金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地位ꎬ主动发挥其在利率调控和预期引导方面的作用ꎬ尤其是和定期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相比ꎬ通过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对市场冲击相对较小ꎻ三是与其他再融资工具的利息相一致ꎬ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的系统性和关联性ꎮ(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ꎬ安徽㊀合肥㊀230091)参考文献:
[1]张爱红ꎬ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历史分析及其启示ꎬ金融纵横ꎬ2007(01)
[2]彭兴韵ꎬ全球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ꎬ国际经济评论ꎬ2005(03)
[3]严斌ꎬ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ꎬ中国市场ꎬ2010(31)
(责任编辑:朱玲)
67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