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统一考试)
绝密启用前
_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高达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在都市的喧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 错落有致.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
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
A.蜚(
fěi) 喧哗 B.肈(
zhu__224;ng) 宁静质朴
C.伫(
ch__249;) 纯粹 D.淳(
ch__250;n) 淋漓尽致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优美 领略 繁杂 B.幽美 领略 繁复
C.幽美 领悟 繁复 D.优美 领悟 繁复
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从意外致残.生活无望到残奥会夺冠,并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B.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至2倍,优势明显;在商载.航程.航速等方面也极具竞争力.
高考试卷全国都一样吗
C.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D.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_8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试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
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杜甫《自
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