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文本解读
《亡羊补牢》之文本细读
众所周知,《亡羊补牢》是一则古代寓言,出自《战国策》。安排这篇课文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课文总共五段,主要是讲了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清楚丢羊的次数,丢羊的原因,丢羊人的态度与变化。其中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与养羊人之间有段对话,可通过分角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他俩的心理世界。尤其是那句“还修羊圈干什么呢?”得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中的两个“又”,很值得琢磨,仿佛在敲响警钟,不经意地让养羊人大彻大悟。
法国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总是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么让学生概括故事,或者复述故事就很有必要。小故事大道理的文本特点,需要紧扣故事内容来理解隐含的
寓意。寓言的道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比如抓住“后悔、不该不接受”这两个词,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了解到什么?从“不该不接受”一词明白了什么?再看看养羊人的行动:“赶快”、“结结实实” ;还有“再也”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后的结果,说明了有错就改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再也”,就不能起到强调作用。从而学生水到渠成地悟出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算不晚。并且真切地感知了它的正确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或自身经历,丰富他们关于运用本寓意的思想方法。
让词语“发酵”,让事件还原
——《亡羊补牢》文本解读
一件事,我们既可以详细具体地讲述,也可以简明扼要地讲述。一般而言,叙事性文学作品,旨在让阅读者(听者)体验故事本身,叙事风格上倾向于前者;还有一类故事,弱化了让阅读者(听者)体验故事这一目的,主要目的在于以故事为载体向阅读者(听者)揭示某个道理,因此,这类故事在表达上倾向于后者,如本课的《亡羊补牢》。
从《亡羊补牢》所讲事情的发生时间看,是从第一天早上发现丢失了羊,到第二天修完羊圈。大概一天多的时间。这一天多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情,应该是很多很多的。排除掉和“亡羊补牢”这一中心事情无关的其它事情,剩余要讲的东西也应该是很多的。如:养羊人第一次发现羊丢失后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街坊和养羊人之间的对话,以及伴随他们对话时的动作神情,周围环境;丢了羊的这家人围绕丢羊所作的交谈;养羊人第二次看到羊丢失后,比前一次更加难过的状态;养羊人如何修理羊圈?……其中,任何一个事件,都可以展开来,洋洋洒洒写上几百来字。
但是,课文并没有这么写。课文只有短短的五个自然段。连标点都算在内,也不足两百字。因此,课文对“亡羊补牢”这一事情的讲述,是非常简洁的。
《亡羊补牢》是一个简洁的故事,并不代表教学中一定要简洁地处理它。教学这一课,除了和其它精读课文一样,完成生字、新词以及课文朗读等“基础性”教学内容的任务之外,我们还可挖掘出哪些语文教学内容呢?
我们先来看这篇课文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它是安排在第六册中的,学习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在九岁、十岁,擅长具体可感的形象思维。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教
学中,与其让他们一味背诵那些“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之类的抽象道理,倒不如以文中的关键词为发酵的酵母,还原具体事件,让学生在可感的情景中发展言语。一来,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二来,通过想象,使得人物的形象更有血肉,最终对整个事件有更深刻的体验。
提到关键词,你可能会问:本课中又有什么值得品味的关键词呢?这只是一个简短的寓言故事,课文既没标上出处,又没写明作者。不像名家名作一样,大有嚼头。就连一般的知音体、读者体美文,都比不上。
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也没有好词佳句。但简短也有简短的优势,我们的目光不一定要集中在哪些美词美句上。那么,我是提取了哪些词语,对事件加以还原的呢?下面以两个词来谈一谈。
一是“劝”,通过发酵“劝”,还原人物的动作、语言。
第一天当养羊人发现羊丢失后,街坊这样劝丢羊人: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对街坊的好言相劝,丢羊人是这样的反应: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文中,对双方的对话,只写了一个来回。但实际上,整个“劝”的这一事件,双方的对话肯定远远不止这一个来回。此处,我们可以围绕“劝”这一个词,将之发酵。街坊的建议没有被养羊人接受后,有没有进一步的劝说呢?他会怎么劝说呢?街坊会继续劝说道:“你不把羊圈修理好,怕是狼又要来叼走羊的呀!”面对街坊的进一步劝说,养羊人又是怎样的反映呢?养羊人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会说:“哪有那么巧的事情。”双方几个来回,养羊人固执己见,街坊最后只得放弃,说:“你呀,真是太固执了”。亡羊补牢课文
此外,在人物对话的过程中,除了关注语言——这是主要的,还应该关注伴随人物对话过程中发生的动作、神态,如摇摇头,摆摆手,骤起眉头等等,捕捉了这些动作、神态,把它们融进对话中,无疑会增强对话的感染力,增添文章的彩。
此处,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以此,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
要发酵的第二词是“后悔”,以这一个词为支点,还原养羊人的心理、神态。
第二天,当养羊人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一定又会深深地触动他的心,心中肯定会有所想。从发现丢羊后的遗憾,到悔恨不听劝,再到想起弥,他是怎么后悔的呢?文中只简单地写了一句: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同样,当我们还原整个事件时,放羊人的心中所想的也远远要超过文中所述的这一句。此处,我们可以将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致具体地展开,甚至可以将养羊人的表情、神态还原出来,使得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此处,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谈一谈。
总之,我们既要能长文短说,又要能短文长说。发酵词语、还原事件,是短文长说的有效办法。通过这般还原,让我们离开课本,离开教室,到事情发生的现场去走一遭,到人物的心里去走一遭。这样,对蕴含在故事中的寓意,就有了深的体会。比起死记硬背一些大道理,要有益的多。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
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出处】出自《战国策》。
  【释读】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
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妖祥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妖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揜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征庄辛于赵。庄辛曰:“诺。”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