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问题几点建议及对策
对于人才的培养,你有什么见解,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以下是店铺给大家带来人才培养的建议与意见,以供参阅。
人才培养问题几点建议及对策1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好进人关
把“人才强队”作为地勘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各级领导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及培养,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在地勘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把人才工作纳入单位总体工作之中,把人才强队战略作为加快地勘事业发展的基本战略。把有限的编制用来招收主专业的人才。每年都要少量连续的从不同的学院招收学生,保持人才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二、培训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的层次会
随之提高。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与物质奖励相比,大家更愿意选择参加一定量培训的形式来作为应得的奖励,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培训已成为最大的奖励。
将才和帅才的区别第一我们要将培训本身作为激励职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给职工“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觉单位对自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而且在单位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
第二要改变过去重学历培训轻技能培训的旧观念,近几年毕业的学生并不缺少学校的专业知识,最缺的应该是实践和新的方法手段,特别地质专业人才最需要的是野外的实践经验,这需要大量工作的积累和师傅的引导,因此我们每年都到二级单位了解职工工作中有什么技术、技能上的需求?是否有新技术新方法需要推广?是否有新的规范要学习?如果是普遍性的就汇同人事、工会、总工办三家在职工集中的雨季举办培训班,这种培训班特别有针对性,对于新来的学生提高技能特别有效,而且最廉价。个别性问题就单独为他们请师傅,或外派培训。
第三要把学历培训做为一种奖励,那些对单位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技术骨干需要加强科研能
力提升,此时送他们参加学历培训就等于从实践又回到理论,会更有实效。
第四要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在单位中参加培训的人往往都希望尽早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单位如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发挥所长,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建立一套严谨而又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一是创新选拔机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华的选人用人机制。二是创新分配机制,完善分配激励制度。地勘单位要逐步建立起符合地勘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向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的薪酬制度,同时要不断深化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充分体现各类人才的价值。三是大力推进地勘文化建设,重视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工爱岗敬业精神,永葆地勘单位“三荣”精神,最终做到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才,用真挚的情谊感动人才,用良好的待遇吸引人才。
四、优化育才环境,敢于启用青年人才,加快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步伐
目前,我们院员工较多,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青年职工偏多,工程师、高工人员较少,如果仍沿用原来的条条框框按部就班的聘任制度,显然不太合适。近几年,在启用青年同志,担当专业负责、技术负责方面,院里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了顺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快青年人才培养进程,尚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工龄、职称等条件的束缚,按现代企业的人才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大胆启用青年技术干部,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方针,在科研和生产工作中,让更多的年青人唱主角,挑重担。
在基层配备选拔过程中,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摆在优先位置,尤其是在各专业负责人、现场设代等岗位上,由青年同志担任,充分发挥青年同志在基层管理岗位上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的初生牛犊的精神,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施展才干,实现报负。无疑,这既加快了青年人才的成长步伐,也符合院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
五、结语
总之,加强单位人才的培养,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面对新机遇、新
形势,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才强队”的战略,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人才培养问题几点建议及对策2
1.更新观念,树立科学人才观。加强科学人才观宣传,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工作放到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来考虑。二是树立系统开发人才观念,克服“重使用轻培养”、“重引进轻使用”的不良倾向。三是树立知才善用、人尽其才的人才观念,克服人才使用中的“近视病”与“武大郎开店式”妒才心态。四是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念,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前提下,要敢于不拘一格选人才,真正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克服只唯文凭不重视实际技能,只论资排辈不重视创造力的不良作风。五是树立全市一盘棋,推进良性流动的人才观,克服人才单位、部门所有的狭隘意识。六是树立广纳人才观念,既重视开发利用本地人才,也积极吸引外地人才,克服用人和留人上的不正之风。
2.多措并举,创优人才发展环境。作为经济欠发达、环境建设相对落后的山区地市,要以
更灵活的政策,更大的投入,创优人才发展环境来吸引人,留住人。一是创优生活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方便人才出行,尤其是要加强工业园区娱乐、健身等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人才业余生活。二是创优政策环境。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人才自身实际情况和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所需的物质条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如逐步建立突出业绩导向的人才评价制度,鼓励人才苦干、实干。三是创优人才工作品牌。加大力度创建人才“绿家园”行动计划品牌,突出为人才成长发展、作用发挥、权益保障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形成“一条龙”服务,着力构筑温馨和谐的 “人才绿家园”,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3.完善机制,构建上下协调的人才工作大格局。一是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考评责任制。按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第一要务”和“第一资源”的要求,改进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把招才引智、人才培养和发挥人才作用情况作为‘硬指标’纳入考核内容,切实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二是充分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市委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支持和保证组织部门、各有关部门、人民团体等各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三是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
用。明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任务,建立完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统筹运行机制。加强组织部门人才工作人员自身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的人才工作内设机构,明确工作职责,配强工作力量。四是有力推进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研究出台《中共龙岩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规则》,明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实施规划和工作计划,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落实具体工作措施,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对职责明确、应承担主要责任的工作,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同时充分听取配合协助部门的意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抓好落实;对多个部门共同承担或职能交叉、职责不够明确的工作,要按照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和要求开展工作,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五是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视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上的主体作用,加强政策引导、法制保障和工作指导,不断提高各用人单位人才开发的水平,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
人才培养问题几点建议及对策3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仅要重视人才引进,更要重视人才的就地培养。引进的人才犹如“空
降兵”,确实可以解决本地在某些领域的人才匮乏,但仅靠“空降兵”是无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的,因为:一是人才引进成本较高,针对的应该是一小部分帅才,而不是中坚力量的将才。但要实现人才强县,不仅要帅才,更要一大批一线的将才。二是引进的人才由于根不在桐庐,当工作和生活上受到不便和困难后比较容易放弃,也可能因有更好条件的吸引而离开,稳定性相对不如县内自己培养的人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