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
关键词:进入壁垒;银行准入;民营银行
一、问题的提出
二、银行业进入壁垒的理论分析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进入壁垒下了定义。斯蒂格勒(1989)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将进入壁垒定义为打算进入某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生产成本。贝恩的定义还考虑到了其他影响新企业进入的因素,认为进入壁垒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现存厂商所享有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是通过现存厂商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厂商的进入所反映出来的,即进入壁垒是老厂商比新厂商多享有的有利条件;或者说,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所需要克服的障碍。
具体到银行业,进入壁垒就是指新的银行进入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它不仅包括由生产成本、产品差异及银行规模等造成的经济性障碍,还包括限制、规范新的进入者的法律、规范、准则等政策性障碍;并且,由于银行业的特殊地位及资本构成,银行业的进入壁垒更多地体现
为政策性壁垒。下面对银行业的经济性壁垒和政策性壁垒分别进行分析。
(一)经济性壁垒
一般来讲,构成经济性壁垒有绝对成本优势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量壁垒、产品差异壁垒和退出壁垒等五种。
1.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银行业的绝对成本优势壁垒,即在位银行与新进入银行相比,除了具有产品生产以外的费用优势,还有特殊的稀缺资源。
(1)客户资源是银行业的稀缺资源。与新进入的银行相比,在位银行拥有稳定的客户和营销网络。新进入者在开展业务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其次,在争取客户时需要寻、采集及挑选潜在客户的信息,需要游说对方与自己签订合约,这些都需要新进入者比在位者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特别是签订合约时,客户很可能是在位银行的老客户,新银行往往需要承诺更优厚的贷款条件和其他好处才能争取到别人的客户,从而导致费用支出过高。民营银行
(2)人力资源也是银行业的稀缺资源。在位银行一般都有熟练的操作人员、有良好人际网络的营销人员以及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作为服务行业,一个银行是否能提供满足客户各种需要的新的金融产品、是否能将自己的产品及服务推销出去、是否能保持高效的机构运作,均取决于各类人员的工作能力。新银行必须花费大量的培训费用来培养新人才,或者提供更高的报酬来吸引有经验的工作人员。
因此,新银行需要支付的额外费用越高,在位银行的绝对成本优势越大,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就越强。
2.规模经济壁垒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状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于良春、高波(2003)利用生存竞争法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表明,规模经济在中国银行业中确实存在,但四大国有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刘宗华、范文燕、易行健(2003)对中国银行业1994-2001年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银行业从总体上看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而从单个银行来看,规模小于4882亿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规模最大的中国工商银行存在显著的规模不经济现象,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则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徐传谌
、郑贵廷和齐树天(2002)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分析了1994-2000年中国商业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指出四大国有银行几乎都存在着规模不经济,而其他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幅度越来越小。由于选取的数据不同,以及切入角度和工具选取不同,以上分析得出的各种结论不尽一致。总的来说,似乎是规模过大和规模过小的银行都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因此银行的规模不必要过大。规模经济壁垒在一定范围存在,但不构成主要进入障碍。
3.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指进入某一市场所必需的资本投资;必要资本量越大,筹资就越困难,这就形成了必要资本量进入壁垒。
中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最低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人民币,按照2004年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实际需要的资本金更远远高于10亿元。然而,银行业对资本的需求规模相对于中国现在的游资规模来说,必要资本量壁垒并没有那么高。大量资本以不完全合法、甚至不合法的形式涌入资金融通市场。根据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市支行的调查,83.3%的农户都有过民间借贷活动,农村资金市场供给总量的1/
3是由民间借贷完成的;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份额更达到一半(钟伟,2004)。因此,与其说高资本需求造成银行业进入困难,不如说由于没有合理的资金疏导渠道(主要是政策因素造成的)造成银行业的高进入壁垒。
4.产品差异壁垒
由不同厂商生产的同一类产品,由于质量、性能、外形、品牌和销售服务等许多方面的不同,造成相互之间缺少替代性。新企业要进入产品差异大的行业,不仅需要购买专利,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推出新产品,还需要花费巨额的宣传费用以提高知名度。产品差异越大,消费者对某一品牌产品的偏好越强,新企业需要比老企业付出的成本越大,产品差异壁垒也就越高。
5.退出壁垒
构成退出壁垒的因素也同时会造成进入障碍。当新企业选择进入某一行业时,也会考虑退出是否容易。如果退出没有任何损失和困难,企业倾向于作出进入的决定;反之,企业面临着进入障碍。具体说来:第一,银行业固定资产的专用性不强,有形资产的沉没成本不
大;但银行业是收售信用的行业,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是其重要的资产,银行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信誉等在退出时是无法收回的。第二,银行业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新银行没法很快取得客户的信息,也没法很快与客户形成稳定的关系,在位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信息优势维持自身市场地位,阻止新银行进入;相反,当银行退出时,不但信息成本无法收回,客户信息这种重要的资源也将损失掉。第三,中国银行进入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新银行进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银行退出时也会成为沉淀成本。第四,职工解雇困难也是银行退出的重要阻碍因素。一家银行机构撤销,不仅要支付退休金、解雇工资等直接费用,而且由于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健全,解雇人员无法顺利转入其他行业,间接的协调成本也很大。第五,国家监管机构限制银行机构退出的制度政策造成了最大的退出障碍,中国对银行机构退出有严格的管制,目前退出的主要途径是由其他银行接管或兼并退出的银行。这些退出壁垒的因素,同时也会造成进入障碍。
(二)政策性壁垒
中国银行机构准入制度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包括对机构设立、经营地区、业务范围等方面的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商业银行的具体准入规则如表1所示。
三、银行业进入壁垒的实证分析
(一)银行业进入的情况与问题
1.中国银行机构数量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国惟一的一家银行,它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责,又开展商业银行业务。80年代初,先后成立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各自开展专业内业务。随着专业银行向综合化经营方向发展,各银行业务出现了交叉,四大专业银行变成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此同时,从1987年起,一批全国性或区域性新型商业银行开始成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它们有的成为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有的则倒闭(海南发展银行)或合并(中国投资银行被中国光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合并)。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112家、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余家。
从银行机构的绝对数量上看,中国银行业的进入壁垒是很高的。由于国家对城市商业银行在异地开设分支行有严格的控制,因此参与某一地区竞争的国内银行数最多可达20余家,
而实际有竞争力的银行则远少于这一数字。而且从银行数量的增减情况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政策壁垒的痕迹。比如,为配合国家专业银行改造和建立商业银行制度,1987年和1988年成立了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后更名兴业银行)、广东发展银行,1992年成立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适应住房制度改造,1987年成立烟台住房储蓄银行(2003年改制变更为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蚌埠住房储蓄银行(2000年被当地城市信用社合并)。又如,199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相继成立,以及最后成立的两家银行――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与之前的各家银行相比显示出了民营的彩,也体现了新的金融政策导向。
2.新进入银行的渗透率
一个行业中企业绝对数量的增减只能说明新进入企业数量的变化,而不能体现企业进入的质量高低。渗透率反映了新进入企业对市场的冲击强度及所占领的市场份额,用公式表示为: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