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知识⽬标:
⼀、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实词的词义并做归纳,如“朝”、“修”、“旦”、“孰”等。
⼆、掌握⽂中出现的词类活⽤,古今异义词,并能辨析和掌握⽂⾔特殊句式。
三、理解⽂章巧妙设解说理的特点,明⽩虚⼼接受意见的好处。
四、熟读,背诵;培养阅读⽂⾔⽂能⼒。
情感⽬标:
1. 体会古代志⼠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度胸怀;
2.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邹忌讽谏的思路和技巧。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1. ⾃读课⽂,利⽤⼯具书,疏通⽂意;
2. 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
第⼀课时
⼀、导⼊
唐朝名⾂魏征⽈:“以铜为镜,可以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番霸业,⾝边没有⼏位敢进谏的⼤⾂是不成的。战国时期诸侯林⽴,尔虞我诈,⼀批谋⾂策⼠周旋其间,因势据时为国君出奇策异计。齐威王就⾮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位贤⾂──邹忌。今天,
我们就欣赏选⾃《战国策》的历史散⽂《邹忌讽齐王纳谏》。
⼆、解题
1. 思考:⽂题有⼏层意思?讲解“讽谏”。
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章内容的两个⽅⾯: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讽:讽谏,即⽤暗⽰、⽐喻的⽅法委婉地规劝。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惨遭杀⾝之祸。伍⼦胥赐剑⾃刎,⽐⼲剖腹挖⼼,屈⼦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个“讽”字,⼀种聪明巧妙的劝
谏办法。
2. 本⽂涉及的两个⼈物你了解多少?
邹忌,齐国的谋⾂,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为赞赏,封他为齐相。⽽当时的谋⼠淳于髡kūn不服,就⽤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处世、安民、⽤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说,看来这个⼈破格重⽤的⽇⼦不会远了。时过⼀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个能⾔善辩的雄辩家,⽽且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是⼀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国中有⼤鸟,⽌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此鸟不飞则已,⼀飞冲天;不鸣则已,⼀鸣惊⼈。”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治。
三、引导学⽣朗读课⽂
本⽂语⾔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内容的⽬的。
1.初读课⽂:请学⽣⾃由朗读课⽂,提醒学⽣注意读⾳、语⽓、句读。
易读错的字有:昳()丽朝()服⾐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2.再读课⽂:教师从读⾳、语⽓、句读三个⾓度进⾏指导,让学⽣根据课⽂下的注解,理解字义、词义、句意。
明确:第⼀段记叙⼗分⽣动,读时应注意表现⼈物的情态。第⼆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三段记叙纳谏的举措及结果,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刺寡⼈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时时⽽间进”“⽆可进者”“皆朝于齐”等词语。
第⼆课时
⼀、运⽤课件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
1、学⽣⾃译课⽂,把不会译的字词做好记号。
2、⼩组讨论,翻译不会翻译的字词、句⼦。
3、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师⽣⼀起归纳重点字词。
1、词类活⽤
邹忌修⼋尺有余修:形作名⾝⾼
朝服⾐冠朝:名作状在早晨服:名作动穿戴
私我也私:形作动偏爱
王之蔽甚矣蔽:动词作被动⽤法受蒙蔽
闻寡⼈之⽿者闻:动词使动⽤法使......听到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法以为......美
⾂吏民,能⾯刺寡⼈之过者⾯:名作状当⾯
2、古今异议词
古今
明⽇:第⼆天今天的下⼀天
窥:照偷偷地看
寝:躺着睡觉的地⽅
地⽅:⼟地⽅圆地点、处所
左右:国君近旁的近⾂⽅位词
谤讥:指责,劝谏(中性词)诽谤,讥讽(贬义词)
3、通假字: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4、⼀词多义:
朝:朝服⾐冠在早晨孰:我孰与城北徐公谁于是⼊朝见威王朝廷孰视之通“熟”仔细皆朝于齐朝拜朝见
⽅:今齐地⽅千⾥,百⼆⼗城⽅圆、纵横私: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有朋⾃远⽅来,不亦乐乎地⽅念此私⾃愧,尽⽇不能忘私下⽅出神,不觉呀然惊恐正当、正在
于:⾂之客欲有求于⾂对美: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皆以美于俆公⽐皆以美于俆公漂亮
皆朝于齐到
战胜于朝廷在
第62课时
⼀、解题
讽:是讽谏的意思,即⽤暗⽰、⽐喻之类的⽅法,委婉地规劝。纳:接受、采纳
谏:是⾂⼦向国君提建议。全题意思是:邹忌委婉地规劝齐王采纳⾂民的意见。
直谏:直接陈述⾃⼰的意见(包括批评意见)希望君主采纳。
⼆、理清课⽂思路
(⼀)、(1)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邹忌⽐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2)邹忌以⾃⼰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正⾯写邹忌讽齐王纳谏)(三)、(3——4)写齐王虚⼼纳谏及取得的巨⼤效果——进谏的结果(第三段:正⾯写纳谏效果;第四段:侧⾯写纳谏效果)
三、分析课⽂
1、⽂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写了⼀件家庭琐事,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
邹忌向她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2、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的⾝份与⼼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感情⾊彩有明显差异。有何不同?请从原⽂中出,说明其感情⾊彩。
(1)其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先从正⾯肯定了邹忌之美,再与徐公⽐较,热情地赞扬(偏爱)
(2)其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地位低微,拘谨,害怕,表现出⼀种逢迎邹忌欢⼼的畏怯⼼情(畏怯)
(3)客⽈:“徐公不如君之美。”
——逢迎应酬(敷衍逢迎)
三问三答,语境相同,但句式不同,⽂字略有变化,表达了不同⼈物的不同语⽓和不同⼼理—
3、邹忌⾯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
4、揣摩“明⽇,徐公来,孰视之,⾃以为不如;窥镜⽽⾃视,⼜弗如远甚。暮寝⽽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课后练习⼆)
⼈物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1)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
(2)“窥镜⽽⾃视”是为了作⽐较,显⽰出邹忌虽不⾃信但也不轻信。
(3)“暮寝⽽思之”则表明他是⼀个善于思考的⼈。
5、分析邹忌“⼊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朝后,并未单⼑直⼊向齐王进谏,⽽是将⽐美这件⽣活中的⼩事讲给齐王听,谈⾃⼰的体会,然后同国家⼤事进⾏类⽐,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四境之内——类⽐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了结论:“蔽甚”。
6、讽谏结果如何?
最后齐王纳谏。发布政令,⾏“三赏”,朝廷内外出现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
7、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边的⼈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8、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渐进”,再到“⽆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门庭若市”:⼀⽅⾯描写进谏⼈多的场⾯,另⼀⽅⾯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时时⽽渐进”:⼀⽅⾯说明进谏者越来越少,另⼀⽅⾯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根据⼈们的意见,改⾰了弊政。
“虽欲⾔,⽆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和错误,齐国政治清明。
总之: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越来越少。
9、“王⽈:‘善’”。请结合⽂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
⼀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恰如其分地显⽰他的慎重和尊贵。
1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邹忌是怎样⼀个⼈?——精细,聪明
(1)善于思考,实事求是。
(2)深谋远虑,真知灼见。
(3)善于进谏,娴于辞令,深谙君王⼼理。
(4)精明能⼲,治国之才。
11、邹忌讽谏齐王为什么获得成功?从进谏者邹忌及纳谏者齐威王两个⽅⾯去思考。
邹忌(进谏者):邹忌⽤邹忌亲⾝经历的⽣活⼩事讲道理,现⾝说法,明⽩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易于接受。
齐威王(纳谏者):开明,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胸怀宽⼴,知错就改,有富国强兵的愿望。
四、中⼼思想
本⽂通过邹忌⾃⼰家庭亲友的事情和切⾝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说明国君必须⼴开⾔路,采纳各⽅⾯的批评建议,兴利除蔽,才可以兴国。
五、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道理:⼀个⼈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
醒的头脑,防⽌被⼀些表⾯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泛听取⼈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第三课时
⼀、拓展延伸
1、想⼀想魏征和邹忌进谏的特点有何不同,哪⼀个让⼈容易接受?
魏征毫不顾忌皇上的⾯⼦,直接陈述⾃⼰的意见(直谏),使皇上龙颜⼤怒。
邹忌进谏时⽐较委婉动听(讽谏),使齐王很容易就接受。
2、通过邹忌⽐美,设喻讽谏,使齐国⾛向强盛的故事,我们能够从中吸取哪些教益呢?(试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普通⼈这三个⾓度分析)
(1)被领导者: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式⽅法,选择恰当的语⾔、语⽓,抓住恰当的时机,便于别⼈采纳,提⾼建议效果。
(2)普通⼈:⼀个⼈,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领导者:谏难,纳谏尤难。要得到成果,需要双⽅合⼒,有敢直谏或讽谏的良⾂,还要有能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譬喻再妙,辞令再巧,没有齐威王善听的⽿朵,也是⽩费唇⾆。枉费⼼机。
3、从这篇课⽂中,你收到哪些启⽰?
(1)齐王纳谏除弊:⼴开⾔路才能富国安民。
(2)邹忌⾃知不如:⼈贵有⾃知之明。
(3)妻妾皆美邹忌:对讨好恭维话要警惕。
(4)邹忌规劝齐王:谈话要讲究⽅法技巧。
4、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式对我们今天的⼈际交往有什么启⽰?
他的劝说⽅式,即委婉劝说,他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道理,从⽽乐于接受。今天的⼈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5、读本⽂后,你对“忠⾔逆⽿”这个成语⼜有怎样的理解?
忠⾔不必逆⽿。忠⾔只要讲究⽅式⽅法,诚恳劝告,更易使⼈接受,劝说效果会更好。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6
(1)唐朝的魏征敢于直谏,他多次上书劝谏唐太宗,特别是贞观⼗⼀年,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谏太宗⼗思疏》。
(2)《左传》所载,鲁庄公听从曹刿的正确意见,取得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胜利。
(1)商朝的⼤⾂⽐⼲,他⼒谏商纣王不要虐待⼈民,被纣王剖⼼⽽死。
(2)西周厉王,暴虐⽆道,激起⼈民的不满,⼤⾂召公劝谏他说,为政必须注意⽼百姓的意见“防民之⼝,甚于防川”。周厉王不听劝告,终于激起民愤,被⼈民流放到边远地区。
7、举⼏个讽谏的例⼦:
(1)刘向《说苑.正谏》有关螳螂捕蝉的故事。
(2)《战国策》中南辕北辙的故事。
(3)《吕⽒春秋》中刻⾈求剑的故事。
(4)《晏⼦春秋》晏⼦谏杀烛邹的故事。
⼆、写作特⾊
1、采⽤“三叠法”结构式,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
三问:妻、妾、客三答
三⽐:妻私我——官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之后、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以现⾝说法
齐威王⼴泛征求意见
各国“皆朝于齐”
2、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构完整。
3、⼈物形象刻画⽣动。
4、叙事简洁,裁剪巧妙。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