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江上渔者》)
【乙】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
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丙】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令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襄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③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⑤ , 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注】①景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②陛:殿堂的台阶。③涂:同“途”,路上。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⑤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选文【乙】出自西汉________编订的史书《________》。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闻寡人之耳者 孔子闻之日
B.时时而间进 立有间
C.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 , 在昼犹昏
D.但爱鲈鱼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窥镜而自视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B.欲有求于我也 令所睹于涂者
C.上书谏寡人者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D.吾妻之美我者 婴闻古之贤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5)从【甲】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乙】、【丙】两选文中邹忌和晏子劝谏的目的分别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
(6)简要比较邹忌和晏子两人的谈话技巧有什么不同。
2.阅读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释】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亲附。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________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________
③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________
④不私于物 私:________
⑤今则不然 然: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3)【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阅读
【甲】《曹刿论战》(略)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战于泓②之阳,楚人济③泓而来。有司④曰:“请迨⑤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③济:过河。④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⑤迨:趁着。⑥陈:同“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伍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战胜________
②忠之属也________
③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________
④然后襄公鼓之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5)阅读【甲】【乙】两文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既克,公问其故________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____
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曹刿在作战中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请结合相关文段,分别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两次战机。
5.文言文阅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选出下列各组画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B.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②黑质而白章
C.①流辈甚称其贤; ②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D.①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翻译句子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但有冻馁之患。
B.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C.“处服饰华丽的同学之间,虽然羡慕,却坚守心中之乐,足见“我”求学之“精”。
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4)选文采取对比的句式阐明道理。如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同我的________ 作对比,将今日大学生优越的条件同我的________ 对比,说明________ 的道理。
6.文言文阅读
出师表(节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讳、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_______
②斟酌损益________
③咨诹善道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徒以有先生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