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教育之(3)陈省身2
世界数学大师 陈省身
——数学当歌,人生几何。
名言警句:
    他认为:“一个人一生中的时间是个常数,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易,多一些宁静,比什么都要紧”。
功绩描述:
陈省身,他与高斯、黎曼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微分几何学家,炎黄子孙中唯一的世界最高数学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获得者。他的最大贡献如其所说:“我一生最得意的工作大约是高斯——博内公式的证明。”
世人评说:
著名物理科学家杨振宁写了这样一首诗:天衣岂无缝,匠心剪接成,浑然归一体,广燧妙绝伦:造化爱几何,四力纤维能,千古寸心事,欧高黎嘉陈。最后一句:欧高黎嘉陈诺贝尔为什么没有数学奖五字,
指的是人类历史上五个伟大的几何学家: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嘉当和陈省身。   
      “他是在20世纪世界科学史上点燃华人之光的先驱,或许就是第一人。”作为现代数学史研究专家的张奠宙,如是评价陈省身。
生平扫描
陈省身,男,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美籍华人,2004123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他毕业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汉堡大学,获博士学位,是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创始人,是20世纪世界级的几何学家。他在少年时代即显露数学才华,
在其数学生涯中,五经抉择,努力攀登,终成辉煌。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被杨振宁誉为继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曾先后主持、创办了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世界知名的数学家。晚年情系故园,每年回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主持工作,培育新人,只为实现心中的一个梦想:使中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大国。
生平记事
1926 从四年制的扶轮中学毕业,15岁考入南开大学本科研修数学(南开理学院),在这里开始了他的数学历程。
1930 从南开大学毕业,到清华大学任助教并就读清华大学研究生,随孙光远先生研究射影微分几何。
1932 在《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上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具有一一对应的平面曲线对》。
193510 完成博士论文《关于网的计算》和《2n维空间中n维流形三重网的不变理论》
。在汉堡大学数学讨论会论文集上发表。
19437 在美国普林斯顿全身心投入大范围微分几何研究。发表了几篇匠心独运的微分几何论文。
1948 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陈省身任代理所长,主持数学所一切工作。入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49 陈省身到达芝加哥,担任芝加哥大学的几何学正教授。十年中,复兴了美国的微分几何,形成了美国的微分几何学派。
1961 被美国科学院推举为院士,这是美国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职位,并入美国国籍。
1972 继杨振宁1971年回国访问之后于729 月首次偕夫人回国,与当时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等会见。
19845 获得世界数学最高奖项--沃尔夫奖。
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聘请陈省身担任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该所19851
017日正式成立。)
1995 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123191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

纸鸢啊纸鸢!
我羡你高举空中。
可是你为什么东吹西荡的不自在?
莫非是上受微风的吹动,
下受麻线的牵扯,
所以不能平青云而直上,
向平阳而直下。
但是可怜的你!
为什么这样的不自由呢?
原来你没有自动的能力?
  才落得这样的苦恼。
_______陈省生之诗[纸鸢]
那熟悉亲切的肖像,眼角深深的鱼纹,仿佛记刻着中华数学复兴的世纪沧桑;脸上绽开的笑容,似乎预告着数学强国之梦的实现。
一、人生选择只有一个方向
    陈省身出生于191110月,他的家乡在浙江嘉兴的秀水河畔。父亲给他取名陈省身,意思出自吾日三省吾身的典故。陈省身年幼时只上过一天小学,因为看见老师打学生的手心,第二天便死活不肯去学校,从此就在家中自学。1920年年初,父亲奉命到天津法院工作,陈省身随之北上,就读于天津扶轮中学。在《扶轮》校刊上,少年陈省身发表了一首述怀诗,题为《纸鸢》。纸鸢是江南一带对风筝的称呼,陈省身以此表现了他崇尚独立思考,不愿受人摆布的志向。陈省身15岁那年,考进了南开大学理学院本科。
    在南开,陈省身先生做出主修数学的第一次选择。看来每考数学“必是王牌”的他,是为数学而准备的。
    陈省身19岁时考入清华大学读硕士。在清华时的陈省身,对微分几何充满了向往,但未曾入门。陈省身说:“那时候的心情,是远望着一座美丽的高山,还不知如何可以攀登。”
    陈省身听了德国汉堡大学数学家W.布拉施克的“微分几何的拓朴问题”,决定去汉堡读书。当时美国退还了庾子赔款的余额,用此款资助的学子是要到美国读书的,而且当时的许多留学生一般也都愿意去美国,但陈省身认为,读数学必须去德国。这是他又一次主动的选择。在他的坚持和前辈的帮助下,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汉堡道路的选择使他有幸接触了布拉施克、E.凯勒、E.嘉当等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的思想和学术。
    在汉堡大学开设嘉当-凯勒定理讨论班时,一开始几乎所有的人都来了,但因为艰涩难懂,最后只剩下陈省身一个人,就在那时他懂得了嘉当的魅力。
    1936年,陈省身的公费期满,接到清华的聘约,但他决定去巴黎跟嘉当先生工作一年。“
这对于我在数学上的研究发展来说确是决定性的一年。”
二、关键的选择,决定性的一年
    1937年陈省身回到国内,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战争几乎会影响和改变每个人的命运,但是战争却没有影响陈省身的数学方向。
    陈省身随西南联大南迁。“设备图书什么都没有,条件差,也没房子,记得我和华罗庚、王信忠先生挤在一个房间,因为地方小,连箱子里的一点书都不愿意打开。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也能做出成绩来。”
    陈省身在昆明的煤油灯下写出的两篇文章,发表在普林斯顿大学与高级研究所合办的刊物《数学纪事》上,数学家H.外尔和A.韦伊认为陈省身的研究工作达到了“优异数学水准”。遂极力促成陈省身来普林斯顿。他们认为陈省身是“迄今所注意到的最有前途的中国数学家”。
    虽然美国卷入战争,但普林斯顿却因战争得福,爱因斯坦、冯.诺依曼、E.诺特等因犹太人或与犹太人有关的受迫害科学家的加盟,使普林斯顿取代欧洲而成为世界数学中心。
    陈省身决定从昆明前往美国的普林斯顿。那时的整个世界都陷入大战中,去美国的途径是从昆明飞印度,然后再坐船经过大西洋到达,但是“想到德国潜水艇的活跃,这条路自然有相当危险,但我决心赴美,不顾一切困难”。这一次的离别,陈省身甚至无法先回上海和妻子幼儿告别。陈省身选择了乘坐美国飞虎队的军用飞机走西线前往美国。就算是乘坐军用飞机也是非常艰难的旅行。军用飞机每到一个空军基地,乘坐者就要在基地的房子住下,然后拿一个条子看布告,有自己的名字,就继续往前飞一段。这样,经印度、中非、南大西洋、巴西到达美国。前后用了一个星期,陈省身终于到达美国。
    1943年,无疑是陈省身一鸣惊人的一年。这一年,32岁的陈省身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完成了关于高斯-博内公式的简单内蕴证明,这篇论文被誉为数学史上划时代的论文,这是陈省身一生中最重要的数学工作,因此,他后来被国际数学界尊称为“微分几何之父”。1943年陈省身完成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闭曲面流形高斯——博内公式的一个简单的内蕴证明》,发表在《数学纪事》第45卷第9期(1944),这标志着大范围微分几何时代已经来临。19459月,陈省身应美国数学会之邀,在夏季大会上作演讲,题目是《大范围微分几何的若干新观点》。全文发表于1946年《美国教学会公报》第52卷。
三、一代风流人物,中华数学奇才
“陈省身和华罗庚是当代中国数学界的两颗最耀眼的明星”。从上世纪的第一批留学生跨出国门向西方学习现代数学,到30年代出现以陈省身、华罗庚为代表的一代“国产”数学人才,前后不过三十余年,这反映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者们高度的民族自强精神和卓越的科学创造能力。这一点,在1930年代后期到1940年代中的时期里有更强烈的体现。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国是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当时一些主要大学都迁移到了内地,在极端动荡、艰苦的条件下,师生们都表现出抵御外侮、发展民族科学的高昂热情,他们在空袭炮弹的威胁下,照常上课和举办各种讨论班,同时孕育着陈省身在微分几何、华罗庚在堆垒数论、许宝騄在数理统计方面的先进成果,可以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数学发展中的奇迹,用陈省身自己的话说:“我想说明,外国人能够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够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1930年,中国高等数学教育可以说已初具规模,并开始了培养更高级人才的计划和举措。1930年,中国大学的第一个研究生院在清华诞生,陈省身就是第一位被录取并攻读获取了数学硕士学位的学生.在陈省身考取清华研究生的同一年,华罗庚也被调到清华,与陈不同的是,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高等教育,只有一张初中文凭,但在当时特有的环境下,很快也登上了现代数学的殿堂。陈省身与华罗庚,尽管个人背景有别,道路不同,华
罗庚比陈省身只大一岁,然而两人都是数学天才,你追我赶,彼此激励。两位数学巨子的起飞地都是清华园。二人后来都从清华走向国际舞台,进一步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学大师。
三十年在历史上不过是短短一瞬,但这三十余年,却是中国现代数学史上令人怀念、充满传奇的时代,是中国现代数学开拓、奠基的时代,陈省身和华罗庚,是这个时代产生的两位巨人,他们的传记,应该是折射中国现代数学创业历程的生动画卷。王元先生撰写的华罗庚传,已在国内外流传多年,陈省身先生的传记,则是人们期盼已久的事情,南开大学出版的《陈省身传》,可以说是完成了一项历史任务。
四、中国心,中国情,是陈省身先生人格感人至深的一个方面。
陈先生说:“我最后的事业也在中国”。
从“”后期他首先从国外回到阔别的祖国访问讲学,到2000年正式到国内定居;从1980年建议、组织“双微”国际会议,到发起推动、鼎力支持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后对南开数学研究所的创建、陈省身数学奖的设立、天元数学基金的筹划,……这一切,无不倾注着陈先生的拳拳中国心、依依中国节、浓浓祖国情。是他提议在中国召开国际数学
家大会,加强中国数学家与发达国家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他提出“陈省身猜想”,希望早日把中国建成“21世纪数学大国”。
在准备申办ICM2002期间,陈省身先生在申办ICM的关键时刻写的一封支持信,与丘成桐先生几乎同时(1996.8.22)写的支持信一起,对国际数学界认同和接受中国数学会的申请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