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清华北大到有拿到哈佛的全额奖金,攻读博士学位
这是我暑假时从一本书中抄录的,删掉了访谈者的问话,仅留下相对重要的部分,独白式。选取的三人两个是北大物理系的,一个清华电子系的(一般全国最聪明的几个人都集中在这些系)。并非考上哈佛的就都很了不起,但是这三位确实是真正的天才(我从那一年所有考上哈佛的的人中选取的Top Talented Person)。我内心非常震撼。以至于发表个人言论都显得无聊。个中滋味自己体会吧。只有奋斗二字最真实,其他都是浮云——我吴阳恒永不沉沦。
一:
(汤一乔,重庆人,1984,高中时物理、数学、生物联赛省赛区一等奖,2003保送北大物理系,2007,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全额奖学金。本科期间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过六篇论文,全被SCI收录)
其实,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决定是突然间想到并且去做的,我认识一个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过博士的北大学长,聊天时他跟我说,“你在做一些很重大的决定的时候是一种很随意的表现。”往往是有很多发展方向你都觉得很重要,你很难决定哪个更重要,而且当时你的认识是有限的,那么就不要想那么多,而是选一个把它做好就可以了。那位学长当时也想出国,但
嫌考GRE麻烦,于是决定保研,后来决定出国读博士后,在伊利诺伊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之间选择,考虑了很久决定不下来,他睡了两天,起来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加州理工,于是决定去加州理工。两年后去斯坦福读了一年博士后,之后考虑是否回国,北大工学院院长邀请他回北大,但他在斯坦福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他想了想就回国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随心地去做你喜欢的事情是会把它做好的。”
我听过巴特的一些音乐,虽然音乐是艺术,但是也非常理性,让人认识到在人世间该怎样生活,还有宗教信仰,也是很有规律的东西。
我认识一些非常让我崇敬的老师,他们很正统地像我传教,有一个老师跟我说:“恭喜你拿到哈佛的OFFER,但是,你是否知道---哈佛最先是为了培养牧师而创办的。”另一个老师,也是哈佛毕业的,他送我两本书,其中一本是《法拉第的故事》,法拉第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宗教会让一个人变得谦和,安稳。
我看过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传记,有些人真的很伟大,能跟做一些影响人类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
大一时看过很多文学类书,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一门计算机课期中考试还挂了,只考了四十五分,期末考试勉强及格,大一下学期又有一门计算机课考得不好,只有六七十分。当时很郁闷,但也没办法了。
刚上大三时设计了一个实验,考完托福和GRE后,去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交流四个月。后来去到台大。几经周折,到一个博士生跟我一起做。我只是本科生,很多技术细节不懂。他们说i,“有些工艺太复杂了,你可能做不出来。”我想不会吧,没有放弃。在那个领域做得最好的是一个德国人,他是德国西南部一所大学的教授,我冒昧给她发了一封邮件,想请教一些问题…..我的英文信写得很长,特别详细,发过去一星期后,他给我回了一封长信,比我写的信还长,特别详细。后来我跟他一直有联系,他说将来他到美国开学术会议时会去哈佛看我。
直到离开台湾回北京,也没有把那个实验做出来。回到北京后,台大的那个学长告诉我,他继续做那个实验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有一个周期性的变化,我们是测电流,用光打一个样品,后来我跟那个德国教授讨论,他说他已经有了这个理论,但是一直没有观察到这个现象。我把这个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写成一篇论文,最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从台湾回来以后,去内蒙古参加一个研讨班,跟几位外国教授探讨了一些问题,完了又写了一篇论文。
诺贝尔为什么没有数学奖在中科院半导体物理研究所,通过我导师认识了一个朋友,我在那里搭了一台仪器做实验,完了又写了一篇论文。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太初级了,希望做一些更有挑战的事情,后来就多听讲座,多跟教授交流。有一次跟加州理工学院的一个博士后聊天到凌晨四五点,蛮有收获的。视野打开了,思考的东西也多了。
推荐信一般是三封,我的是七封,两封是哈佛毕业的老师写的,一封是斯坦福校友写的,一封是加州大学校友写的。
MIT和加州理工,他们就是录取我们系里的国际奥赛金牌获得者,我们系这一届,进校时有三个国际物理奥赛金牌获得者,今年毕业他们一个去MIT,一个去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去宾夕法尼亚大学。
我觉得年轻人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敢想敢拼。一定要敢想,一定要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你要敢去想别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就是要有梦想,要敢走跟别人不一样的路。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我一直都是保送,这跟很多人是不一样的。小学升初中时,全市三千人参加考试,只招80人,我语文成绩第二名,数学倒数第二,最后被招进去了;从初中保送高中,是因为参加数学竞赛得了一等奖;上了高中后,我参加了物理、数学、生物竞赛都拿到一等奖,最后以这个成绩保送北大。记得准备生物竞赛是从寒假开始的,在这之前我参加生物考试,考了年级倒数第二,满分60分,只考了30分。当时我想搞竞赛,别人都不理解,我调侃说:“玩一玩,反正闲着没事干。”我准备了四个月,最后我考的成绩是全市第四名。
我的体会是,你要敢去想,当时我准备一个实验时,很多人劝我说这个实验你是做不出来的,因为连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有。但我认为努力十次可能会成功一次,那么努力一百次就可能成功十次。你要敢去尝试,也许开始是失败的,但是总会有成功的时候,做事情你必须坚持这样一种信念。
我在台湾清华大学时,有一个学长非常厉害,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花一年时间就做一件事情,就是搭一台实验仪器做实验,那台仪器原来有一个耶鲁的老师搭了两年都没弄好,
而他用了一年就完成了。搭仪器的过程非常艰辛,要学很多东西,比如做一些电路板,你要去请教专业做电路的人,做控制,就要请教编程的人…….最后总是漏电,他请教各种各样专业人士都没到原因,结果他发现是因为自己用了过期的胶水。这是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的。后来他把这个实验做成了。当时耶鲁的教授直接要他去耶鲁读博士,可他放弃了,他说自己要参加工作,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想赶紧工作挣钱。后来他跟我说,他有一种信仰,他觉得上帝会给每个人机会,他只要不断尝试,上帝一定会给予成功的机会。
我有一个毕业于哈佛的老师一再跟我强调,“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在别人看来也许非常了不起,有深刻的思想,对自然的认识非常透彻,但是他在真正的自然面前只是一个小孩而已。”
我看过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传记,不管他们取得多大的成就,他们都说自己做的太少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幸运获得了诺贝尔奖。。。。
如果非要定一个目标的话,我希望自己将来的科研水平是诺贝尔奖级别的。
(汤一乔,重庆人,1984,高中时物理、数学、生物联赛省赛区一等奖,2003保送北大物
理系,2007,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全额奖学金。本科期间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过六篇论文,全被SCI收录)
 
二:
(张亦楠,北京,1985,2003清华电子系,光电子专业,2007哈佛大学应用科学与工程系,全额奖学金,本科成绩本专业全系第一。)
我的高中是在人大附中念的,我所在的数学实验班非常非常好,我在那个班呆了六年,到现在我都觉得在那个班的经历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班里很多人都比我聪明,我现在都至少能说出五六个比我聪明的人学生,还有一些人是和我差不多的。我已经习惯了一个体里应该有10%的人是比我聪明的,这样自己才能更好地成长。要是你身边的人都比你笨,你还学什么呢?这就跟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是一样的。但是在清华,我发现环境的压迫感反而小了,我发现比我聪明的人并不是太多。我不敢说自己是最聪明的,但至少是最聪明的学生之一。读了一年之后,我觉得清华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聪明人没有那么多。我觉得根本问题在于中国的高考制度并不能真正反映人的聪明程度。…….
大一大二我就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聪明的人想要获得一个高分绩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好好上自习,好好做练习,好好准备考试,考个好成绩真的很容易。我大二的学分绩非常非常高,简直高的吓人,所以包括第三年我都拿了很高的奖学金。…..
大二我拿了很高的学分绩之后,回想前两年的生活,虽然别人觉得我很牛,但我觉得真的很恶心。。。。。
我们模电老师跟我们讲过:“既然你学完就忘,那你为什么还要学呢,这就如同去森林打猎,你不是为了猎物,而是为了把法练好,这样下次就能打到更好的猎物。”但我觉得这还不够,对于真正的精英,重要的是,学完课你应该变得更聪明,而且你对这门课真正有了理解,而大学前两年我恰恰忽略了这些东西,所以我有点怀才不遇的感觉,就想换个环境,就想出国留学。清华的考试真的不难,因为他出题不敢太难,出题太难的话,有的学生考不及格会自杀的。在清华你想考不及格真的很难,你想考80分,我觉得稍微努力一点点就可以了,你想考90分,当然要聪明一点和努力一点,但也是不会很难的。关键是你以什么养的心态去面对。如果你想考95分,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所有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遍,考试前再看一遍,然后再把以前的考题看一遍,书上的内容看一遍,内容都有印象,然后参加考试,肯定能考95分。
其实,你可以换另外一种方法,想想那些物理概念,用形象的东西思考一下,培养一下你的物理直觉,这比那些该死的物理公式重要得多,这才是你以后研究真正要用的东西。除非你能理解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否则你记住那些公式以后也没用。。。。。
TOEFL我一分钟都没准备,GRE虽然上了培训班,但没什么用处,GRE的单词你会就会,不会就不会。。。。。
如果你是清华第一,人家知道你聪明,肯定会要你,但如果你是清华200名,即使你GRE考满分,人家凭什么要你呢?如果要你,还不如要一个美国人,他的英语肯定比你好。所欲出国的程序很简单,没有什么技巧,就是靠实力。
从高三毕业出来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生龙活虎的一人,但是现在同学聚会,和北大物理系的同学聊天,我会明显地感到自己缺乏活力。这时候会很自卑,尽管我在清华的学分绩很高,但是这有什么用呢? 每次参加高中同学聚会,都会比较一下我跟同班同学的交流是怎样的,比如我跟北大物理系的三个同学交流,如果发现自己变笨了,我就会明显有自卑心理。
。。。。我历来有优秀品德,从来没一次套过两个教授。。。。
把我拒掉的学校是MIT,加州理工和伯克利,理由很简单:因为我还不够优秀。我觉得心态要健康,又不是只有中国学生去申请这些学校,还有其他国家的学生,比如俄罗斯、以列、伊朗、印度,以及美国本土、德国等。人家并不比你笨。凭什么你是“清华第一”人家就一定得要你?没准俄罗斯去的那个学生也是学校第一呢,人家就录取了那个学生。
。。。。我上大一的时候就断绝了继续在清华读两年研究生的念头,我上大学的前两年一直在困惑、迷茫,后两年则为前两年的困惑迷茫而后悔。
我有为科学做一点贡献的梦想,但是痛苦的是,中学六年读下来,我可以说我真的足够有天赋,但是这种东西却在变化着,并不是说我现在就是天才。大学四年读下来,经历过这种桎梏式的学习之后,我真的没有自信说我真的很有天赋了。我真的要到哈佛那边看一看我跟俄罗斯人、以列人、美国人等外国人当中那些最聪明的人差距有多少。没准有一点点可能我比他们聪明,但是我又觉得不太可能。。。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