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若谷历史名人
有关若谷历史名人
【侯恂】(1589~1659)明户部尚书.字大真,号若谷.商丘市睢阳区人.明万历丙辰年(1616)进士,授山西道御史.东林党人.天启年间因与阉党魏忠贤斗争,父子三人曾遭罢官.崇祯元年(1628)再次启用任河南省御史.次年任太仆少卿.崇祯三年(1630)任兵部右侍郎督治昌平.崇祯六年(1633)任户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开封后,以按兵不救之罪遭陷害入狱.166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谢绝任官,归家隐居.任上为官清廉,不附会权奸,屡遭陷害,两次入狱,仕途坎坷.
【王廷赞】 字子襄,号若谷,道号排云,济宁市泗水县城关榆树园街人。王自幼好学,酷爱诗赋。1892年(光绪十八年)壬辰科进士,遂放知县。历任四川平武、长宁、南部等县知县,升任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知府。著成《泗志钩沉》一书。后于1912年写成《泗水源流考》,获山东历史博物展览会特等奖。
有关若谷名人名言
人们是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虚怀若谷地拥抱世界,谁更深切地热爱世界,
谁说是最优秀的;谁是最自由的,谁也就是最优秀的,在他们身上,才会有最大的美。——高尔基《母亲》
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
我们有望得到的惟一的智慧,是谦卑的智慧:虚怀若谷——T.S.艾略特
人必须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容纳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同时必须要有择善固执的态度,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抗拒财的诱惑。
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
心虚则随处能得益。——·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备忘二》
山东名人“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信若山、怀若谷、气若桂、品若兰
度已昨日,怀璞心自知。有知音往,底芬芳时。
水盈则溢月满亏,木秀林表风自摧。盛名之下虚若谷,激流勇退载誉归。
心怀天下才是真君子,虚怀若谷为大境界
虚怀若谷心似宝,勺许高才尧更刚
有智者虚怀若谷,有力者耻于伤人
贤者虚怀若谷 仁人习静如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虚怀若谷,方能容纳百川
济南李苦禅纪念馆楹联:“未曾出土便有节;乃至凌云尚虚心。”赞颂的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治学态度。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
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老子》
有关若谷的成语、典故
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 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 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 ·陈确《复吴裒仲书》:读教益,知~,求益无方,弥深感叹。
  反义词----- 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咄咄逼人、傲岸不
  近义词----- 平易近人、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大智若愚、和蔼可亲
    《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 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因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所谓大盈若缺,大智若愚。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见,最白的东西反而有污点。整天穿金带银的人恐怕不一定真有钱;柔弱的人不一定胆小;糊涂的人不一定真傻。圣人的胸怀空虚得好象天地间的风箱,又好似山间的低谷,无边无际。所以他对自己从没有过自满。因为低谷容易充满,而高岭容易失去。只有汇小溪、纳百川才能成为江海湖泊。这才是《道德经》中虚怀若谷的真缔!
襟怀若谷形容胸襟广阔,很有气度和风度,很能包容,宰相肚里能撑船。
幽兰若谷像长在深谷的兰花一样,形容人高洁的品质,恬淡超脱,遗世而独立。
上德若谷:最高尚的道德犹如川谷,上仗大山之气象,下涌潺潺之流水,兼具刚与柔、重与轻之两脉。故而有川谷,才有山水,才有天下,才有情操与襟怀。
虚其若谷,淡兮其若甫:这是引伸自道德经的一句话,意思是虚怀如同山谷一样,淡淡的,好像万物生成以前,可以为天下一切事物之源,大的包含一切,却没有形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