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张自忠简介
张自忠1891.8.11~1940. 5.16,抗日殉国将领。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4年投北
洋陆军第20师当兵。1916年入冯玉祥部,从排长递升至旅长
。在1939年随枣会战及冬季攻势中指挥右集团军,曾先后两次亲率精锐部队,东
渡襄河汉水截击日军,各歼敌一部。1940年5月枣宜会战时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又第三次率部由湖北宜城渡襄河截击南撤日军,奋战九昼夜,陷入日军重兵包围,负伤多
处仍坚持指挥作战,于16日在宜城南瓜店壮烈牺牲。国民政府在1942年12月31日,明
令入祀全国忠烈祠,1944年8月,将宜城县改名自忠县,以资纪念。1946年,获颁荣字
第一号荣哀状。
人物经历:
山东名人张自忠1891-1940
汉族,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抗日将领。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
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
兵团司令等职。1937年,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锋直指徐州,志在夺取这一战略要地。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伤亡惨重,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
的速度及时赶至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
恩怨,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
起进攻。张自忠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茶叶山
下崖头,刘家湖阵地失而复得达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
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
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及结30万大军发动枣
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可不必亲自率部出击作战,但他不顾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 5月6日晚致书副总司令兼七十七军军长冯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
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三十八师,一七九师取得联络,即率两
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一七九师,三十八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
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
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他自己亲自
率领两千多人渡河作战。
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
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
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
忠率两千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
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
人冲杀十多次。日军伤亡惨重。
5月15日,日军一万多人分南北两路向张自忠率领的部队实行夹击。激战到16日拂晓,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
起猛攻。一昼夜发动九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
五月十六日一天之内,张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战,午时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
作战。到下午二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
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八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时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
不能辜负我的志向。”稍后,张自忠腰部又被机子弹击中,他卧倒在地,浴血奋战,最
后壮烈牺牲。
张自忠战死后,日本人发现张遗体,审认无讹,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竖木牌。并全军向他行礼,甚至在他的遗体运回后方之时,日军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军的空袭一日,避免伤到张自忠的忠骸。可见,张自忠在对日抗战所展现军人武德,连当时崇尚军国
主义的日军都为之感动。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一百多名
优秀将士,抢回张的尸骨,连夜运往重庆。当灵柩经过宜昌时,全市下半旗,民众前往吊
祭者超过十万人。灵柩运抵重庆时,蒋介石特亲临迎灵致祭,抚棺痛哭,并手书“英烈千秋”挽匾以资表扬。张自忠殉国时,年仅五十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
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后建有张自忠陵园和张自忠生平事迹陈列馆。
岳飞名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张自忠抗日体现的正是这
种“武官不惜死”的精神。他生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到了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样死得好......良心很平安。”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人物绰号
1923年秋天,时任陆军检阅使兼第11师师长的冯玉祥,率军驻扎在北京南苑。张自
忠当时在学兵营当营长。部队开始冬季大练兵,适逢连日大雪,天寒地冻,许多官兵产生
畏难情绪。有一天,张自忠将全营官兵集合起来,大声问:“下雪天敌人发起攻击怎么办?”官兵们回答:“坚决抵抗!”张自忠接着道:“现在下了一场雪,你们就不想操练了,还谈什么打仗?我们当军人的第一条就是不能怕苦。现在,请大家都把棉衣脱了,跟我一
起跑步!”说完,他竟自脱了棉衣。全营官兵都愣住了,然后也纷纷脱下棉衣,跟在张自
忠身后在雪地上跑步。从此,“张扒皮”的绰号就不胫而走,在西北军中传开了。
坚决抗战
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
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
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5月6日晚致书副总司令兼77军军长冯治安一函:“仰之吾弟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争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
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若与179师、38师取不上联络,即带马师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
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他自己亲自率领2000多人渡河作战。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
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
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
的敌人冲杀10多次。
举国送英灵
张自忠殉国当日1940年5月16日,由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端着轻机于
16日夜间突袭南瓜店,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日军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张自忠遗体。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伤口,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
一处,弹伤五处。随后,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十万军民
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众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1940年5月28日晨,当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蒋介石、冯玉祥等政府军政要员
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蒋介石在船上“抚棺大恸”,令在场者无不
动容。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再拾级而上,护送灵柩穿越重庆全城。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28日下午,蒋介石与军政要员和各界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
张自忠殉国时,年仅49岁,他的夫人李敏慧女士闻耗悲痛绝食七日而死,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