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和原理-课堂例题(附答案)
(1a)题1:简单说明.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特点.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
数据以2进制表示。
题2:什么是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一般表述为“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
题3:给出IEEE、ACM的中英文名称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美国计算机学会)
(1b) 题1:将计算机系统中某一功能的处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0倍,但该功能的处理时间仅占整个系统运行时间的40%,则采用此提高性能的方法后,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多少?
解 由题可知,可改进比例 = 40% = 0.4,     
                部件加速比 = 20
          根据Amdahl定律可知:
        采用此提高性能的方法后,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到原来的1.613倍。
题2:某计算机系统采用浮点运算部件后,使浮点运算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0倍,而系统运行某一程序的整体性能提高到原来的5倍,试计算该程序中浮点操作所占的比例。
解:由题可知,部件加速比 = 20,系统加速比 = 5
      根据Amdahl定律可知
      由此可得:可改进比例 = 84.2% 
      即程序中浮点操作所占的比例为84.2%。
(2a) 题1: (1)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4个字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33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2)如果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64位数据,总线时钟频率升为66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
解:(1) 设总线带宽用Dr表示,总线时钟周期用T=1/f表示,一个总线周期传送的数据量用D表示。
根据定义可得
Dr = D/T = D×1/T = D×f =4B×33×1000000/s=132MB/s
(2) 64位=8B,
Dr= D×f =8B×66×1000000/s=528MB/s
简答题2:高速串行传输为什么替代了并行传输
并行传输在高频时代出现了两个问题:
1:同步
2:信号之间的电磁干扰
(另外还有制造成本问题)
(4a)题1:根据给出的图,能指出记录方式(04a)
题2:7200转/分的硬盘,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
解答:7200 RPM=120Rev/sec
            1 revolution=1/120 sec=8.33milliseconds
            1 / 2 rotation = 4.16 ms
题3:简单描述CAV和CLV
磁盘片转动的角速度是恒定的,用恒定角速度(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CAV)表示。
光盘的光学读出头相对于盘片运动的线速度是恒定的,用恒定线速度(constant linear velocityCLV)表示。
(5a) 题1:例6.1 假设一台计算机的I/O处理时间占响应时间的10%,当I/O性能保持不变,而对CPU的性能分别提高10倍和100倍时,该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性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解 假设改进前程序的执行时间为1个单位时间。
        如果CPU的性能提高10倍,程序的执行时间(包含I/O处理时间)减少为:
                  (1-10%) / 10 + 10% = 0.19
        即整机性能只能提高到原来的约5倍,约50%的CPU性能被浪费在I/O处理上。
如果CPU的性能提高100倍,程序的执行时间减少为:
            (1 - 10%) / 100 + 10% = 0.109
      这表示整机性能只能提高约10倍,约90%的性能被浪费在没有改进的I/O处理上。
(5a1) 题2:给出中断实现的整个过程
1.中断请求:向中断源发出请求
2.中断判优:若同时有多个中断源申请中断,则对其排队判优。
3.中断响应:在允许中断的情况下,CPU执行完一条指令后开始响应中断,进入中断响应周期,包括关中断、保存现场,进入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4.中断服务: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5.中断返回:恢复现场,返回主程序断点。
题3:简单表达DMA 接口功能
(1) CPU申请DMA传送
(2) 处理总线控制权的转交
(3) 管理系统总线、控制数据传送
(4) 确定数据传送的首地址和长度;修正传送过程中的数据地址和长度
(5) DMA 传送完毕时,给出操作完成信号
(5a) 综合题2:假定硬盘传输数据以32位的字为单位,传输速度为1MB/SCPU的时钟频率为50MHZ.
(1) 采用程序查询的输入输出方式,一个查询操作需要100个时钟周期,求CPUI/O查询所花费的时间比率,假定进行足够的查询以避免数据丢失。
(2) 采用中断方法进行控制,每次传输的开销(包括中断处理)100个时钟周期,求CPU为传输硬盘数据花费的时间比重。
(3) 采用DMA控制器进行输入输出操作,假定DMA的启动操作需要1000个时钟周期,DMA完成时处理中断需要500个时钟周期,如果平均传输的数据长度为4KB,问在硬盘工作时处理器将用多少时间比率进行输入输出操作,忽略DMA申请使用总线的影响。
(6a) 题1:以IEEE32位浮点格式表示如下的数:
(a)-5
(b)-6
(c)-1.5
(d)384
(e)1/16
(f)-1/32
题2:下面IEEE32位浮点数,相等的十进制数是什么?
(a)1  10000011  1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b)0  01111110  1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c)0  10000000  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7a) 题1: 设X= - 0.1101,Y = +0.1011,按照Booth算法求[X·Y](需掌握标准的紧凑两种方法)
解:
[X]补=11.0011
[-X]补=00.1101
[Y]补=0.1011
(8b) 题1:一个计算机系统采用32位单字长指令,地址码为12位。如果定义了250种二地址指令,那么还可以有多少条单地址指令?
(参考答案:(28-250*212=6*212
题2:某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字长为16位,采用扩展操作码,操作数地址需要4位。该指令系统已有14(M)条三地址指令、14(N)条二地址指令、没有零地址指令,问系统最多还有多少条一地址指令?
参考答案:((24-M*24-N*24= 288
题3:
题4:
解:
简答题5:相对CISC来说,RISC主要特点有哪些
指令条数少
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址种类少
只有取指和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的指令操作均在寄存器之间进行
.
(10a)题1:解释CPU的具体功能
指令控制:控制程序的顺序执行
操作控制:产生完成每条指令所需的控制命令
时间控制:对各种操作加以时间上的控制
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中断处理:处理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特殊请求计算机的特点
题2:中断系统需解决的问题
(1)  各中断源如何向 CPU 提出请求?
(2)  各中断源同时提出请求怎么办?
(3)  CPU 什么条件、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响应中断?
(4)  如何保护现场?
(5)  如何寻入口地址?
(6)  如何恢复现场,如何返回?
(7)  处理中断的过程中又出现新的中断怎么办?
(11a)题1:判断以下三组指令中各存在哪种类型的数据相关?
(1)I1  LAD  R1,A    ;  M(A)->R1,M(A)是存储器单元
    I2  ADD  R2,Rl    ;  (R2)+(R1)->R2
(2) I1  ADD  R3,R4    ;  (R3)+(R4)->R3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