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作文主题训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作文主题训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谈及“知”和“行”的关系时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大意是,真知是行动的开始,行动是真知的达成,知行是合一的。要将心中所知,施行开来;以知促行,以行成知;知而能行,方为真知。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阳明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张栻说“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意思是参加实践才能促进认识发展,认识越深刻越能指导实践的发展。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作文
明代大儒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其弟子教诲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对于“知”与“行”的关系,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读大学时信奉王阳明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于是自己取名“知行”。后来经过不断的实践,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行知”。
“知行”观一直是中华民族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孙中山认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说:“所谓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就是知和行的关系。”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例文: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谈及“知”与“行”的关系时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句话揭示了“行”与“知”的关系,“知”是“行”的“主意”,是引发行动的开端;“行”是“知”的实践,是“知的工夫”,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以“知”导“行”,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
知是行的主导意识,没有这一“主意”,“行”就不会落实。只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引导正确的行动,否则认知错误,行动越多危害越大。二战中日本的统治者从小就给国人灌输极端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青年人形成扭曲的思想观,成年后变成战争机器,犯下了人类历史上不可原谅的罪行。由此观之,一个正确的认知,对青年人而言是多么的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的认知,
三观的确立,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是立志奋发,不负青春,还是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这两种生命认知会导向两种不同的人生道路。青年人的发展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树立正确的认知,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青年人责无旁贷。
以“行”成“知”,用笃行促成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美好的愿望,再宏大的设想,再科学的决策,如果不付诸实践、不付诸行动都只是空想、幻想。这也正是有人感叹“为什么道理都懂,还是过不好一生”的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是崇尚行动的,实践高于认识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没有“干”,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变成乌托邦。知识在“干”中获得,对错在“干”中检验,本领在“干”中提高。从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中国奇迹”、“中国精神”到书写抗疫史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都是起而行之“干”出来的,所以,让我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用行动书写人生的辉煌。
知行合一,不可分离。
“知”既是“行的主意”,也是“行”所实现的意识结果;“行”既是“知的工夫”,也是“知”所展开的实践维度。通过“行”而实现“知”,通过“知”而实现“行”,所以王阳明认为,知、行是
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王阳明非常善于作战,几乎战无不胜,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桩做的事,就是亲自勘踏地形,实地了解山川地理、道路交通、敌我双方的军事设施及兵力部署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战争地点的“真知”,通过“真知”来取得战争行动的胜利,“知行合一”即是王阳明战无不胜的“秘诀”。
脱离“行”的“知”是空知,同时脱离“知”的“行”也是盲行,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要正确立意,首先应读懂材料表达的含义。材料是关于“知”与“行”关系的论述,引用王阳明的名句,“知者行之始”,意思是真知是行动的开始,在正确的认知的指导下的行动才能避免盲目性和错误性。而“行者知之成”强调的是只有行动才是检验、实践、完成真理的唯一途径。在王阳明看来,真正的“知行合一”是认识和实践不可分离。“知”就是对于事物的了解,“行”就是将思考清楚明白的东西付诸实施。思考和行动是关系人一生的问题,两者必须平衡。“知行合一”的思想告诉我们,行动,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
路,脱离行动的知是空知,同时脱离知的行也是盲动。只有在实践中深刻的了解所学的知识,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实践来检验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同时知与行也是相辅相成的:提高认知能帮助更好地行动,行动则促成真知的获得。
在写作时,要紧扣“知”与“行”的关系展开,体现立意的思辨性。只扣住“行”或者只扣住“知”来谈,都不是最佳立意。
在写作时,可以有以下思路:首先开篇材料中王阳明关于知与行的论述,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知行合一,方能致远。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论述知对行的引领指导,只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引导促进正确的行动,否则方向错误,行动越多,错误越大。比如学习上没有掌握学习的规律和科学的方法,一味的蛮干,只能收效甚微。再比如,一个人思想意识出了问题,只能在错误的人生路上渐行渐远。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正是人们的认知上出了问题,最后犯下了人类历史上不可原谅的罪行。二、论述行是知之成。正确的美好的认知想要变成现实,必须付诸实践,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同时,行动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检验出真理是否正确,也可以促进真理的进一步发展。末段,再次回扣主题,人生需要知行合一,方能行以致远。
立意:
1.行易知难。(或:知易行难)
2.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3.以知促行,以行格知。
4.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2.例文:
知行合一静水流深
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经过无数的磨炼和痛苦的思考之后,在贵阳文明书院喊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知行合一。千年之后,一个年轻的学子更名为陶行知,以此践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教育理念。
将“知”置于心中,握在手中,知行合一方能写就生命的绚丽。“非洲之子”史怀哲十八岁成为法国管风琴大师的得意门生,并被推为演奏巴赫的第一人,三十岁,他又获得了哲学与神学博士。在大家都以为他将谱写华丽人生的时候,他却把目光投向了那遥远、荒芜的非洲,而起因竟然只是一个忧伤的非洲黑人的雕像和一篇新闻报道。一般人或许只是鞠一把同情泪,献上一份深深的祝福。史怀哲却以惊人的毅力弃文从医,偕同他的夫人海伦,带着70箱装着医疗用品的行李,来到非洲兰恩巴涅设立了医院,救死扶伤,这一“行”就是50年。
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志愿者,没有震撼人心的言说,却以50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宗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知行合一需要内心足够澄澈和强大。当无数学者躲在象牙塔闭门造车时,当众多高官为弄一顶院士的桂冠而抄袭论文时,袁隆平即使已经名满天下,却仍旧埋头于田畴,将自己的才智倾洒于杂交水稻的培育上,为的是解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袁隆平没有沉迷于空洞的理论研究,更没有为了那顶院士帽而削尖了脑袋苦苦钻营。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更是科学救国的践行者。
2006年4月袁隆平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就是这个世界对这位知行合一的伟大耕耘者最好的褒奖,也是对那些空谈家绝妙的嘲讽。
还记得赵国那位“雄才大略”的赵括吗?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不但误了自己的性命,还将赵国40万精锐丧失殆尽。悲痛之余,我们更需反思。赵括虽熟读兵书,精通战法,却非从战场实践中而来,知行脱离,失败在所难免。还记得那位隋炀帝杨广吗?为谋求帝位,“矫情饰行,以钓虚名”,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一旦登临帝位,立马原形毕露,骄奢淫逸,荼毒生灵。历史是公正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炀帝为其“矫情饰行”付出的代价就是身死
国灭,岂不悲哉?
知行合一不仅是圣贤先达毕生的追求,更需芸芸众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中国梦很宏伟,却也很细微,因为它就在我们身边。与其争相背诵《三字经》,不如亲手为父母打上一盆洗脚水;与其埋怨漫天的阴霾,不如少开一次车;与其空喊悲天悯人,不如去救助一名失学儿童;与其怨天尤人,痛心疾首,不如点亮心灯照彻黑暗。
言为行之表,行为言之始。经世致用,方能让知识永驻我们的心田;知行合一,方能让传统文化之花灿然绽放于华夏大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王阳明和张栻都论述了知和行的关系。王阳明的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论述了“知”与“行”在认识上的相互关系;而张栻的意思是行促进知、知指导行,讨论的是如何在实践中做好“知”与“行”的结合。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一定要充分论证好“知”与“行”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完全否定“知”而去提倡“行”,而是要充分思考“知”与“行”合一能给我们带来的认识上和能力上的成长。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结合我们自身学习者的身份,思考好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结合好“知”与“行”的关系。
立意:
1.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2.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3.脚踏实地,知行合一。
3.例文:
知行合一的意思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明代大儒王阳明的“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其实把听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我们通过观察、通过听闻获得知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