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咸阳文化旅游模式构建的思考
大 众 文 艺
165
宝贵的礼物来享受,它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学中,如能巧妙地编制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让问题寓于其中,可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学新知识的情感,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会乐于学习,且有利于学生对信息的贮存和对概念的理解。
(2)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性来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性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较为清楚地看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并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的冲动。
(3)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作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活动的核心,一般要经过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发展阶段。动作思维是一种初级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可以促进其它两种思维的快速发展。而实验就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去制作、设计、发现,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由
于数学中有许多问题是来源于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或者是借助于软件平台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究问题,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建构新知创造条件。
5 结论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索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但它仅仅是教学上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会学习的能力,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参考文献
[1] Gonzales, Nancy A. Problem formulation: Insights from student generate questions [J], School Science and Teathing, 1996, (3): 152 157.[2]Eric J Knuth, Fostering mathematical curiosity[J].The Teathing Teacher, 2002, (4).
[3][美]G.波利亚.怎样解题(第一版序言)[M].阎育苏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建设旅游强国已成为我国在旅游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宏伟战略。然而,任何一个完整的系统都是由系统中所包含的各个要素构成。对于旅游强国的概念也是如此,它要由我国各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构成,因此每个旅游景点就担负着把我国建设成旅游强国的
重任。咸阳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都城市,科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合理构建文化旅游模式,对咸阳跻身于国际旅游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只有深入了解咸阳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咸阳文化旅游的内在价值,才能使咸阳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究其名称就已有了悠久而遥远的故事。它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时,周人曾在咸阳一带长期活动,修筑城邑,发展经济,留下了许多遗迹。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国都迁到咸阳,秦王嬴政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政权—封建帝国秦王朝。周、汉、唐等十一个朝代也都曾把咸阳做为都城或京畿之地,成为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咸阳闪烁过灿烂的光辉。近年来,咸阳被誉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文物品类之丰富,文物典藏之独特,可谓举世无双。其主要特征:一是数量大,种类多,等级高。据文物部门统计,全市现存不可移动文物2106处,其中古遗址825处,古墓葬783处,古建筑93处,石窟寺19处,石刻25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42处,其它文物点92处。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8处30个文物点,省重点保护单位95处,县区重点单位400多处。全市各级文博单位共收藏陶瓷器、玉器、青铜器、金银器、石器、壁画等可移动文物点5.5万余件。二是帝陵多,等级高。境内现有历代帝陵27座,埋葬着28位皇帝,全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以西汉帝陵和唐代帝陵最为集
中和壮观。三是古遗址、古建筑较多,内涵丰富,保存完整。位于秦都区西南的尹家村遗址,是陕西省最大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型原始村落遗址,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而位于长武县城的昭仁寺大雄宝殿,被认定为中国目前仅有的三座唐代大殿之一。其他著名塔刹、楼阁等建筑物,诸如中国最高的崇文塔、北杜铁塔、文峰木塔等,也是明清建筑的代表作,值得重视。四是时代和地域特征鲜明,序列性强。西周的青铜器、秦代的砖雕、西汉的陶器、陶俑、石刻和玉雕,唐代的石刻、三彩俑和墓室壁画,构成了完整的时代特点;而以秦咸阳城遗址为代表的秦文化区、以长陵、茂陵为代表的汉文化区、以昭陵、乾陵为代表的唐文化区,构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这些足以构成咸阳文化旅游深层次开发的基本资源。
咸阳旅游从咸阳文化旅游的现有资源中可以看出,咸阳文化旅游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其一,古都文化。早在五六千年前,咸阳就出现了原始社会村落,进入阶级社会后一直是商周重地,西周建立沣镐二京,咸阳仍是京畿之地。公元前221年前,秦始皇横扫六国,以咸阳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王朝,使咸阳赢得了“中国第一帝都”的美誉。咸阳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大都市之一,成就了影响后世的周秦雄风。其二,陵寝文化。咸阳作为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和京畿重地,被众多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帝王将相的陵墓多达近千座,其规模之大,品位之高,时代跨度之长,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帝王陵寝27座,五陵原
上9座形似金字塔的汉代帝陵沿郑国渠走向一字排开,气势恢弘,时代序列完整,因其形似覆斗,酷似埃及的金字塔,因此在2002年全国旅游知名品牌评选中,咸阳被评为“中国金字塔之都”知名品牌。众多帝王将相的陵墓中埋藏着不计其数传世文物和稀世珍宝,因此,咸阳也被称为“中国地藏博物馆”。其三,石刻文化。咸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勤劳智慧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昭陵的70余通书法名碑被誉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是中国三大碑林之一。被列为国宝的茂陵石刻,以其造型简洁粗犷,创意大胆新颖,刻功精准细腻征服了无数专家和游客。昭陵六骏用高超的雕刻艺术记录了唐王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的千古功勋,被称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后稷教稼台犹如写在大地上的中华农业史书,记载了炎黄民族发展农业、树艺五谷远在世界各国之先的光荣历史。其四,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咸阳宗教文化影响深远,彬县大佛寺主尊大佛高20米,为西北第一大佛,西北民间早就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彬县有个大佛寺,把天磨得咯吱吱。武功县报本寺、长武县昭仁寺等,都是规格极高的皇家寺院。另外还有西北最高的砖塔一崇文塔、西北最高的铁塔一北杜铁塔等一大批佛塔,以及大量的宗教石刻,都是极其宝贵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旅游资源。三原城隍庙、咸阳博物馆都是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咸阳文化旅游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也不难看出陵寝文化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构建具有国际品牌的咸阳文化旅游,必须考虑陵寝文化的龙头地位,从陵寝文化的内涵中去挖掘它的价值。尤其是举世闻名的乾陵,以及由昭陵(唐太宗墓)、茂陵(汉武帝墓)、阳陵(汉景帝墓)等27座帝王陵寝和256座陪葬
对咸阳文化旅游模式构建的思考
贺琼琼
(咸阳师范学院 资城系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咸阳文化旅游资源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咸阳文化旅游模式对咸阳跻身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意义,并对咸阳文化旅游模式的层次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咸阳;文化旅游模式;构建
文化旅游
大 众 文 艺大
166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
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
(一)言传身教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言传身教”是中国民众做人和育人的宗旨和手段,民间美术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一样也没有脱离这一传统。“言传身教”在民间所承担的技艺传播作用,体现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技艺传承环境中,是师徒、父子关系直接传授的方式。从事民间美术创作的大多是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农民,其创作经验不可能通过文字进行传播,技艺的交流只能通过“口头”这一最为直接俭朴的方式将其技术经验传播给下一代。口头语言不需雕饰,自然随性,因此能更生动直观的交流技艺。在这言传的过程中民间艺人们创作了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可以让被传播者比较方便记忆起创作的规律,是对民间美术技艺规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创作口诀,关于泥人造型要“先开相、后装花,描金带彩在后头”;用笔要领“直线要直、曲线要曲”施彩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自得净。”民间皮影口诀:“若要娃娃恶,鼻子挨眼窝”、“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等。在民间的师徒传承中“身教“的情况可能比“言传”多的多。在很多民艺传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们或不能准确的表达出其技术精要的情况下,以实际操作来教育徒弟,徒弟观察师傅技艺的“身教”就成为民间美术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二)文字、图谱记载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现为民间美术的传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也出现了借助文字传播的方式,大大扩展了其传播的范围。出现了一些记载民间手工艺的理论专著和民间创作者所作的艺谱,前者带有官方修饰的痕迹,如先秦时期的《考工记》、唐代《工艺之法》、明代《天工开物》等等① 。而艺谱以物相传的民间美术,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传播的,如画谱、剪花样谱影戏谱、年画版样等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体的创作总结,有的是名艺人亲手绘制的,有的则是借鉴其它艺术形式而从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来的。②虽其来源不一,但都是经过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积月累而逐渐积淀、完善和再创作而形成的摹本,这种传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传播。有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李亮民
(鸡泽县文化馆 河北 鸡泽 057300)
【摘 要】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带有强烈本民族彩的美术形态,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探讨了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论述了其发展的现状,并指明了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民间美术  传统  传承方式  发展
墓,所形成绵延百里、蔚为壮观的帝王陵寝,实属世界罕见,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推广措施。其它一些截止目前,尚未戴上“中”字头桂冠的文化旅游产品,可作为陵寝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继续充实完善。同时咸阳是国家首批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又从全国600多个中小城市中脱颖而出,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个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成为西北五省区惟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则足以证明了咸阳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表现在文化旅游中的竞争实力。
文化旅游就是文化资源的开发,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就要寻、选择那些具有丰富内涵 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咸阳是必选之地。它所具有丰富内涵 的文化资源不仅是专家学者考察的热点,也是广大众向往和追求的观光、休闲之地。从这个意义上,咸阳文化旅游模式体系应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陵寝文化层次,在咸阳文化旅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属世界罕见,尤其是汉阳陵与秦马俑相比具有另一种时代风格,属于最高层次; 第二层次由石刻文化、宗教文化和古建筑文化构成,使咸阳文化旅游的内涵更加丰富,属于中间层次;第三层次由民俗文化、养生文化和农家乐构成,它依托丰富的传统医学资源和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开发出了药膳、药浴、足疗,按摩等独具特的康复、养生、保健特休闲旅游项目。这三个层次的内容相辅相成,使整个体系烘托出帝都气势,营造出具有国际品牌的咸阳文化旅游模式,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终生难忘的项目。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生存-享受-发展。”的过程,人类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精神追求是其必然的选择。旅游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相似的特征,旅游是一项高尚的文明活动,发展文化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主题,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正是由于咸阳所具有的文化物质和珍贵的不再生资源,我们有理由倡导努力构建咸阳文化旅游模式,使咸阳以其中国十三代帝都的身份跻身于国际旅游市场,让它的历史成就再现辉湟。
参考文献:
[1]尹华光.旅游文化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仁民.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N].光明日报,2005-9-21(10).
作者简介
贺琼琼(1987-),女,汉族,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资城系2005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指导教师:李玲,咸阳师范学院资城系讲师。
民间艺术研究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