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3.29
∙【字 号】咸政发〔2021〕4号
∙【施行日期】2021.03.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规划发展
正文
咸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市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
《咸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咸阳市人民政府
2021年3月29日
咸阳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新、保中求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五项要求”和“五个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扩大内需战
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不断积蓄新动能、拓展新空间、打造新地标、谱写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粮食种植面积501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170万吨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左右。
重点工作任务:
(一)全面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激发经济发展强劲活力。一是突出创新引领作用。出台咸阳市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加强科技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形成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良好格局,力争全年科研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9件。二是用好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平台。积极推动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依托中国
西部科技创新港共建一批研发平台、中试基地、孵化转化项目,启动西部(咸阳)创业湾项目建设,吸引省内外城市在咸阳建立飞地研发中心。筹建一批联合实验室、技术中心、创新联盟等平台,重点攻克电子显示、高端能化、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和“卡脖子”技术,全年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0.4%。三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和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普惠政策,全年培育2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20户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0.28%。四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子基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努力构筑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一是锻造高水平产业链。推动产业链补短板和锻长板相结合,围绕全市电子显示、装备制造等标志性产业链和关键产品,加快建立产业链链长制、绘制产业链精准合作图,提高产业链本地化比重,推动全市产业链走向价值链高端。探索建立产业链补链延链项目库,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完善产业基础能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推动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加快电子显示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加速引进玻璃基板、玻璃面板以及终端产品项目,积极对接晶圆体和芯片项目,加快
建设彩虹超薄高透光电玻璃生产线等项目。按照“稳煤、扩电、促新、深转化”思路,推动能化产业由传统能化向清洁能源转型。以高端装备、先进制造为装备制造产业主攻方向,加快建设法士特智能制动二期、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着力发展成套设备、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终端智造。依托产业基础壮大食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促进金沙河粮食深加工、伊利乳制品等项目尽快建成,不断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三是加速特产业转型增效。推进现代农业与工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都市高效农业,实施正大全产业链生猪等项目。进一步转变建材纺织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装配式建筑PC构件、警用军用服装等项目进度。立足医药产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和提取物加工、口腔设备及修复材料等项目。四是促进新兴产业提速增量。发展下一代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资金、市场、人才、平台等要素协同发展新模式,发展在线消费、无接触式消费等形态,打造新业态和新的消费热点。
(三)实施“万项万亿”增资行动,打赢项目建设阵地战。一是树立鲜明项目导向。树立“以高质量项目论英雄”的鲜明导向,严把投资强度、亩均效益、生态环保等准入关,每月组织重点项目开工,每季度组织项目观摩,以项目建设检验工作成效。坚持市项目促进委员会
月例会和工作定期调度、通报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机制,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提供全流程服务,确保总投资3500.18亿元的38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025.27亿元,重点项目开工率一季度达到50%、上半年80%、前三季度100%,上半年投资完成率达到60%以上,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二是提高项目策划质量。按照“资金围着项目走、要素围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走”原则,积极引进借鉴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强项目前期,提高工作质量,确保项目“谋一个、干一个、成一个”。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投资重点,瞄准产业升级、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以及“两新一重”领域,谋划一批可争取、能落地、快开工的重大项目。抢抓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政府专项债券申报机遇,加强与中省部门、金融机构等对接,确保全市资金争取较上年有明显增加。三是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做好增减挂钩项目跨域流转、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等工作,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对重大项目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实施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推进吴家堡村改造三期等7个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多样化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引进产业基金、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生态。启动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和整合工作,市级打造1个500亿元级以上综合性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每个市区县打造1个50亿元级以上综合性
咸阳旅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四是创新招商引资路径。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市级领导和各市区县、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带头冲在招商一线,组建北京、上海、成都、深圳4个招商分局,“走出去”和“请进来”并重,制定产业招商计划,选准招商目标企业。充分运用“投行思维”、依托龙头企业、紧盯产业前景抓招商,注重项目亩均产值、税收、就业,实行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周推进制度,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30亿元以上。将引资、引智、引才有机结合,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高端制造基地落户咸阳,积极承接先进产业转移。组织开展央企民企进咸活动,加强对合同履约、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管理,推进“百企进咸投资兴业”等活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