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2021.5
•高中根据命题走向确定应考策略
(1.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南通 226100;2.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研室,江苏扬州 225002)
◆高考纵论
摘 要:面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考试说明》三驾马车共存的现象,我们必须关注近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的实际,从中发现命题趋势,进而确定高三语文复习应考的策略。
关键词:高考备考;命题趋势;变与不变
面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考试说明》三驾马车共存的现象,我们需要关注近年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的实际,深入了解近年高考命题走向,包括全国Ⅰ、Ⅱ、Ⅲ卷(统称“全国卷”),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使用)、新高考Ⅱ卷(海南使用)以及2021年1月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试卷(统称“新高考卷”),认真比较全国卷与新高考卷的异同之处,方能从中发现2021年高考这两组试卷的命题走向,进而确定高三语文复习应考的策略。其关键还是看其变与不变,有的可变且必须变,有的不变也不能变。哪些是可变的,哪些是不能变的?变和不变的尺度如何把握?不变和变的关系如何认识?这些都需要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纲领,参照《考试说明》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凭借近年我国高考语文命题的实践及其经验,方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八省联考有哪些省一、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全国卷二稳一变,新高考卷有六个可能性变化
从2017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于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设置了一道“论证分析题”,即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论证方式、论证结构、立论逻辑等论证知识的运用。这打破了我国高考语文40多年来在这部分(以前是科技文、社科文阅读)专考文本内容信息的传统,体现了“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的命题原则。据此,2021年全国Ⅰ、Ⅱ、Ⅲ卷还会设置这道考题,至于新高考卷与此不同则又当别论(下文予以解说)。当然,全国卷中的1、3题,包括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大部分考题还将继续考查文本内容信息,高三语文复习还需要注意这一点。
为什么说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大部分考题还将继续考查文本内容信息?因为2021年在这部分可能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即1道简述题——第6题——考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一如2020年全国Ⅲ卷第6题:“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道题涉及题材搜集、表达主体、对话氛围、表达层次、写作
动机、写作方式、文学观念等语文知识的运用,较好地体现了通过语文必备知识考查语文关键能力的导向。如此说来,全国卷二稳一变就是指第2题考查论证分析与1、3、4、5题考查内容信息都是这几年的命题常规,而第6题却可能继续朝着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的方向发展。
新高考卷则不一样,可能会出现如下六个变化:一是下定义,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4题“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二是思路分析,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第5题“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三是观点材料统一,如2020年新高考Ⅱ卷第4题“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与2021年八省市联考卷第3题“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四是论证手法认知,如2021年八省市联考卷第4题“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五是句子作用解说,如2020年新高考Ⅱ卷第5题“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六是文段观点辨析,如2021年八省市联考卷第5题“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上述六个变化,明确考查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既是《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运用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的理念的体现,也是全国卷“论证分析题”
中论证方式、论证结构等语文知识的分化与拓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全国卷二稳一变,新高考卷有三个可能性变化
全国卷文学作品阅读将保持两个稳定:一是一道选择题不变,即单项选非题,一般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其分析鉴赏的范围较为广泛,开放度较大。二是两道简述题不变,无论怎么设题都表现为两种方向,即自下而上方向与自上而下方向。前者如“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本文画线部分表达了老董怎样的心情”,要求根据文本进行分析与概括;后者如“老董的匠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
蔡健华1 张悦
2
测 评
本版主持/赵云飞
——全国Ⅰ、Ⅱ、Ⅲ卷与新高考卷的命题趋势分析
76
2021.5
•高中本版主持/赵云飞
测 评
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要求考生根据命题给出的观点,从文中出相应的解释来。
然则,其“一变”是什么?即继续走出小说框架。全国卷(原有的大纲卷除外)文学作品阅读从2007年以来一直只考小说,窄化了文学阅读,造成了文学教育的畸形发展。2020年全国Ⅲ卷与新高考Ⅰ卷开始考查散文阅读,前者之散文为蒋子龙《记忆的光》,后者之散文为于坚的《建水城》。据此,2021年全国卷将可能继续这个变化,高三语文教学不仅要进行小说阅读训练,而且要进行散文、诗歌与戏剧等文学作品的阅读训练。
新高考卷可能有三个变化。首先是双文本阅读。2021年八省市联考广东等地所用试卷在文学作品阅读部分安排了两种文本——《国文教员》及其“自评”——阅读。这个变化应当是2021年新高考卷文学作品阅读的一个命题方向。这种双文本阅读测试主要表现在第9题:“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表面上考写作实际上考阅读又当别论,关键是此题型由此及彼地考查阅读。以文本二的观点加工文本一的内容,写《一则新世说》的小评论,拟列评论要点为:①国文教员的授课风格;②国文教员的性格特点;③国文教员的人生经历。
除了双文本阅读,新高考卷还可能有两个变化,一是具体细化,一是动态运用。先说具体细化,文学作品阅读选择题以前一般都比较笼统,即使2020年的新高考Ⅰ、Ⅱ卷的第6题,也都是“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其“相关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内容较多。而2021年八省市联考江苏等地所用试卷的第7题则为“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结构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将“理解”的范围缩小到“结构”的“重要作用”上。这就传递了一个信号:选择题命题可能由范围广泛走向具体细化。简述题也有这个可能,比如2020年新高考Ⅱ卷第8题“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请分析这里‘板凳’的用意”,具体细化到“板凳”这个物件及其表达的用意上来了。这种命题便于考查细读文本与深度阅读文本的语文能力,应当是2021年新高考卷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变化。
再说动态运用,主要表现在简述题上,比如2021年八省市联考江苏等地所用试卷的第8题“小说写到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又写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这样写暗示了什么?”,前
者要求分析细节的结构作用与主题作用,后者要揭示细节暗示的人物命运,这无疑体现了语文知识的动态运用。其第9题“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氛围?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氛围的?”,前一问要回答伤感氛围,后一问要回答这种伤感氛围的表达方式,更是语文知识动态运用的典型考题。这种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的考查,也可能是2021年新高考卷文学作品阅读简述题的一种测试方式。
三、古诗文阅读:全国卷按既定常规设题,新高考卷多出一道主观题
全国卷文言文阅读近些年一直设置“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语句翻译”这四种题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就这四种题型而言,新高考卷除了第13题“语句翻译”把原来翻译题的10分降低到8分,其余一切不变。同时第11题“文化常识”颇有难度,一如八省市联考卷中的第11题。其C 项中的“休沐”乃古代官吏休假制度,汉五日得一休沐,唐每十日得一休沐,称为“旬假”。也就是说,这一题中的文化常识的正误判断不是完全可以凭语境便能确定,需要考生平时的广泛积累。所以,高三语文复习应当帮助学生做好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与记忆工作。
在这里,新高考卷基本是五题,比全国卷增加一道简述题。2020年新高考Ⅰ、Ⅱ卷与2021年八省市联考卷中的这道题依次为:
14.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
14.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
14.文末说到霍光最终一举清除政敌,其政敌最为严重的罪行是什么?
表面上看,这些简述题是考查文本的内容信息,其实是考查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八省市联考卷的第14题而言,如果考生没有读懂“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等句子,是不能作出“密谋废黜汉昭帝”的回答的。因此,针对新高考卷,高三文言文复习教学仍然应当以提高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
至于古代诗歌阅读,无论全国卷还是新高考卷,一般都会按照近些年设题的常规命题,一般设置两题,一道选择题与一道简述题。但是无论考查文本内容信息还是考查诗歌写法,都需要读懂诗歌。所以,高三古代诗歌复习教学应当致力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具体诗歌的语文能力。
四、语言文字运用:全国卷基本照旧,一变四不变;新高考卷简述题增多,四变一不变
语言文字运用一直是高考语文命题的试验田,近些年总有这些内容联结轮流出现:一是词语句子与语境的衔接,分为选择题与填空题或补写题;二是语病修改,分为选择题与修改题;三是压缩题,分为一般压缩题与句式限制压缩题;四是修
77
2021.5•高中测 评
本版主持/赵云飞
辞理解,分为选择题与阐述题。现在又开始考查标点符号,目前还只是选择题。
此部分内容2021年如何考查?在题型上,全国卷基本还是三道选择题与两道简述题;新高考卷简述题可能增多,甚至仅有一两道选择题。在内容上,全国卷可能一变四不变。一变,是出现一道标点运用选择题;四不变,是词语填空选择题、语句衔接选择题或补写题、语病修改选择题与语段压缩题。新
高考卷可能是四变一不变。四变,是标点运用选择题、修辞运用选择题或简述题、语病修改题或修改评价题、句式限制压缩题;一不变,是语句衔接填空题或补写题。其中句式限制压缩题,与一般的压缩题不一样。可能出现与“用一个否定句概括”相当的“用一个判断句概括”“用一个兼语句概括”“用一个被动句概括”的要求对相关语段进行压缩,难度无疑有所加大。
语病修改题可能是于语段中寻几个错误的语句进行修改,体现了情境化原则。与传统语病选择题相比,加大了解题难度,增加了解答时间。或许有人会问:如果2021年新高考卷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基本都是简述题,再加上前面文言文阅读已经多了一道简述题,考生答题负担加重,时间来不及怎么办?须知,新高考卷比全国卷少了近一千字的阅读量,增加两三道简述题,应当问题不大。
无论使用全国卷还是使用新高考卷,都要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复习力度,越是高考前夕越要注意这一块。比如补写题,占分多,难度大。一题6分,相当于作文一个等次的分数,考生补写起来正确率不高,因此更需要根据文本内容,遵循解题规律,进行反复训练。
五、作文:全国卷与新高考卷均为情境写作,两类作文值得注意
无论全国卷还是新高考卷,2021年作文题都将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精神,设置情境写作任务,要求根据具体的情境完成作文。目前这种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有两大类:“评述”与“诉求”。前者主要在于评判、区别、澄清、溯因、析理等;后者主要在于希望、祈求、鼓励、劝慰、倡导、呼吁等。“评
述”与“诉求”不同,首先是“时评”,比如“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校园霸凌归因”“如何看待‘凡尔赛文学’”,可以侧重于评,并无多少要求。但有人可能要问: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要求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写一个“感触最深”的人,不是“诉求”,但也不是“时评”,怎么看?不错,虽不是“时评”,却是“评述”,可以姑且视为“古评”。“评述”与“诉求”,两类作文特点不同,写作重点也不一样。“评述”重在评判,澄清是非,区分类别,剖析原因,揭示性质;“诉求”重在祈求,沟通思想,作出劝慰,发出呼吁,提出希望。从目前现有高考作文题来看,“诉求”多于“评述”;但命题若有变化,“诉求”也可以向着“评述”方面转化。请看一道作文题:
学校准备选择一个历史名人作为学生榜样,要求学生自主推荐,刘邦、张良、萧何作为热门人选,你觉得哪一个更称得上学生榜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推荐信。
其载体是推荐信,不仅要揭示所选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伟大之处,还要表现出明确的推荐性。推荐就要有诉求,其中应有以谁为榜样的要求与希望。这无疑是一道“诉求”性质的作文题。但可以再改一下:
学校准备举行汉初文化研究月活动,刘邦、张良、萧何三人作为热门研究人选,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这无疑是一道“评述”性质的作文题,重点在于评述所选中的一个人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伟大之处。把
这些东西揭示出来,其评述任务即可完成,而不是必须要求人们做什么样的人。一如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考生可从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中选择齐桓公作为“感触最深”的人,评述他“纳言”“纳人”“纳天下”的政治品性即可,不一定要刻意再写“要做齐桓公(这样的人)”。所以,注意“评述”与“诉求”这两类作文,并区分它们的重点及其写法,对当下我们的高三作文教学也是有所裨益的。
课堂作品,是本书作者程翔的发明。作者认为教师应当有自己的课堂作品,包括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报告等。本书由作者精选从教以来的课堂作品,按内容分为教学实录、教学设计、课文鉴赏、随笔和论文四部分。其中不乏经典课文的教学实录和教学设计,如《孔乙己》《荷塘月》《雷雨》等经典课文的教学实录,如《赤壁赋》《离骚》《方山子传》《再别康桥》等经典课文的教学设计,还有写作课设计,等等。从教学角度鉴赏经典篇目,如《逍遥游》《鱼我所欲也》《饮酒》《春江花月夜》《爱莲说》等。随笔和论文,则是作者记录的语文课堂教学札记和理论思考。
程翔老师《我的课堂作品》出版
作者:程翔
ISBN:978-7-100-18444-1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版次:2020年6月第1版定价:55.00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