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6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划线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调侃(kǎn)彷徨(huáng)捶击(chuí)即兴演讲(jì)
B.揣摩(mó)襁褓(qiáng)殴打(ōu)挑拨离间(jiān)
C.撰写(zhuàn)崭新(zhǎn)赋予(fù)慷慨激昂(kǎi)
D.污蔑(miè)蛮横(héng)携手(xié)造谣中伤(yáo)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借鉴晓得枯燥出类拔粹
B.权威屠杀崩溃词不达意
C.莹绕枷锁狡辩自圆其说
D.浩劫趋势卑鄙不休边幅
3.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发怒
B.庄子曰:“请循其本。”循:依照,遵循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D.故人不独亲其亲亲:指父母
4.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名为鹏其此之谓乎
B.其翼若垂天之云子之不知鱼之乐
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不必藏于己
D.故曰:教学相长也故外户而不闭
5.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昏时,只有红光能直达地面,蓝光则被大气散射得分崩离析,出现了令无数
情侣陶醉的红日倚山的美景。
B.当大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不知所措时,他挺身而出救了大家。
C.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D.只要是和人密切接触的工作,都需要有亲和力的人,平易近人是事业起步的必
备条件和优势。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
B.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C.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稳国之基、安民之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坚实
保障。
D.当下,这种祖辈和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全部责任甚至主要责任的隔代抚养模式正成为家庭教育模式的主流。
7.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
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
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后被列入“十三经”。
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
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D.杜甫,唐代现实主义作家,我们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就出自于他手,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平定以后。
二、句子默写
8.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
(1)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大道之行也》中意思相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
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3)白居易善于抓住下层劳动人民在艰难困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心理,揭示其为生
活房迫的艰难处境。他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卖炭翁》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揭示了农民的矛
盾心理。
(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5)“以声衬静”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手法之一,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运用这种手法写出山里寺院寂静无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
9. 名著
有一天,在发电厂那堆满木料的院子里,朱赫来拦住保尔,微笑着说:“你母亲说你爱打架。她说:‘我那孩子就像小公鸡一样好斗。’”朱赫来纵声大笑,似乎挺赞赏,“打架根本不是坏事,只是要弄清楚该打谁和为什么打。”
八省联考有哪些省保尔不知道朱赫来是在嘲笑他还是跟他说正经的,便回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
朱赫来出其不意地提议道:“想要我教你打架的真功夫吗?”
保尔惊诧地望着他:“什么是真功夫?”
“好,你就瞧着吧。”
保尔第一次见识了英国拳击,朱赫来简明扼要地给他讲解了一番。
这门本领学起来并不轻松,但保尔掌握得还不错。朱赫来的拳一次又一次把他打飞,让他摔了一个又一个倒栽葱,但是他依旧勤奋耐心地学下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仔细描摩文段关键语句,简单概括保尔有哪些优良品质。
(2)保尔说:“我从不平白无故打架,总是在有理的时候才打。”请概括整本书中的一个情节佐证这句话。
四、综合性学习
10. 综合性学习
九年级1班将举办“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知“和”】
①写出两个含“和”字的成语。(不得使用本题涉及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对联。
上联: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
下联:邻里相让传佳话
(2)【用“和”】
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
五、诗歌鉴赏
11.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各题。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对《送友人》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2.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六、对比阅读
12.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
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
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
一天。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才美不外见见:______________ ②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_
③愿子还而视之子:_____________ ④去而顾之顾: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策之不以其道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臣有骏马欲卖之
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D.臣请献一朝之贾
3.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4.理解填空。
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
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5.当今社会,商家利用名人做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内容,谈谈“名人效应”的利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