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专题-湖南省长沙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 ...
古诗鉴赏专题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石燕湖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题至第10题。
别薛华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问津:问路。津,渡口。生涯:人生的极限。
9.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穷”字和“独”字,写出了诗人的贫穷和困顿,在这样的情境下送别挚友,内心的悲
苦可想而知。
B.颔联二句是作者发自肺腑之语。诗人联系自己仕途的坎坷,结合自身的抱负有感而发。
八省联考有哪些省C.颈联一方面是同情与劝慰对方,一方面也是用以自慰,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
D.尾联中,诗人和友人在诀别之时,断言彼此都将互相入梦,即明说自己怀友之诚,也告诉对方,我亦深知你对我相思之切。
10.学习小组准备给这首诗选一个伴奏进行通读,下列几个曲子中你觉得哪个更合适?为什么?(4分)
①激昂澎湃的鼓声  ②悠扬轻柔的笛声  ③哀婉悲切的琴声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教育集团(广益)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共6分)
北青萝
唐·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磐,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注】北青萝:山名,在王屋山中。崦(yān):即“崦嵫(zī)”,古时传说太阳落山的地方。磬(qìng):古代一种打击乐器。世界微尘里:化用《法华经》中“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一句。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人也不过就是微尘而己。宁:为什么。
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交代了寻访的时间、地点和对象。
B.颔联紧承第一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所见之景,透露出诗人寻访的艰辛与热切。
C.颈联转而以精炼的笔墨描绘僧人的简静生活,及其与诗人交谈时的悠闲情状。
D.尾联以思想收获作结,在孤僧的影响下,诗人明白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要爱憎分明。
9.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僧人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说说。(4分)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16分)
早归
唐·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
A.从体裁来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颔联、颈联对仗工整。
B.首联起句点“早”,次句点“归”,照应标题,淡淡几笔写出了诗人借酒浇愁的苦闷形象。
C.颔联中“笼”字,有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
D.颈联通过写因饮马而惊动水中的鱼和穿过花丛时露水沾湿了衣服这一画面,来渲染出清晨归来路上的静谧美好。
9.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注】掬:双手捧起。翠微:指山腰清翠幽深处,泛指青山。
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二句的作用除了强调自己热爱山水、一整天都在山里“赏玩”之外,还为后文做了铺垫:正是至夜忘归,才又意外地欣赏到山中更为迷人的夜景。
B.第五、六句描述诗人心中的纠结,实际上是在表达对于到处都是美景而不胜收的感叹。
C.末两句由画面引出声音,诗人描写的视角由近处转向远方。
D.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
9.请根据你对诗歌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的理解,结合链接材料,说说大师叶嘉莹的纪录片以“掬水月在手”为题好在哪里?(4分)
【链接材料】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传奇的人生。她一生历经战乱、海外飘零,晚年回归改革开放的中国,持续创作、传承教学,重系因中断的古典诗词命脉。有人评论:叶嘉莹女士是最有古典诗词之美的女人,她对古典诗词的研究始终保持着可贵的童心与热情,她引导我们陶醉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中不愿归去。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9~10题。(6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王维在那里隐居至晚年。裴秀才迪: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潺湲: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墟里:村落。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9.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描绘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
B.首联写山中秋景:山是静止的,一个“转”字,便借颜的渐变写出它的动态;水是流动的,用一个“日”字,写出水每日都在缓缓流淌。
C.颈联用渲染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原野暮图,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
D.诗人在尾联以“五柳先生”自比,体现的是自己与陶渊明一样超然物外的心迹。
10.领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4分)
                                                                             
                                                                             
                                                                             
湖南长沙明德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诗阅读(共6分)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释 ①骎骎(qīn qīn):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古地名。
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首尾两联互相照应,互相补充,互相生发,又使得中间两联所描写的形象更为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B.颔联这两句诗是两个名词性词组,中心词是“月”和“心”,而读者却可以从与“心”字相对的“
月”中去体味、领悟丰富的含义,使得诗句极为简练、含蓄。
C.本诗通过刻画一位戍边老将的形象,表现了经久不息的残酷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寄寓了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D.本诗重在写景,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9、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分析其作用。(4分)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诗歌鉴赏(6分)
赏日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虑,澄澄变今古。美人
清江畔,是夜越③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释]①苒苒:同“冉冉”。②美人: 旧时也指自己思慕的人,这里指崔少府。③越吟: 楚国庄舄(xì) 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1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前六句着重写开窗所见的月。三、四句中“澹”“演漾”写出了月光酒在万物之上的轻柔感,让人体会到月光的温柔。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