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的历史意义
1、国家公祭日的目的和意义是缅怀过去,抚慰民心、顺应民意,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的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世界意义在于,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全球人民共同所需要的,任何战争为一己私欲,只会危害民众!设立国家公祭日还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国家追思日就是为了悼念谁
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定名,但是祭奠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明确公祭对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同胞。
南京大屠杀是什么时候 国家追思日成立专家组成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曾则表示:“南京大屠杀事件就是侵华日军滔天罪行中最典型的一例,但南京不是全部。日本帝国主义染指我国,最早可追溯至年入侵台湾,此后一直至年正式宣布战败,日寇在中华大地侵袭,烧杀抢掠抢掠,无所不用其极。其间被日军屠杀的都应当沦为追思对象。”
年上线的国家公祭网,列出了七类遇难对象供海内外网民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
年的国家追思日仪式如何举办
自设立以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都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举行。自年起,每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主会场举行升国旗和降半旗仪式。
根据近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国家追思仪式通告:年12月13日10:00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追思仪式已经开始。在现场疏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之后(约10:01),全市
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不不含高速公路、绕城公路、高架、隧道)高速行驶的机动车(正在继续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除外)应停运鸣笛哀悼1分钟,火车、船舶同时鸣笛哀悼,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正在专门从事特种生产作业的人员除外)也同时就地哀悼1分钟,哀悼1分钟后恢复正常。
12月13日上午10点,在南京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12个社区和6家反映抗战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国家公祭仪式同步举行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活动。
追思日当天还将积极开展多项悼念活动,上午10点,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非政府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国内20家充分反映抗战主题的纪念馆同步举办悼念活动。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