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组词组和拼音
默组词组和拼音
    默组词:默默的、默默地、沉默。
    默是形声字,从莫,莫亦声,本义为寂静无声;又从目,为黑暗之意;故引申为不说话,不发言,也指不做事,停止活动等含义。此外,它还用于姓氏。《说文解字》:“默,不言也。从目莫声。”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在五交辉的夜晚,看到了什么呢?其实就只能看到那空中的明月而已啊!从月光皎洁和不可捉摸来理解“默”,正如“寂”字所示。
    默作为一个单独汉字出现在甲骨文中,本义为不说话,不发言,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不说话,不发言,同时也表示不做事情,停止活动。我们常见的《论语》中的“莫”字,则由“目”和“莫”两部分构成,古人以为“目”是眼睛,即“目”下面加上一横画就成了“莫”。另外,“莫”还有名词、副词的双重词性。“默”在先秦文献中有多种写法,除了“莫”,还有“默”、“墨”、“墨默”、“默默”等,它们都读 mo。
    从“目”与“莫”结合成“暝”开始,“默”字就具备了形声字的基本特征。当然,“莫”并非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象形特点,而且有些方面甚至比“目”更接近于某种图像。譬如,它仍保留着某些
呜组词组笔划的象形痕迹。虽然经过长期的流传,它的象形特点越来越模糊,但这种简化反倒使它具有了很强的符号功能。再者,“莫”与“默”二字的声母相同,韵母却不同,前者为 m,后者为 m。这样,“莫”字的读音便很容易从“ mo”转换为“ mo”,而“默”字则依旧保持原状,读为 mo。从这个角度讲,“默”字是较早被确定为“形声字”的。
    还有人认为“莫”字就是现代汉语里“没有”的意思。根据甲骨文,“莫”字下面是四个象形的“日”字,因此,许慎说“莫”字是“日下”之意,就是说它表示太阳落山时候天昏暗。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手工业进步,“莫”字的本义慢慢消失了,人们就将它用作姓氏。这样,“莫”字又回归到它最初的本义——太阳落山的时候天昏暗。如今,“莫”字主要用作姓氏。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