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昆虫备忘录》(教案)-语文三年级下册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目标
1.认识“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发现昆虫的秘密,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策略
认写字词
本课有10个会认字,有的字形较为复杂,比较难记,如“款、绸、膜、瞎、斑”。教学时,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组词,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识记,如“交款”“丝绸”“保鲜膜”“面膜”“瞎点”“斑马”等。“益”读第四声,不读第二声。“蚂”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第四声;另一个读音是mǎ,组词为“蚂蚁”。
阅读理解
本课是略读课文,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然后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交流昆虫的秘密。引导学生交流感兴趣的部分,想象画面,体会语言的生动有趣。
积累运用
本文用词准确,表达严谨,要引导学生积累运用。如,《复眼》中“凡是……都……”“还有一段距离”等,可结合生活让学生用“凡是……都……”进行表达训练,感悟语言表达的准确严谨。又如,《蚂蚱》中对蚂蚱颜的描述:“淡淡的桃红”“黑如泥土”“一泡褐的口水”,用词准确形象,教学时可以相机引导积累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另外,还要关注积累文中的拟声词,学习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字卡、词卡。
3.制作昆虫头饰。
学生准备:搜集蜻蜓、花大、独角仙、蚂蚱的图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引发情趣
1.导学:春天到了,无处不在的昆虫活跃起来,你熟悉哪些昆虫呢?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3.过渡:这些可爱的昆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走近这些昆虫。
4.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学生齐读课题。
5.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汪曾祺(1920—1997),中国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历任中学教师、《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等。
设计意图 教师借助画面,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自己知晓的昆虫畅所欲言,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进昆虫的世界。
板块二 学习生字,整体感知
活动1 学习字,明确目标
1.读读题目,学习“录”字。
(1)质疑:你在哪里用过这个“录”字?(记录、录音、录取、收录、目录等。)
(2)教师点拨:“录”就是记载、抄写的意思。为了不让自己忘记,就把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就是“备忘录”。汪曾祺先生记录的是昆虫,所以叫《昆虫备忘录》。那他记录了哪些昆虫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猜猜《昆虫备忘录》会写些什么内容吧!
2.借助导语,明确目标。
(1)指名读一读导语,画出重点句子。
呜组词组
(2)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了解昆虫的秘密;交流感兴趣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昆虫备忘录。
活动2 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轻声朗读课文,结合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自学生字。
(1)出示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课件出示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款款 黑绸衬裙
膜翅 瞎点 益虫 约有两寸 蚂蚱 黑斑 
(2)标注拼音,认读交流。
(3)汇报交流,学生自主识记以下重点字
膜:用手是“摸”,加月是“膜”。       绸:绸缎与丝织品有关。
益:“”上头是点、撇,不是两点和一撇。  录:“绿”去偏旁变成“录”。
距:右边是“巨”,不是“臣”。
多音字“蚂”:蚂(mǎ)蚁、蚂(mà)蚱、蚂(mā)螂。
课件出示 
辨析:蚂蚱中读mà,在蚂蚁”“蚂蟥中读mǎ。蚂蟥的俗称;蚂蚁是昆虫,身体小而长,多为黑或褐,在地下做窝,成穴居。蚂螂中读mā,指蜻蜓。
活动3 梳理结构,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1)文章结构:与《燕子》《荷花》不一样,这篇课文有四部分内容,每一部分都有小标题。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