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浅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摘要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是由三个基本构成因素所体现出来的,即:真实、具体的空间境象;意象统一,情景交融的空间境象;高度的艺术手法所强化的使观者继续再创造诱发媒介。山水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艺术成就很高,在中华民族传统绘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那么,究竟什么是意境呢?意境一词,最早见于诗论,在画论中出现则相对较晚。山水画的意境说,似乎可以视宋人郭熙的《林泉高致》为其发端。其后,意境便被作为衡量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品评标准。至明代笪有光的《画筌》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一词,而且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的发挥,之后明清两代画论中,对意境范畴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有所阐述,其中不少精辟见解构成了我国山水画论中的意境理论。那么意境就可以定义为:作者在绘画创作中通过时空景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合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总之,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就是情与景的结合,写景即写情,在这种有机结合中,山水画表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可以给人以启示和想象的自然景象,同时又包含着深厚、耐人寻味的意蕴。正是这样的意蕴和境象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独具特的境界。它不仅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
关键词: 山水画 构成因素 意境传统
  一、山水画意境的理论构建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自然的美好景致与人的想象相结合,是意境形成的根源。春山如笑,夏山积翠,秋山如妆,冬山似睡;泰山雄伟,华岳险峻,峨眉神秀,衡岳苍翠⋯⋯大自然人格化的特征,给予画者深刻的启示。清人黄钺就总结了前人经验,概括出意境的二十四种品位特征:气韵、神妙、高古、苍润、沉雄、超脱、纵横、淋漓、简洁、明净、空灵、韵秀⋯⋯较为全面地阐明了以气韵生动为主的自始至终气脉相连,生生不息的意境特征。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他所著的《诗格》中称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三境说,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尔后,晚唐诗人、评论家司空图则著以《二十四诗品》,以四言韵语论述诗歌风格,为后世所重。到清末民初,王国维进一步总结了我国古典诗论成就并结合西欧资产阶级美学成果,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意境说,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虑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深,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创作。在山水画高度发展的同时,画论也相应地触及到山水画的特殊艺术境界问题。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了真景说,主张
度物象而取其真,并阐明真者气质俱盛。在此以前,山水画论多沿用人物画论气韵形神等概念。唐代王维极早地把这一诗学的审美要求借用到绘画上,并从理论到实践上指导自己的创作,形成早期传统山水画意境的构成格调。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在其论山水树石一节中,虽也有凝意芙蓉出水得意深奇的说法。但这一时期对于的提出,仍属创作中的主观意兴方面,而没有涉及到意与象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于当时山水画尚处在形成时期,从理论上还不可能提出山水画的特殊艺术境界问题。直至宋代,在山水画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山水画论也才日趋成熟。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中,开始具体的阐发的概念。他说: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他所谓本意是指山水可行可望而不如可游可居,是封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本意)。同时,他还明确使用了境界一词,说:境界已熟,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由此可以看出,郭熙已经接触到山水画意境的问题。山水画发展到元代,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则有了划时代的突破。重内心表现,重写意抒情,重以书入画的元代文人画家,在山水画审美意趣和笔墨表现上,作了深度的探求,对明清山水画影响很大。使明清文人对意境和笔墨的认识也更趋丰富,明清画论中论意境的著作很多,如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石涛的《画语录》、恽寿平的《南田画跋》等,内涵丰富,极具理论深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